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乒乓球捡拾器,涉及一种收集和清除的装置,是由收集筒、提梁构成,收集筒两侧连接着提梁,收集筒的下口设有拾球格栅,拾球格栅与收集筒的下口相吻合、并侧壁相互铰链连接,在其铰链处的拾球格栅的外壁有连接柱,该连接柱与沿提梁设置的提拉杆相铰接,提拉杆上套装了下压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造价低廉,实用性强,省时、省力,捡球和倒球均不需要弯腰,大大的提高了捡球的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乒乓球捡拾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集和清除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乒乓球捡拾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乒乓球娱乐馆及专业运动员乒乓球训练时,经常有大量的乒乓球被击打落地,积累一定量后便会集中将其捡起,通常采用人工将其捡起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人将腰弯起,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同时效率较低,现有的机械捡球器操作较为复杂还一定程度上受到场地的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即不需要弯腰捡球,不用弯腰将其放入指定位置的效率较高的乒乓球捡拾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操作简单快速捡起的一种兵兵球捡拾器。本技术一种乒乓球捡拾器,是由收集筒、提梁构成,收集筒两侧连接着提梁, 收集筒的下口设有拾球格栅,拾球格栅与收集筒的下口相吻合、并侧壁相互铰链连接,在其铰连处的拾球格栅的外壁有连接柱,该连接柱与沿提梁设置的提拉杆相铰接,提拉杆上套装了下压弹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拾球格栅的外框与收集筒的下口相吻合,拾球格栅是在外框中编织了弹力网状构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拾球格栅是由两块相对拼接、并与收集筒下口相吻合的弹力网框构成,该网框的外侧均与收集筒的下口相铰连,网框外侧的连接柱均与沿提梁设置的提拉杆相铰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拾球格栅是由弹力条编织成条格状或网格状且与收集筒的下口相吻合的网框构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拾球格栅的弹力条距或网孔均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本技术一种乒乓球捡拾器,结构新颖,捡球和倒球均不需要弯腰,操作简便, 造价低廉,实用性强,不受场地的限制,即省时又省力,大大的提高了捡球的效率。附图说明图I、图2为本技术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本技术一种乒乓球捡拾器,是由收集筒I和提梁2构成,收集筒I上口两侧对称的连接着提梁2,收集筒I的下口设有拾球格栅3,拾球格栅3与收集筒I的下口相吻合、 并侧壁相互铰链连接,在其铰连处的拾球格栅3的外壁有连接柱4,该连接柱4与沿提梁2 设置的提拉杆5相铰接,提拉杆5上套装了下压弹簧6。实施例2本技术一种乒乓球捡拾器,如图I所示,是由收集筒I和提梁2构成,收集筒 I上口两侧对称的连接着提梁2,收集筒I的下口设有拾球格栅3,所述的拾球格栅3是由两块相对拼接、并与收集筒I下口相吻合的弹力网框7构成,该网框7的外侧均与收集筒I 的下口相铰连,其铰链处设有连接柱4,连接柱4与沿提梁2设置的提拉杆5相铰连,在提拉杆5上套装了下压弹簧6。拾球格栅3是由弹力条编织成条格状或网格状且与收集筒I的下口相吻合的网框7构成。拾球格栅3弹力条距或网孔均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实施例3本技术一种乒乓球捡拾器,如图2所示,是由收集筒I和提梁2构成,收集筒I 上口两侧对称地连接着提梁2,收集筒I的下口设有拾球格栅3,所述的拾球格栅3是在外框8中编织了弹力网状构成,拾球格栅3的外框8与收集筒I的下口相吻合,并外框8与收集筒I的铰连处设有连接柱4,该连接柱4与沿提梁2设置的提拉杆5相铰接,提拉杆5上套装了下压弹簧6。拾球格栅3弹力条距或网孔均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拾球格栅3可由弹力条编织成条格状或网格状结构。捡球时将收集筒I下口的拾球格栅3对准散落在地上的乒乓球体,将提梁2 向下压,球体通过拾球格栅3的弹力条进入收集筒I中,提梁2的高度可按人的身高调节, 使人在使用时不必弯腰,便可将球捡入收集筒I中。当捡完球或者收集筒I装满时握紧提拉杆5,通过提拉杆5将拾球格栅3拉开,收集筒I内的乒乓球漏出,毋须翻倒从上口倒出。权利要求1.一种乒乓球捡拾器,是由收集筒(I)和提梁(2)构成,其特征在于收集筒(I)两侧连接着提梁(2 ),收集筒(I)的下口设有拾球格栅(3 ),拾球格栅(3 )与收集筒(I)的下口相吻合、并侧壁相互铰链连接,在其铰连处的拾球格栅(3 )的外壁有连接柱(4 ),该连接柱(4 )与沿提梁(2 )设置的提拉杆(5 )相铰接,提拉杆(5 )上套装了下压弹簧(6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乒乓球捡拾器,其特征在于拾球格栅(3)的外框(8)与收集筒(I)的下口相吻合,拾球格栅(3)是在外框(8)中编织了弹力网状构成。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乒乓球捡拾器,其特征在于拾球格栅(3)是由两块对拼接、 并与收集筒(I)下口相吻合的弹力网框(7)构成,该网框(7)的外侧均与收集筒(I)的下口相铰连,网框(7)外侧的连接柱(4)均与沿提梁(2)设置的提拉杆(5)相铰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乒乓球捡拾器,其特征在于拾球格栅(3)是由弹力条编织成条格状或网格状且与收集筒(I)的下口相吻合的网框(7)构成。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乒乓球捡拾器,其特征在于拾球格栅(3)弹力条距或网孔均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的一种乒乓球捡拾器,涉及一种收集和清除的装置,是由收集筒、提梁构成,收集筒两侧连接着提梁,收集筒的下口设有拾球格栅,拾球格栅与收集筒的下口相吻合、并侧壁相互铰链连接,在其铰链处的拾球格栅的外壁有连接柱,该连接柱与沿提梁设置的提拉杆相铰接,提拉杆上套装了下压弹簧。本技术结构新颖,造价低廉,实用性强,省时、省力,捡球和倒球均不需要弯腰,大大的提高了捡球的效率。文档编号A63B67/04GK202740715SQ20122043041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王竞瑶 申请人:王竞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乒乓球捡拾器,是由收集筒(1)和提梁(2)构成,其特征在于收集筒(1)两侧连接着提梁(2),收集筒(1)的下口设有拾球格栅(3),拾球格栅(3)与收集筒(1)的下口相吻合、并侧壁相互铰链连接,在其铰连处的拾球格栅(3)的外壁有连接柱(4),该连接柱(4)与沿提梁(2)设置的提拉杆(5)相铰接,提拉杆(5)上套装了下压弹簧(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竞瑶,
申请(专利权)人:王竞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