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网球收集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2517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8:30
一种网球收集输送装置,由集球网与支架(1)、集球盘(2)、网球输送装置(3)、电源及控制装置(4)组成。集球网与支架(1)由支架、集球网、万向轮等组成,集球网由双层网构成,第一层为前帘网,第二层为后挡球网及左右挡球网;集球盘(2)由底盘、弧形导球板、单向阀板等组成,底盘底板为两侧高中间低、前高后低的漏斗状,最低处为漏球口,它与推球器相连;单向阀板只能向底盘内开放,弧形导球板用于收集滚地而来的网球;网球输送装置(3)由直线电机、推球器、带逆止阀的输送硬管、输送软管、可移动贮球筐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网球“多球”训练时,能实现网球自动收集输送自动化,节省收集网球的时间和体力,有利于保证训练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网球收集输送装置,属网球运动设备

技术介绍
网球训练中有很多时候需要进行“多球”训练,如连续发球练习,正手或反手连续击球练习等。“多球”训练一般都会配备一筐或数筐网球以备练习,但即便准备许多球,当球打完之后,练习者都须中断练习用较长时间去把散落的网球重新拾回球筐,以备下一轮练习。由于散落的网球数量大且在网球场中分布范围广,拾球对于练习者而言是一件费时又费事的工作。目前,针对网球收集的装置主要有网球收集器、网球拾球器等,它们只是使拾球更方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拾球的体力支出或提高了拾球效率,但并未根本解决收集网球费时、费事的问题。例如,在中国知识产权网上公布的“网球拾球器”(专利号CN201220110904. 6),借助此装置可以无须弯腰拾球,但拾球仍需要手工操作,逐一拾起;又如“一种网球自动拾球器”(专利号CN200920093198. 7),虽然不用逐一拾球,拾球效率有所提高,但仍需要依靠人力推行拾球器至球散落的各个角落完成拾球,而这个过程所费时间仍然较长。此外,一些条件较好的网球场地会采用幕帘式软网来缓冲飞行球以达到收集球的目的,这种装置虽然可使球落在软网附近,但仍需人工去把这些缓冲落地的球收集起来。而“一种便携式球类练习网”(专利号CN98208845. O)则是采用面积较小的软网阻拦网球达到收集球目的,此装置方便携带和移动,但阻拦网面积小使其适用性不高,且阻拦网为固定网结构(非幕帘式),对于飞行速度快的球容易形成较大反弹而无法实现球的收集。基于目前研究现状,研究设计一种不需要人工收集球,且适用性较强的网球收集输送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网球训练人工收集网球费时费力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在网球“多球”训练时的网球自动收集输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是由集球网与支架、集球盘、网球输送装置、电源及控制装置四部分组成的网球收集输送装置。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的集球网与支架由支架、集球网、万向轮等组成,集球网安装在支架外围上,万向轮安装在支架底部,便于支架可在外力推动下滚动;支架类似足球门结构,但不同于足球门的不仅是大小不同,不同点还在于本专利技术支架侧面为等边梯形,前面和后面两边的立柱分别与地面呈85°的角度,而足球门的两边前立柱与地门垂直。集球网由双层网构成,第一层网为前帘网,只有上沿固定在支架上横梁上;第二层网由四边固定在支架后立柱的后挡球网及起辅助作用的左右挡球网组成,左右挡球网固定在支架前立柱和支架后立柱上。前帘网由上帘网、下帘网二幅帘网组成,上帘网固定在支架上横梁上,下帘网用尼龙绳固定在两根支架前立柱中间位置上,由于支架侧面为等边梯形,使得上帘网与下帘网悬挂在静态时,二帘之间在垂直方向上存在一条空隙,采用尼龙绳系下帘网是避免网球击打到尼龙绳位置时所造成的反弹;其它3条网边则都是不固定的(犹如帘子),网球无论击中哪一个网面,网面都会向后退让,缓冲来球使球落入支架围网空间中,并落至收集盘,利用收集盘底部的斜度,使球通过底盘漏球口进入输送管中。支架的后面及左右侧面安装挡球网,后挡球网、左右挡球网与前帘网共同组成收集球的围网空间。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的集球盘由底盘、弧形导球板、单向阀板等组成;底盘由底盘底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组成;底盘的作用是收纳从前帘网、后挡球网落下及冲入单向阀板的网球,并利用其底部的倾斜角度使网球进入底板漏球口和推球器三通管。在底盘底板前沿安装弧形导球板,用于收集从地面滚动过来的网球。在底盘前侧板位置安装单向阀板,单向阀板的作用有三,一是收纳从弧形导球板滚入的网球并防止其再次滚出;二是收纳直接从网球网球场打到单向阀板上的网球;三是阻挡收集盘中的球因弹跳等原因冲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的网球输送装置由直线电机、推球器、带逆止阀的输送硬管、输送软·管、可移动贮球筐组成;微型直线电机联接推球器,推球器连接带逆止阀的输送硬管一端,带逆止阀的输送硬管的另一端连接输送硬管的一端,输送硬管的另一端连接输送软管的一端,输送软管的另一端接可移动贮球筐。推球器由推球器三通管、带逆止阀的网球输送硬管、推球活塞缸、推球活塞、推球活塞缸盖、微型直线电机、直线电机固定座等组成。