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柱体浮动镗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23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车床、镗床和钻床加工内孔用的圆柱体浮动镗刀,由左镗杆(1)、镗头(2)、微调螺母(3)、螺钉(4)、圆柱键(5)、右镗杆(6)、可转位三角形刀片(7)、压板(8)和螺钉(9)组成,其特征在于镗刀杆为圆柱体。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出的内孔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比现有技术(长方体浮动镗刀)高,加工尺寸的调整方便和准确。(*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是一种加工内孔的圆柱体浮动镗刀,用于车床、镗床、立式钻床和深孔钻床,特别适合于精加工内孔之用。现有浮动镗刀为长方体。现有的长方体浮动镗刀。a、其镗刀杆和镗头孔都是矩形截面,制造困难,精度难以保证,因而影响加工孔的质量;b、其两端刀刃的刃磨角度与切削角度不一致,造成加工孔的表面粗糙度低;c、加工孔的尺寸调整不方便,不精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圆柱体浮动镗刀。圆柱体浮动镗刀(见图1)由左镗杆1、镗头2、微调螺母3、螺钉4、圆柱键5、右镗杆6、可转位三角形刀片7、压板8和螺钉9组成,其特征是镗杆为园柱形。将装有微调螺母3的左镗杆1装入右镗杆6的孔中,拧紧螺钉4,将左镗杆1和右镗杆6固紧,圆柱键5起导向和防止镗杆转动的作用,装上刀片7,并用压板8和螺钉9将刀片7压紧,将此装配好的浮动镗刀体装入镗头2的孔中,然后将其装于车床、镗床、立式钻床或深孔钻床的刀杆上,就可以对工件进行内孔的加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对比1.现有浮动镗刀的镗刀杆和镗头孔都是矩形截面,制造精度(镗刀杆和镗头孔的配合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难以保证,因而影响加工孔的质量。而本技术的浮动镗刀,其镗刀杆和镗头孔均是圆形,制造精度容易保证,所以,加工孔的质量较高。2.现有浮动镗刀矩形刀体的两个刀刃都高于刀方之半,造成刃磨角度与切削角度不一致。例如φ130mm镗刀,刃磨时γ=10°α=3°切削时变成γ=0°,α=6°,为了不影响加工质量,改善切削条件而将前角γ磨大至25°,α=-4°这样不仅影响刀片的强度,而且因切削角度不合理经常扎刀,断续出现一切一块的扎刀痕迹;并且由于存在挤压作用,使排屑困难,产生碎屑。造成加工孔的表面粗糙度低,只有 左右。本技术的园柱体浮动镗刀,其两个刀刃都是水平的,都通过左镗杆1和右镗杆6的中心线,这样,刃磨角度与切削角度一致,切削平稳,加工孔的表面粗糙度较高。3.现有长方体浮动镗刀调整加工尺寸是靠调节螺钉4(见图2)往前顶刀体2,调整范围小,不准确,而且由于刀体1和刀体2的导向槽尺寸不准,调整尺寸后两刃不平行,需要靠刀磨修整至两刃平行,费工费时,效果不好。本技术的圆柱体浮动镗刀设有微调螺母,带有刻度(每格0.01mm),调整加工尺寸简单易行、准确和调整范围较大。例如先粗镗一小段后退刀,测量孔的尺寸,如果比要求尺寸还小0.05mm,松开 螺钉4(见图1),将微调螺母转过5格,拧紧螺钉4后再镗孔,就可加工到所要求的尺寸。最佳实施例用卧式车床加工缸体。孔径φ280+0.1mm,孔深880mm,表面粗糙度 。将装配好的浮动镗刀对缸孔先粗镗一小段,退出刀来,测量出缸孔的实际尺寸,从镗头2(见图1)上取出浮动镗刀,松开螺钉4,按所要求的尺寸转动微调螺母的格数(每格0.01mm),拧紧螺钉4后对缸孔进行镗孔加工,达到孔尺寸为φ280+0.04mm,表面粗糙度达 ,经过珩磨后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床、镗床和钻床加工内孔用的浮动镗刀,其特征在于镗杆为圆形截面,由左镗杆1、微调螺母3、园柱键5、右镗杆6、可转位三角刀片7等组成,特别适合于精加工内孔之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床、镗床和钻床加工内孔用的浮动镗刀,特征在于镗杆为圆形截面,由左镗杆1、微调螺母3、园柱键5、右镗杆6、可转位三角刀片7等组成,特别适合于精加工内孔之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柱体浮动镗刀,其特征在于微调螺母3是装在左镗杆1上,将装有微调螺母3的左镗杆1装入右镗杆6,在螺钉4处于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重型机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