【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磷肥生产中喷浆造粒窑下料口的V形下料溜槽,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结垢V形下料溜槽。
技术介绍
在磷酸二铵的造粒过程中,造粒窑尾下料口一般采用V形下料溜槽下料。由于造粒窑排出的粒子含水率较高,含水率一般达到4%,很容易产生结垢,潮湿的粒子经过溜槽时会粘在溜槽内壁上形成结垢而影响下料,甚至被完全堵塞,基本上每一班不得不都要停车20 30分钟停车清理溜槽,既影响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又给生产人员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喷浆造粒窑下料口的防结垢V形下料溜槽,可以有效缓解溜槽的结垢,提高系统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溜槽本体,溜槽本体四个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进气口,每个进气口上方的溜槽壁向溜槽内侧倾斜延伸形成格栅,格栅下缘在铅垂面上的投影至少覆盖下方的进气口 ;每个侧壁上的格栅平行设置,格栅上表面形成倾斜的物料导流面,格栅下表面形成气流导流面,将进气口流入的气流导至下方格栅上表面;围绕溜槽本体四个侧壁的外侧设有密闭的气室,气室上开有与气源相通的进气口。工作时,将温度在50°C 70°C的热风通入气室,再经溜槽 ...
【技术保护点】
防结垢V形下料溜槽,包括溜槽本体,其特征在于:溜槽本体四个侧壁(1)上分别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进气口(4),每个进气口(4)上方的溜槽壁向溜槽内侧倾斜延伸形成格栅(5),格栅(5)下缘在铅垂面上的投影至少覆盖下方的进气口(4);每个侧壁(1)上的格栅(5)平行设置,格栅上表面(51)形成倾斜的物料导流面,格栅下表面(52)形成气流导流面,将进气口(4)流入的气流导至下方格栅上表面(51);围绕溜槽本体四个侧壁(1)的外侧设有密闭的气室(2),气室(2)上开有与气源相通的进气口(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