网球输送装置的作用是将底盘收集的网球通过微型直线电机推动经输送管道输送至贮球筐。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的电源及控制装置由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锂电池组等组成。电源及控制装置的作用是为网球输送装置提供动能。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支架顶部或周边地区,其收集的太阳能进入锂电池,通过锂电池向直线电机供电,为保证在没有太阳的天气下装置也能工作,本装置还可用普通交流电向锂电池组充电。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实现网球自动收集,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体力来收集散落的网球;且击出的球能被自动送回,有利于保证训练的连续性,真正实现网球收集、输送的自动化。由于采用了双层软网结构,能更好地缓冲及收纳快速飞行的网球,减少冲力大网球反弹的问题,以及解决单层软网能缓冲球却不能收集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网球“多球”训练,虽然不可能收集训练击出的所有网球,但由于“多球”训练网球飞行线路较为集中,且网球收集器可以根据训练科目不同或不同训练者击球线路规律调整阻截位置。因此,该装置能在网球训练中起到自动收集大多数网球,明显节约拾球时间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网球训练自动收集网球。附图说明 图I是网球收集输送装置的总体布置图,图中图号表示1是集球网与支架;2是集球盘;3是网球输送装置;4是电源及控制装置。图2是集球网与支架结构示意图,图中图号表示5是万向轮;6是支架下侧梁;7是支架前立柱;8是支架后立柱;9是左右挡球网;10是上帘网;11是下帘网;12是尼龙绳;13是支架上侧梁;14是支架上横梁;15是后挡球网;16是支架前中横梁;17是支架下横梁;18是直线电机固定座。图3是集球盘的底座和弧形导球板结构不意图,图中图号表不19是底盘底板;20是左右侧板;21是后侧板;22是漏球口 ;23是进球孔;24是弧形导球板。图4是弧形导球板与单向阀板的主视图,图中图号表示24是弧形导球板;25是单向阀板;26是前定位杆;27是后定位杆;28是隔离套;29是螺母;30是单向阀板轴;31是后定位杆蝶形螺母;32是前定位杆蝶形螺母;33是定位杆座板;7是支架体前立柱。图5是弧形导球板与单向阀板的剖视图,图中图号表示27是后定位杆;30是单向阀板轴;33是定位杆座板;26是前定位杆;25是单向阀板;24是弧形导球板;34是弧形导球板与底盘底板连接螺钉;19是底盘底板;16是支架前中横梁;17是支架下横梁;20是底盘左侧板。图6是网球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图号表示35是直线电机;36是推球器;37是带逆止阀的输送硬管;38是输送硬管;39是可调节支撑杆;40是输送软管;41是可移动贮球筐。 图7是推球器结构示意图,图中图号表示42是推球器三通管;43是待进到推进位置的网球;44是已进入推进位置的网球;45是推球活塞缸;46是推球活塞;47是推球活塞缸盖;48是泄水孔;22是漏球口 ;19是底盘底板;35是直线电机;18是直线电机固定座;37是带逆止阀的输送硬管。图8是可调节支撑杆结构不意图,图中图号表不49是上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球收集输送装置,由集球网与支架(1)、集球盘(2)、网球输送装置(3)、电源及控制装置(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集球网与支架由支架、集球网、万向轮组成;集球网安装在支架外围上,万向轮安装在支架底部;支架类似足球门结构,支架侧面为等腰梯形;集球网由双层网构成,第一层网为前帘网,前帘网只有上沿固定;第二层网由四边固定在支架后立柱的后挡球网(15)及起辅助作用的左右挡球网(9)组成,左右挡球网(9)固定在支架前立柱和支架后立柱上;前帘网由上帘网(10)、下帘网(11)二幅帘网组成,上帘网(10)上沿固定在支架上横梁(14)上,下帘网(11)上沿用尼龙绳固定在支架左、右前立柱(7)中间两端,由于支架侧面为等腰梯形,使得上帘网(10)与下帘网(11)悬挂在静态时,二帘之间在垂直方向上存在一条空隙,采用尼龙绳系下帘网是避免网球击打到尼龙绳位置时所造成的反弹;所述装置的集球盘由底盘、弧形导球板、单向阀板组成;底盘由底板(19)、左右侧板(20)、后侧板(21)组成前面敞口盒形结构,底板(19)为两侧高中间低、前高后低的漏斗状,最低处为漏球口(22),底板前沿安装弧形导球板(24),弧形导球板上方安装有单向阀板(25);所述装置的网球输送装置由直线电机(35)、推球器(36)、带逆止阀的输送硬管(37)、输送硬管(38)、可调节支撑杆(39)、输送软管(40)、可移动贮球筐(41)组成;微型直线电机联接推球器,推球器连接带逆止阀的输送硬管一端,带逆止阀的输送硬管的另一端连接输送硬管的一端,输送硬管的另一端连接输送软管的一端,输送软管的另一端接可移动贮球筐;推球器连接带逆止阀的输送硬管(37)能使被推球活塞(46)推出的网球不退回原位,保证推进能连续顺利进行;所述装置的电源及控制装置能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也能用普通交流电作为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晨单潇龙于前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