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成贵专利>正文

全密闭双气垫带式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3572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密闭双气垫带式输送机,在所述输送机的直线型上层输送带和下层输送带的正下方均设有气垫气体分布板、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和气垫供风系统;所述输送机的进料系统和卸料系统设置在下层输送带的上方,整个输送系统被放置在输送系统壳体内。下气垫气体分布板可设计成平型或凹形,输送带可设计成裙边式。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密闭双气垫带式输送机具有运力大、全密闭的特点,尤其适于粉体物料的长距离输送。由于使用下层输送带输送物料,所以飞扬物料和带上粘附物料最终都会落到下层输送带上,因此无需清扫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输送所使用的气垫带式输送机,尤其涉及一种全密闭双气垫带式输送机
技术介绍
物料输送是各类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环节之一,而机械输送又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机械输送具体包括螺旋输送、刮板输送、振动输送、带式输送等,其中,带式输送主要包括托棍带式输送机、气垫带式输送机和管状带式输送机三种设备。托棍带式输送机输送距离比较远,运行稳定,但存在设备重、造价高的缺点,且输送带移动过程中有振动,物料堆积仅占输送带总宽度80%以内的中间部位,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对粉体物料而言,在输送过程中会有物料飞扬,既污染环境,又带来了物料损失;气垫带式输送机虽然设备重量有所降低,造价也相对减少,但仍有一定的振动且存在不密闭问题,粉体物料输送时在进、排料口和输送带返程过程中飞扬问题依然比较严重;管状带式输送机存在设备重、造价高的问题。为了解决现有的机械输送设备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了一种新的机械输送设备,其采用密闭双气垫带方式进行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全密闭双气垫带式输送机,所述输送机主要由前端从动棍、从动压棍、下气垫气体分布板、下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进料系统、下气垫供风系统、卸料系统、输送带、后端驱动辊、驱动压辊、排风过滤系统壳体、排风过滤系统过滤层、输送带张紧系统、上气垫气体分布板、上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输送系统壳体、上气垫供风系统、进料供风系统和排料供风系统组成,其中,输送带绕过前端从动辊和从动压辊以及后端驱动辊和驱动压辊闭环连接,以形成上层输送带和下层输送带,输送带张紧系统安装在上层输送带上,按照输送带的运行方向,从动压辊安装在前端从动辊的下游,驱动压辊安装在后端驱动辊的上游,进料系统设置在前端从动辊的一侧,卸料系统设置在后端驱动辊的一侧,在下层输送带的正下方设有下气垫气体分布板、下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和下气垫供风系统,在上层输送带的正下方设有上气垫气体分布板、上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和上气垫供风系统,前端从动辊、从动压辊、下气垫气体分布板、下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进料系统、下气垫供风系统、卸料系统、输送带、后端驱动辊、驱动压辊、输送带张紧系统、上气垫气体分布板、上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上气垫供风系统、进料供风系统和排料供风系统均被放置在输送系统壳体内,排风过滤系统壳体安放在输送系统壳体之外,排风过滤系统过滤层安装在排风过滤系统壳体内。输送带闭环连接所形成的上层输送带和下层输送带可呈直线型。物料可由下层输送带进行输送。上气垫气体分布板可比输送系统壳体窄。下气垫气体分布板可比输送带宽。所述输送机的进料系统和卸料系统可设置在下层输送带的上方。所述输送机的进料系统可采用风动溜槽方式将物料放置在输送带上,进料供风系统可与风动溜槽式进料系统相连接,所述输送机的卸料系统可采用风动溜槽方式将物料从输送带上卸下,排料供风系统可与风动溜槽式卸料系统相连接。所述输送机的下气垫气体分布板可以为凹形,输送带可以为裙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全密闭双气垫带式输送机具有如下优点( I)可以实现全密闭,物料和整个输送系统均密封在密闭壳体内;在输送带宽度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物料受壳体约束,料层可以很厚,所以输送能力大;(2)输送带的去程带处于下层,输送带的返程带处于上层,返程带上的残料和飞扬物料可以通过返程带两侧的缝隙落到去程带上,所以不用单独设置吹扫系统和收灰系统,因此本专利技术更适合于输送粉体物料;(3)输送带的去程带和返程带都在气垫上移动,阻力小,磨损小,能耗低;设备重量相对低,需加工部件少,所以投资小。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全密闭双气垫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是沿图I中的A-A线截取的全密闭双气垫带式输送机的剖面示意图是沿图I中的B-B线截取的全密闭双气垫带式输送机的剖面示意图是沿图I中的C-C线截取的全密闭双气垫带式输送机的剖面示意图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全密闭双气垫带式输送机溜子进料示附图说明图I图2图3图4图5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全密闭双气垫带式输送机溜子卸料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的具体说明如下1为前端从动辊,1-1为从动压辊,2为下气垫气体分布板,3为下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4为进料系统,5为下气垫供风系统,6为被输送物料,7为卸料系统,8为输送带,81为上层输送带,82为下层输送带,9为后端驱动辊,9-1为驱动压辊,10为排风过滤系统壳体,11为排风过滤系统过滤层,12为输送带张紧系统,13为上气垫气体分布板,14为上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15为输送系统壳体,16为上气垫供风系统,17为进料供风系统,18为排料供风系统,19为进料口,20为排料口。