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肩磁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141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21:54
一种带肩磁瓦,包括磁瓦本体,磁瓦本体的外侧面呈弧状面结构设置,磁瓦本体两端的外侧面上设有便于套接转子帽的阶梯状安装部,阶梯状安装部与外侧面之间形成高度与转子帽厚度相同的肩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磁瓦本体两端的外侧面上设置便于套接转子帽的阶梯状安装部,该阶梯状安装部与外侧面之间形成高度与转子帽厚度相同的肩部,不仅便于磁瓦与转子帽间的组装固定,还能有效缩减保磁瓦外侧面与定子内侧面间的气隙距离,提高电机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合理、简单,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肩磁瓦
本技术涉及一种永磁电机部件,尤其是一种用于高速永磁电机的带肩磁瓦。技术背景磁瓦是一种主要用在永磁电机上的瓦状永磁体。与电磁式电机通过励磁线圈产生磁势源不同,永磁电机是以永磁材料产生恒定磁势源。永磁磁瓦代替电励磁具有很多优点, 可使电机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可靠、用铜量少、铜耗低和能耗小等。目前市面上的永磁电机转子上的磁瓦均是通过转子帽固定于电机轴上的,组装时,转子帽套接固定于磁瓦的两端上,转子帽的外径将大于磁瓦的外径,使得指定子、转子之间的气隙距离变大,即定子内表面与转子外表面之间空气间隙的距离变大,影响磁路,进而影响电机性能。因此,急需出现一种既能便于转子帽安装固定,同时又不会增大气隙距离带肩磁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既能便于转子帽安装固定,同时又不会增大气隙距离带肩磁瓦,满足高速永磁电机精密组装的需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带肩磁瓦,包括磁瓦本体,磁瓦本体的外侧面呈弧状面结构设置,磁瓦本体两端的外侧面上设有便于套接转子帽的阶梯状安装部,阶梯状安装部与外侧面之间形成高度与转子帽厚度相同的肩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肩磁瓦,包括磁瓦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磁瓦本体(1)的外侧面(2)呈弧状面结构设置,所述磁瓦本体(1)两端的外侧面(2)上设有便于套接转子帽(3)的阶梯状安装部(4),所述阶梯状安装部(4)与外侧面之间形成高度与转子帽(3)厚度相同的肩部(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宏范国和吴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金茂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