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117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剥线装置,其包括基座,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凸轮轴承,限位件以及剥线刀,所述第一直线导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剥线刀安装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且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由所述凸轮轴承带动所述剥线刀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往复移动进行剥线,所述剥线刀连同第二直线导轨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可沿第一直线导轨往复移动;所述限位件设于基座上,用以限制所述剥线刀的移动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剥线装置可设于自动焊接机的前端,其结构简洁,提高剥线的速度和质量,便于后续的焊接操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剥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剥线装置,属于机械加工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对线缆端部塑胶层的自动剥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应用在电子设备中的线缆连接器等与线缆相关的产品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使用,而这些线缆连接器在制造过程中,都是通过将线缆和和连接器上相应的端子焊接而成,且线缆在焊接前,需要将头部的绝缘层进行剥离处理。然而传统线缆端部的绝缘层的剥离是通过剥线钳手工剥线完成,此操作费时、费力,且剥出的线头长度难以掌控,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一些自动的剥线装置,但这些剥线装置对剥线的长度及精度控制不能满足高精度产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剥线装置,不仅省时省力,还可以精确掌握剥线的长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剥线装置,包括基座, 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凸轮轴承,限位件以及剥线刀,所述第一直线导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剥线刀安装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且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由所述凸轮轴承带动所述剥线刀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往复移动进行剥线,所述剥线刀连同第二直线导轨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可沿第一直线导轨往复移动;所述限位件设于基座上,用以限制所述剥线刀的移动距离。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为水平导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为垂直导轨。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为限位螺丝,用于限制所述凸轮轴承的转动角度,进而限制剥线刀剥线的深度。所述第二限位件为限制第二直线导轨连同剥线刀在第一直线导轨上移动距离的限位块。所述剥线刀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在凸轮轴承的带动下,进行相向的剥线运动或相背的分离运动。所述垂直机构沿着水平导轨进行水平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改变了原先使用剥线钳手动剥线的操作,本技术可设于自动焊接机设备的前端,其其结构简洁,剥线快速,质量稳定,其加工出来的线束长度一致,便于后续的操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自动剥线装置正向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自动剥线装置方向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揭示的自动剥线装置,包括基座1,设于基座I上的第一直线导轨21,第二直线导轨22,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凸轮轴承4,限位件5以及剥线刀 6,其中,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1为水平导轨,第二直线导轨22为垂直导轨,所述剥线刀6设置于第二直线导轨22上,其包括刀刃相对的上下两部分,且该上下两部分均可沿第二直线导轨22上下往复移动,且第二直线导轨22连同剥线刀6可整体上沿第一直线导轨21进行水平移动。所述第一气缸31用于驱动凸轮轴承4运动,凸轮轴承4与剥线刀6相连接,凸轮轴承4在第一气缸31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剥线刀6的上下两部分相向或相背运动。所述限位件5包括第一限位件51和第二限位件52,第一限位件51在本实施例中为一限位螺丝,用于限制凸轮轴承4的转动角度,进而限制剥线刀6上下两部分上下移动的距离,以精确控制剥线的深度。所述第二限位件52在本实施例中为设置于第二气缸32连接轴两侧的第一直线导轨一侧上的限位块,用以限制由第二气缸32带动的第二直线导轨22连同剥线刀6的前后移动的位移。当固定有线缆(图未示)端部的线缆载具(图未示)到达此工站时,线缆载具将置于图2中剥线刀6的前方(即图中的Y方向为前端),第二气缸32带动第二直线导轨22 和剥线刀6整体向前移动,使得线缆载具一端露出的线缆伸入剥线刀6上下两部分的中间, 且线缆伸入的长度可根据需要通过调节第二直线导轨22和剥线刀6的移动位移进行设定, 同时,限位块52对第二直线导轨22和剥线刀6的前后位移的最大值进行限位。当第二直线导轨22和剥线刀6的位置到达设定位置后,由第一气缸31控制凸轮轴承4转动,进而带动剥线刀6的上下两部分沿第二直线导轨22相向移动,并由限位螺丝 51对凸轮轴承4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进而限制剥线刀6上下两部分的移动位移即裁线的深度,从而将线缆外层的塑胶绝缘层裁断。接下来,第二气缸32带动第二直线导轨22连通剥线刀6 —起沿第一直线导轨往回移动(即图中Y方向的反方向),从而将裁断的绝缘层移走。最后,第二气缸32带动第二直线导轨22及剥线刀6在水平方向上复位,第一气缸 31带动凸轮轴承4及剥线刀6的上下两部分复位。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技术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技术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如本技术中的气缸可由气爪代替,因此,本技术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技术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凸轮轴承,限位件以及剥线刀,所述第一直线导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剥线刀安装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且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由所述凸轮轴承带动所述剥线刀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往复移动进行剥线,所述剥线刀连同第二直线导轨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可沿第一直线导轨往复移动;所述限位件设于基座上,用以限制所述剥线刀的移动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为水平导轨, 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为垂直导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为限位螺丝,用于限制所述凸轮轴承的转动角度,进而限制剥线刀剥线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为限制第二直线导轨连同剥线刀在第一直线导轨上移动距离的限位块。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线刀由上下两部分组成, 其在凸轮轴承的带动下,进行相向的剥线运动或相背的分离运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剥线装置,其包括基座,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凸轮轴承,限位件以及剥线刀,所述第一直线导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剥线刀安装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且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由所述凸轮轴承带动所述剥线刀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往复移动进行剥线,所述剥线刀连同第二直线导轨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可沿第一直线导轨往复移动;所述限位件设于基座上,用以限制所述剥线刀的移动距离。本技术自动剥线装置可设于自动焊接机的前端,其结构简洁,提高剥线的速度和质量,便于后续的焊接操作。文档编号H01R43/28GK202749669SQ20122038366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谢政伟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新明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凸轮轴承,限位件以及剥线刀,所述第一直线导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剥线刀安装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且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由所述凸轮轴承带动所述剥线刀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往复移动进行剥线,所述剥线刀连同第二直线导轨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可沿第一直线导轨往复移动;所述限位件设于基座上,用以限制所述剥线刀的移动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政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新明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