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和熟地汁制首乌联合同时炮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2249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熟地黄和熟地汁制首乌联合同时炮制方法,涉及中药材炮制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蒸制熟地黄的汁蒸制“熟地汁制首乌”,使达到两药蒸制效果,节约制熟地汁时浪费地黄药用资源,省时,省力,省能源。方法是直接通入蒸汽法,将黄酒拌润何首乌放入蒸制容器下层,利用上层黄酒拌润的地黄流出的熟地汁蒸制首乌。结果,蒸制的首乌既达到酒制,也达到熟地汁制,外表黑色,内外均匀一致的效果,地黄也同时达到酒蒸的效果,黑如漆,甜如饴,操作易行,省时,省力,省能源。蒸制的首乌与地黄色泽好,成品率高,都能达到传统炮制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具体地说,是“熟地汁制首乌”和“熟地黄”联合同时炮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生地黄和熟地黄的药性不同,生地炮制成熟地后,可使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清转补,以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为主,生地炮制成熟地,通常用清蒸或加酒蒸制方法,清蒸熟地滋腻碍脾,加酒蒸制后,则性转温,主补阴血,且可借酒力行散,起引药势,通血脉,更有利于补血,并使之补而不腻的作用。加酒蒸制传统的方法是取干地黄加黄酒30%,拌和,入蒸器中,蒸至内外黑润,取出晒干或烘干即可。但这种传统的酒蒸制方法,难以真正达到熟地黄“黑如漆,甜如饴”的质量要求,要真正达到熟地黄“黑如漆,甜如饴”的质量要求,前人有提出九蒸九暴的方法,可见要达到熟地黄的质量要求是很不容易的,手续很是繁杂。 2000版一部药典收载了酒制熟地的2种方法炖制法和蒸制法。此两法用于实践中,用大火加热,隔水炖约48 h才能达到乌黑色光泽,味转甜。蒸制法要32 h才达到要求。方法中黄酒都是一次性拌入药材中,酒不易达到药材组织内部,故达不到酒制目的。用隔水炖或隔水蒸制,仍耗时,耗力,耗能源,故不主张隔水炖或隔水蒸。制首乌是由生首乌炮制而成,取新鲜首乌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泡至八成透,捞出,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段或切成块,晒干为生首乌,倒入盆中,用黑豆汁与黄酒拌匀,至罐内,密闭,至水锅中,隔水炖至汁液吸尽,取出晒干,每100斤首乌块,用黄酒25斤,黑豆10斤,黑豆汁的加工方法是将10斤黑豆水煮取汁,第一次水煮4小时,熬汁15斤,豆渣再加水煮3小时,熬汁10斤,两次共熬汁约25斤,这种“制首乌”通常称为“黑豆汁制首乌”。生何首乌酒制后,增其发散之性,减其滑肠致泻之弊,具有补肝肾,益精血,通血脉之功效。黑豆汁制首乌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制备工艺同样也比较繁琐,耗时,耗力,耗能源,而且用于临床的增强滋补肝肾,生血益精之功效不及熟地汁制首乌。传统用熟地汁制首乌取熟地汁,加水稀释后,加入何首乌润透,蒸3 5 h,晾干,如此反复蒸、晾3 5次,晒干(《集成》)。此法用于实践中,工序繁杂,尤其制备熟地汁时,要消耗大量时间,能源,才能达到目的,操作起来,很不经济。耗时,耗力,耗能源。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长期从事中药炮制和中药制剂工作中,发现生地炮制成熟地,在加酒蒸制时,含有大量熟地汁流出,这正是“熟地汁制首乌”所需的熟地汁原料,从而联想到将“生地炮制成熟地”和“熟地汁制首乌”的加工联合起来蒸制。同时,专利技术人还发现,生地和首乌在同锅加酒蒸制中,生地更容易达到熟地黄“黑如漆,甜如饴”的质量标准,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人根据专利技术人的发现,专利技术一种“熟地汁制首乌”和“熟地黄”联合同时炮制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熟地黄和熟地汁制首乌分别炮制所带来的手续复杂、耗时长、能耗高的缺点,同时加工获得合格的“熟地汁制首乌”和“熟地黄”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而实现本专利技术一种“熟地汁制首乌”和“熟地黄”联合同时炮制方法,其特征是依次按下列工艺步骤进行 (1)、原药材的准备 选择大小均匀的生地原药材洗净,用黄酒拌匀,稍闷,干生地药材与黄酒重量比100 15 20 ; 取生首乌片或首乌块药材,用黄酒拌匀,稍闷,生首乌药材与黄酒重量比100 15 20 ; 干生地药材与生首乌药材的重量比2 3 I ; (2)、药材装入蒸制容器 将上述拌匀黄酒的生首乌片或生首乌块药材摊放在蒸制容器的下层,将拌匀黄酒的生 地药材堆放在具有网孔的筛网隔层上,即蒸制容器上层,在上层药材上盖2 3层纱布,再在上面盖上I 2层洁净湿麻袋,将蒸制容器甄盖盖严; (3)、蒸制 蒸汽从蒸制容器内的首乌药材底部通入,待圆气开始计时,4 5小时关气,闷20 30分钟,揭开盖,取出上层生地药材,摊放敞气,烘至5 6成干;下层首乌与容器底部剩余的药汁拌勻后取出,摊放敞气,烘至5 6成干; (4)、二次蒸制 手续同步骤(1)、(2)、(3),步骤(2),蒸制时间降为3. 