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快速切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006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快速切换机构。包括:快速切换机构壳体、若干个动触头,还包括可转动安装于快速切换机构壳体上的且与传动摆杆相连的偏心轮、固定安装于快速切换机构壳体上的固定套、可转动连接于固定套上的转轴以及呈偏心状固定于转轴上的中间杆,所述偏心轮外壁上安装有摆杆,摆杆外端竖直设置有弹簧固定柱A,所述中间杆的与转动中心的近端竖直设置有弹簧固定柱B,弹簧固定柱A和弹簧固定柱B之间连接固定有储能弹簧。由于采用连杆装置,所以机械结构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确保了有载分接开关快速切换机构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元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有载分接开关的快速切换机构。技术背景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有载调压变压器在电网中应用增多,有载分接开关调节频率比过去大大提高,同时有载分接开关的故障也在增加。有载分接开关由分接选择器、切换开关和电动机构组成,其性能包括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两个方面。电气性能主要指触头接触电阻,当触头接触电阻增大时,会引起触头过热,甚至烧损。机械性能是指有载分接开关操作过程中分接选择器和切换开关等部件的动作顺序和时间配合,以及切换过程中是否存在卡塞和触头切换不到位等。有载分接开关的故障模式有多种,具体包括传动轴断裂,分接选择器触头间接触不良或绝缘支撑杆变形,操作机构失灵造成的拒动和滑档现象,限位开关失灵,切换开关拒切、中止或动作滞后,内部紧固件松动和脱落,以及内部渗漏等。其中,因快速切换机构卡滞或切换不到位而造成有载分接开关烧损,乃至变压器烧毁的现象,在电网中属于最常见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靠性高,动触头运行顺畅定位准确的有载分接开关快速切换机构。本技术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有载分接开关快速切换机构,包括快速切换机构壳体、若干个动触头,还包括可转动安装于快速切换机构壳体上的且与传动摆杆相连的偏心轮、固定安装于快速切换机构壳体上的固定套、可转动连接于固定套上的转轴以及呈偏心状固定于转轴上的中间杆,所述偏心轮外壁上安装有摆杆,摆杆外端竖直设置有弹簧固定柱A,所述中间杆的与转动中心的近端竖直设置有弹簧固定柱B,弹簧固定柱A和弹簧固定柱B之间连接固定有储能弹簧。上述快速切换机构壳体上设置有与动触头数量相同且沿直径方向均匀分布的滑槽,所述动触头可滑动安装于滑槽中。还包括可以抵住中间杆的远端限制中间杆转动的棘爪A和棘爪B,所述棘爪A和棘爪B通过销轴呈V字形可转动连接,所述销轴固定于快速切换机构壳体上,过拉伸弹簧连接于棘爪A和棘爪B之间,所述偏心轮上安装有用于在摆杆摆动到一定位置时可以拨开抵住中间杆的棘爪A和棘爪B可使中间杆在储能弹簧作用下可以实现摆动的呈扇环状的拨块。上述棘爪A的外端底部安装有可转动的转轮A,棘爪B的外端底部安装有可转动的转轮B,所述转轮A与转轮B同拨块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传动摆杆带动偏心轮旋转时由于安装在偏向轮上的摆杆和中间杆之间通过储能弹簧连接,且设置在中间杆上的弹簧固定柱B呈偏心状所以在偏心轮带动摆杆转动时,由于储能弹簧的拉力继而可以拉动中间杆转动到相应的位置,从而实现驱动动触头实现换相。由于采用连杆装置,所以机械结构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确保了有载分接开关快速切换机构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偏心轮逆时针旋转90°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偏心轮逆时针旋转90°时中间杆所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中A-A向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2中B-B向剖面示意图;图中,I.快速切换机构壳体2.滑槽3.动触头4.储能弹簧5.弹簧固定柱A6.中间杆7.棘爪A 8.拉伸弹簧9.销轴10.棘爪B 11.偏心轮12.弹簧固定柱B 13.摆杆14.拨块15.固定套16.转轴17.转轮A 18.转轮B。