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姣专利>正文

玻璃体腔药物缓慢泵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103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体腔药物缓慢泵入装置,包括注射器,还包括第一软管和手持操作杆,第一软管的一端与注射器的出液口相连,另一端通过透明的固定座与第一注射针头成角度相连,手持操作杆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眼压能相对维持平稳,同时能精确控制输入的药物剂量,出针时由于眼内压升高幅度相对较小,因此药物和玻璃体的返流也相对减少,不需要进行前房穿刺,避免前房穿刺的并发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科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玻璃体腔药物缓慢泵入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体腔注药是一次性将药物注入玻璃体腔,而眼球的容积是固定,必然导致眼压迅速升高;同时注射器内压力升高导致部分药物回流,因此实际注入药量常小于目标药量;由于眼内高压,在出针时部分药物和玻璃体易通过穿刺口返流。且为了避免高眼压,常在术前或术后进行前房穿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玻璃体腔药物缓慢泵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体腔药物缓慢泵入装置,包括注射器,还包括第一软管和手持操作杆,第一软管的一端与注射器的出液口相连,另一端通过透明的固定座与第一注射针头成角度相连,手持操作杆与固定座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眼压能相对维持平稳,同时能精确控制输入的药物剂量,出针时由于眼内压升高幅度相对较小,因此药物和玻璃体的返流也相对减少,不需要进行前房穿刺,避免前房穿刺的并发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注射器;21、第一软管;22、固定座;23、第一注射针头;24、手持操作杆;31、第二软管;32、固定盘;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体腔药物缓慢泵入装置,包括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软管和手持操作杆,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与注射器的出液口相连,另一端通过透明的固定座与第一注射针头成角度相连,所述手持操作杆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姣房志学唐罗生郭小健
申请(专利权)人:田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