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节能用电负荷限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130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用电负荷限制器,包括稳压电源电路、过电流检测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过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电路互感器、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电位器;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时基集成电路、继电器、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通过在电负荷限制器的电路中采用时基集成电路,大大简化了用电负荷限制器的电路,同时也降低了耗电量,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和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控制精度高和稳定性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电负荷限制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节能用电负荷限制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用电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不当使用电器,特别是大功率电器极易引发事故。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半数以上的火灾都是不当用电所致。尤其在诸如集体宿舍等一些人员密集的场所,同时也是使用电器较为集中的区域,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用电负荷限制器具有自动限电控制功能,即在负载功率(用户的用电功率)低于限制功率时能正常供电,在负载功率超过限定功率时,能迅速切断用户的供电线路;待用户的负载功率降至限制功率以下时,又能自动恢复对用户供电。现有的用电负荷限制器的电路较为复杂,且电能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节能效果好、制造成本低、电路简单的新型节能用电负荷限制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节能用电负荷限制器,包括稳压电源电路、过电流检测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过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电路互感器、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电位器,所述电路互感器的第一绕组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电路互感器的第二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路互感器的第二绕组的第二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时基集成电路、继电器、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2脚和6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I脚、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5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3脚、继电器的第二端、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4脚和8脚连接。当负载功率低于该电路的限定功率时,则第四电容两端电压低于4V,时基集成电路内电路处于稳态,其3脚输出高电平,继电器通电吸合,其动合触点接通负载的供电电源,同时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光。当负载功率超过限定功率时,并使第四电容两端电压高于8V,时基集成电路内部的单稳态触发器翻转,由稳态变换为暂稳态,其3脚由高电平变换为低电平。继电器失电处于释放状态,其动合触点将负载的供电电源切断,此时,第一发光二极管点亮,第二发光二极管熄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电负荷限制器的电路中采用时基集成电路,大大简化了用电负荷限制器的电路,同时也降低了耗电量,降低了使用成本和生产成本。本技术还具有控制精度高和稳定性闻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新型节能用电负荷限制器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所述新型节能用电负荷限制器,包括稳压电源电路、过电流检测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稳压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桥UR、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稳压二极管VD4。所述过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VD2、第三二极管VD3、电路互感器TA、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电位器RP,所述电路互感器TA的第一绕组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电路互感器TA的第二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VD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VD2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和所述电位器RP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路互感器TA的第二绕组的第二端、所述电位器RP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VD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VD3的正极与所述电位器RP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时基集成电路1C、继电器K、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一二极管VD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和所述时基集成电路IC的2脚和6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IC的I脚、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继电器K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VDl的正极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IC的5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IC的3脚、继电器K的第二端、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和第一二极管VDl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IC的4脚和8脚连接。当负载功率低于该电路的限定功率时,则第四电容C4两端电压低于4V,时基集成电路IC内电路处于稳态,其3脚输出高电平,继电器K通电吸合,其动合触点接通负载的供电电源,同时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当负载功率超过限定功率时,并使第四电容C4两端电压高于8V,时基集成电路IC内部的单稳态触发器翻转,由稳态变换为暂稳态,其3脚由高电平变换为低电平。继电器K失电处于释放状态,其动合触点将负载的供电电源切断,此时, 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点亮, 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熄灭。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节能用电负荷限制器,包括稳压电源电路、过电流检测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电路互感器、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电位器,所述电路互感器的第一绕组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电路互感器的第二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路互感器的第二绕组的第二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节能用电负荷限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时基集成电路、继电器、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2脚和6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I脚、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5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3脚、继电器的第二端、第一发光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节能用电负荷限制器,包括稳压电源电路、过电流检测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电路互感器、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电位器,所述电路互感器的第一绕组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电路互感器的第二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路互感器的第二绕组的第二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默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