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低速柴油机的绞孔工装及其绞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293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9:09
一种船用低速柴油机的绞孔工装,包括:具有腰型孔的横梁板、第一垫板、全螺纹螺栓、导向杆、绞孔用拉刀、螺旋千斤顶、六角螺母和通过油管与液压泵相连接油缸,横梁板的两端的下方分别与所述的油缸顶部和螺旋千斤顶顶部固定,并保持横梁板的水平,全螺纹螺栓的一端穿入该横梁板的腰型孔,另一端通过六角螺母和第一垫板与待加工件紧固,及其绞孔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在台位上对气缸体与机架或者机架与机座上的连接螺栓孔进行绞制修正,且不影响其它主机装配工作,更加便利,整体效果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从而保证主机合拢的顺利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用低速柴油机的加工
,具体是一种船用低速柴油机的绞孔工装及其方法,当主机大合拢时,对气缸体与机架或者机架与机座上的连接螺栓孔进行绞制修正的方法。
技术介绍
船用低速柴油机的机座、机架、气缸体等三大件都为分段式的,在各大段加工结束后,在总装车间进行合拢安装。故而合拢的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主机的整体质量。在合拢阶段,工艺要求用导向销穿入气缸体、机架或机座的4个角的紧配螺栓孔进行现场定位,然 后再在连接面穿入螺栓加以紧固。但是在实际装配过程中,有时由于机座、机架、气缸体连接面的加工孔存在偏差,导致当大件落座之后,由于错位而无法穿入螺栓,从而影响整个装配进度。现有技术是将存在问题的大件从台位上调出,然后重新送去加工,用钻绞的方式加工偏差孔,保证螺栓可以穿入。整个过程中涉及起重吊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耗时耗力,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后续的装配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船用低速柴油机的绞孔工装及其绞孔,避免不同机型的结构差异,在台位上做绞孔工作,免去起重吊运所产生的不利因素,同时还要保证加工效果,是相对实用且便利的加工方法。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用低速柴油机的绞孔工装,特征在于其构成包括:具有腰型孔的横梁板(1)、第一垫板(2)、全螺纹螺栓(3)、导向杆(5)、绞孔用拉刀(6)、螺旋千斤顶(7)、六角螺母(8)和通过油管与液压泵相连接油缸(9);所述横梁板的两端的下方分别与所述的油缸顶部和螺旋千斤顶顶部固定,并保持横梁板的水平,全螺纹螺栓的一端穿入该横梁板的腰型孔,另一端通过六角螺母和第一垫板与待加工件紧固,所述导向杆(5)的一端设有孔,供油缸活塞插入,该导向杆(5)的另一端与绞孔用拉刀(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佳惠商建玮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