5 4小时,生地烘至5 6成干后取出切片后,再烘至8成干,放晾,装袋保存;首乌直接烘至8成干后,放晾,装袋保存。蒸制容器为非铁、铜或铝金属容器,最好用陶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条件为步骤(I)干生地药材与黄酒重量比100:15 ;生首乌药材与黄酒药材重量比100:15 ;干生地药材与生首乌药材的重量比2:1 ;步骤(3)蒸制时间4小时;步骤(4) 二次蒸制时间3小时。步骤(3)蒸制时蒸汽从蒸制容器内首乌药材底部通入,通蒸汽的管道多管道比单管道效果好。能用同黄酒度数相同的白酒代替黄酒。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推广到熟地汁酒制黄精的加工炮制,只是在步骤(I)中用黄精代替生首乌。本专利技术特点 I、能很好利用熟地汁制首乌;使首乌能达到酒制目的,也达到了熟地汁制的目的,从而节约了地黄药材资源;制备工艺简单,易行。2、黄酒分两次拌入,易达到药材组织内部;且得到两种药材的成品率高;成品性状好。3、直接通入蒸汽蒸制,加热温度高,时间短。熟地能达到“黑如漆,甜如饴”;何首乌能达到外表黑色,内外均匀一致的效果。两药均达到传统炮制质量要求。4、此法也适用于熟地汁制酒黄精。熟地汁酒黄精加强了黄精补肾滋阴的作用,取其双补之义。5、本专利技术完全克服现有技术熟地黄和熟地汁制首乌分别炮制所带来的手续复杂、耗时长、能耗高的缺点,做到省时,省力,省能源。6、本专利技术同时加工获得合格的“熟地汁制首乌”和“熟地黄”产品,可谓一举两得。具体实施例方式 (I)、原药材的准备生地的量要多于何首乌的量,目的是为了保证有充分的熟地汁流下拌蒸何首乌,干生地药材与生首乌药材的重量比2 I; 选择大小均匀的干生地原药材,洗净,用黄酒拌匀,备用。每100 kg干生地,用黄酒15 kg ; 取生首乌片或块药材,用黄酒拌匀,稍闷,备用。·每100 kg生首乌片或块,用黄酒15 kg。(2)、药材装入蒸制容器 选择直接通入蒸汽蒸制的非铁制适宜容器如蒸汽池或蒸汽锅等。将上述拌匀的何首乌先放入蒸制容器下层,用具有网孔的非铁制适宜筛网隔开,再将上述拌好的生地黄均匀堆放上层,用2— 3层洁净纱布盖住,再在上面盖上I 2层洁净湿麻袋(把气),再加盖盖严。(3)、蒸制 对上述装备好的药材直接通入蒸汽蒸制,待圆气是开始计时,4 h左右后关闭蒸汽,闷半小时,揭开盖,将上层生地取出,放入簸箕中摊匀,送入烘房或烘箱烘至5 6成干备用。下层何首乌用容器底部剩余的混合药汁将其拌匀后取出,放入簸箕中摊至4 5厘米厚送入烘房或烘箱烘至5 6层干,备用。(4)、二次蒸制 取上述生地用黄酒按上述步骤(I)方法比例拌匀,何首乌片或块用黄酒按上述步骤(I)方法比例拌匀,照上述方法装入,同法再蒸制3 h左右,按上法取出,生地烘至5 6成干,取出切厚片,再烘至八成干,放晾,装袋保存。何首乌烘至八成干后,放晾,装袋保存。参考资料 叶定江.张世臣.中药炮制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89—290. 王孝涛.中药饮片炮制述要.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4. 张炳鑫.临床中药炮制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91,302—303. 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江西.江西科学出版社,1998:88。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熟地汁制首乌”和“熟地黄”联合同时炮制方法,其特征是依次按下列工艺步骤进行:(1)、原药材的准备:选择大小均匀的生地原药材洗净,用黄酒拌匀,稍闷,干生地药材与黄酒重量比100∶15~20;取生首乌片或首乌块药材,用黄酒拌匀,稍闷,生首乌药材与黄酒重量比100∶15~20;干生地药材与生首乌药材的重量比2~3∶1;(2)、药材装入蒸制容器将上述拌匀黄酒的生首乌片或生首乌块药材摊放在蒸制容器的下层,将拌匀黄酒的生地药材堆放在具有网孔的筛网隔层上,即蒸制容器上层,在上层药材上盖2~3层纱布,再在上面盖上1~2层洁净湿麻袋,将蒸制容器甄盖盖严;(3)、蒸制?蒸汽从蒸制容器内的首乌药材底部通入,待圆气开始计时,4~5小时关气,闷20~30分钟,揭开盖,取出上层生地药材,摊放敞气,烘至5~6成干;下层首乌与容器底部剩余的药汁拌匀后取出,摊放敞气,烘至5~6成干;(4)、二次蒸制手续同步骤(1)、(2)、(3),步骤(2),蒸制时间降为3.5~4小时,生地烘至5~6成干后取出切片后,再烘至8成干,放晾,装袋保存;首乌直接烘至8成干后,放晾,装袋保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荣献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中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