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子轴内设置内冷却装置的电动机,通过在转子轴轴内设置流通管道以及自扇叶片解决电动机的内冷却方式。
技术介绍
公知,自从1820年,奥斯特专利技术了,随后安培总结了电流在磁场中的机械力之后,电动机的雏形就出现在实验室里。同样,自1831年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后,各种各样的发电机雏形也先后出现。真到1885年,费拉里斯提出了二相交流异步机的模型,在以后的年代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到1888年,多利沃-多勃罗沃尔斯基提出了三相制和三相异步机,这才奠定了交流电动机在工业上应用的基础。自1891年三相制开始使用起,工业上的动力很快地为电动机所代替。·其中,电动机由于内部产生了损耗,引起了内部发热,影响了绝缘的寿命和耐电的性能,必须加以冷却。电动机愈大,其冷却的困难亦愈大。为了减少材料和体积,减轻电动机的重量和成本,冷却的困难也随之增加。目前,电动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是自然冷却式、自扇冷却式和管道通风式,主要是从电动机外侧上解决其发热和温升。综上,电动机技术中,一圈圈绕圆柱体轴线流动的涡流,涡流(涡电流)也称为“傅科电流”能使导体发热,涡流的热效应对电动机的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轴内设置内冷却装置的电动机,它包含有转子、转子轴,转子配套连接在转子轴上,其特征在于转子轴内设置流通管道,以及流通管道的一端连接配置的自扇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