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结合图I至图4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全密闭双气垫带式输送机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图2、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全密闭双气垫带式输送机主要由前端从动棍I、从动压棍1-1、下气垫气体分布板2、下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3、进料系统4、下气垫供风系统5、卸料系统7、输送带8、后端驱动辊9、驱动压辊9-1、排风过滤系统壳体10、排风过滤系统过滤层11、输送带张紧系统12、上气垫气体分布板13、上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14、输送系统壳体15、上气垫供风系统16、进料供风系统17和排料供风系统18组成。其中,输送带8绕过前端从动辊I和从动压辊1-1以及后端驱动辊9和驱动压辊9-1闭环连接,以形成上层输送带81 (B卩,返程带)和下层输送带82 (即,去程带),上层输送带81和下层输送带82呈直线型,输送带8在后端驱动辊9的作用下围绕后端驱动辊9和前端从动辊I作循环旋转运动。输送带张紧系统12安装在上层输送带81所经过的任何一个合适的位置,按照输送带8的运行方向,从动压辊1-1安装在前端从动辊I下游的合适位置,驱动压辊9-1安装在后端驱动辊9上游的合适位置,输送带张紧系统12的三个张紧辊、从动压辊1-1和驱动压辊9-1负责将输送带8绷直张紧,并加大前端从动辊I和后端驱动辊9的直径,可选地,当物料输送量小时,也可以取消从动压辊1-1和驱动压辊9-1。进料系统4设置在前端从动辊I的一侧或两侧,最好设置在下层输送带82的正上方,进料系统4可采用风动溜槽方式将物料放置在输送带8上,进料供风系统17与风动溜槽式进料系统4相连接,卸料系统7设置在后端驱动辊9的一侧或两侧,卸料系统7可采用风动溜槽方式将物料从输送带8上卸下,排料供风系统18与风动溜槽式卸料系统7相连接,在输送带8闭环连接所形成的直线型下层输送带82的正下方设有下气垫气体分布板2、下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3和下气垫供风系统5,在输送带8闭环连接所形成的直线型上层输送带81的正下方设有上气垫气体分布板13、上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14和上气垫供风系统16,前端从动辊I、从动压辊I -1、下气垫气体分布板2、下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3、进料系统4、下气垫供风系统5、卸料系统7、输送带8、后端驱动辊9、驱动压辊9-1、输送带张紧系统12、上气垫气体分布板13、上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14、上气垫供风系统16、进料供风系统17和排料供风系统18均被放置在输送系统壳体15内。排风过滤系统壳体10安放在输送系统壳体15之外,排风过滤系统过滤层11安装在排风过滤系统壳体10内,排风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密闭双气垫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主要由前端从动辊(1)、从动压辊(1?1)、下气垫气体分布板(2)、下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3)、进料系统(4)、下气垫供风系统(5)、卸料系统(7)、输送带(8)、后端驱动辊(9)、驱动压辊(9?1)、排风过滤系统壳体(10)、排风过滤系统过滤层(11)、输送带张紧系统(12)、上气垫气体分布板(13)、上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14)、输送系统壳体(15)、上气垫供风系统(16)、进料供风系统(17)和排料供风系统(18)组成,其中,输送带(8)绕过前端从动辊(1)和从动压辊(1?1)以及后端驱动辊(9)和驱动压辊(9?1)闭环连接,以形成上层输送带(81)和下层输送带(82),输送带张紧系统(12)安装在上层输送带(81)上,按照输送带(8)的运行方向,从动压辊(1?1)安装在前端从动辊(1)的下游,驱动压辊(9?1)安装在后端驱动辊(9)的上游,进料系统(4)设置在前端从动辊(1)的一侧,卸料系统(7)设置在后端驱动辊(9)的一侧,在下层输送带(82)的正下方设有下气垫气体分布板(2)、下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3)和下气垫供风系统(5),在上层输送带(81)的正下方设有上气垫气体分布板(13)、上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14)和上气垫供风系统(16),前端从动辊(1)、从动压辊(1?1)、下气垫气体分布板(2)、下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3)、进料系统(4)、下气垫供风系统(5)、卸料系统(7)、输送带(8)、后端驱动辊(9)、驱动压辊(9?1)、输送带张紧系统(12)、上气垫气体分布板(13)、上气垫气体分布板气腔(14)、上气垫供风系统(16)、进料供风系统(17)和排料供风系统(18)均被放置在输送系统壳体(15)内,排风过滤系统壳体(10)安放在输送系统壳体(15)之外,排风过滤系统过滤层(11)安装在排风过滤系统壳体(10)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贵
申请(专利权)人:马成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