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由锻造的有效压实锻造法。钢锭,特别是大型钢锭,在其浇铸和凝固过程中,其中心部分不可避免地存在疏松、缩孔、气泡和微裂纹等空洞性缺陷,以及偏析、夹杂等固态缺陷。随着钢锭截面尺寸的增大,这些缺陷会更为严重,如果在锻造过程中不能充分消除这些缺陷,则将造成锻件报废,甚至会由于该锻件制成的另件破坏而酿成重大安全事故,如电站转子破坏和压力容器爆炸等等。将钢锭锻成锻件的锻造过程,可以分为变形和成形两大工步,变形工步包括镦粗和拔长(有的锻件可以不经过镦粗),变形工步的作用是对钢锭原始组织结构的改变,使缺陷消除,以达到组织致密和提高质量;成形工步的作用是满足外观形状和尺寸的要求。现有的锻造方法有1.中心压实法(JTS法。JTS是以Japan及两位作者名字的字首命名的)。日本在1966年6月的<塑性て加工>299~308页上介绍了一种用于大型钢锭锻造的方法,称为“JTS”法,我国称之为中心压实法。其技术特点为采用上窄砧和下平台的锻造方式(见附图说明图1a),将在高温下加热后的钢锭,人为冷却到表面温度至至750~800℃的状态,然后用上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效压实锻造法,其特征在于,在拔长锻造时,①每趟拔长的压下量在20~30%之间,②至少有6趟满足砧宽比为0.51~0.9;③拔长结束时,锻坯心部的温度应大于1000℃,④每重新拔长一趟之前,应错砧1/3砧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压实锻造法,其特征在于,在拔长锻造时,①每趟拔长的压下量在20~30%之间,②至少有6趟满足砧宽比为0.51~0.9;③拔长结束时,锻坯心部的温度应大于1000℃,④每重新拔长一趟之前,应错砧 1/3 砧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压实锻造法,其特征在于可根据情况在锻坯一个面上连续拔长2~3趟,再翻转90°,但必须保持锻坯截面高宽比值小于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压实锻造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猛,王祖唐,刘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重型机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