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I、附图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有载分接开关快速机构,包括快速切换机构壳体I、若干个动触头3,还包括可转动安装于快速切换机构壳体I上的且与传动摆杆相连的偏心轮11、固定安装于快速切换机构壳体I上的固定套15、可转动连接于固定套15上的转轴16以及呈偏心状固定于转轴16上的中间杆6,所述偏心轮11外壁上安装有摆杆13,摆杆13外端竖直设置有弹簧固定柱A5,所述中间杆6的与转动中心的近端竖直设置有弹簧固定柱B12,弹簧固定柱A5和弹簧固定柱B12之间连接固定有储能弹簧4。在传动摆杆带动偏心轮11旋转时由于安装在偏向轮11上的摆杆13和中间杆6之间通过储能弹簧4连接,且设置在中间杆6上的弹簧固定柱B12呈偏心状所以在偏心轮11带动摆杆6转动时,由于储能弹簧4的拉力继而可以拉动中间杆6转动到相应的位置,从而实现驱动动触头实现换相。由于采用连杆装置,所以机械结构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确保了有载分接开关快速切换机构的稳定性。上述快速切换机构壳体I上设置有与动触头3数量相同且沿直径方向均匀分布的滑槽2,所述动触头3可滑动安装于滑槽2中。动触头3可以沿滑槽2运动,从而提高了动触头在运动过程中的准确性以及顺畅性,提高了本有载分接开关快速切换机构的使用寿命O还包括可以抵住中间杆6的远端限制中间杆6转动的棘爪A7和棘爪B10,所述棘爪A7和棘爪BlO通过销轴9呈V字形可转动连接,所述销轴9固定于快速切换机构壳体I上,过拉伸弹簧8连接于棘爪A7和棘爪BlO之间,所述偏心轮11上安装有用于在摆杆13摆动到一定位置时可以拨开抵住中间杆6的棘爪A7和棘爪BlO可使中间杆6在储能弹簧4作用下可以实现摆动的呈扇环状的拨块14。如图I所示,此时棘爪A7顶住中间杆6,在摆杆13摆动过程中,储能弹簧4拉伸,此时虽然存在弹簧拉力,但是中间杆6依然不能运动,随着储能弹簧4拉伸幅度的增大,弹簧拉力也逐渐增大。当拨块14在随着偏心轮11逆时针旋转过程中直到接触到棘爪A7,继续转动从而拨块14可以推开棘爪A7,此时中间杆6不再有棘爪A7阻挡从而可以在储能弹簧4的拉力作用下,实现快速冲击换相,实现了枪机机构的作用,从而使动触头3在运动中可以确保快速准确。同理,在需要另一个方向换向时,偏心轮11顺时针旋转,从而拨块14可以推开棘爪B10,此时中间杆6不再有棘爪BlO阻挡从而可以在储能弹簧4的拉力作用下,实现快速冲击换相。上述棘爪A7的外端底部安装有可转动的转轮A17,棘爪BlO的外端底部安装有可 转动的转轮B18,所述转轮A17与转轮B18同拨块14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由于存在转轮A17和转轮B18,所以拨块14首先触碰可转动的转轮A17和转轮B18从而推动棘爪A7和棘爪BlO运动,从而可以有效保护棘爪A7和棘爪BlO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快速切换机构,包括快速切换机构壳体(I)、若干个动触头(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安装于快速切换机构壳体(I)上的且与传动摆杆相连的偏心轮(11)、固定安装于快速切换机构壳体(I)上的固定套(15)、可转动连接于固定套(15)上的转轴(16)以及呈偏心状固定于转轴(16)上的中间杆(6),所述偏心轮(11)外壁上安装有摆杆(13),摆杆(13)外端竖直设置有弹簧固定柱A (5),所述中间杆(6)的与转动中心的近端竖直设置有弹性固定柱B (12),弹性固定柱A (5)和弹性固定柱B (12)之间连接固定有储能弹黃(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载分接开关快速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切换机构壳体(I)上设置有与动触头(3)数量相同且沿直径方向均匀分布的滑槽(2),所述动触头(3)可滑动安装于滑槽(2)中。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有载分接开关快速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以抵住中间杆(6)的远端限制中间杆(6)转动的棘爪A (7)和棘爪B (10),所述棘爪A (7)和棘爪B (10)通过销轴(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快速切换机构,包括:快速切换机构壳体(1)、若干个动触头(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安装于快速切换机构壳体(1)上的且与传动摆杆相连的偏心轮(11)、固定安装于快速切换机构壳体(1)上的固定套(15)、可转动连接于固定套(15)上的转轴(16)以及呈偏心状固定于转轴(16)上的中间杆(6),所述偏心轮(11)外壁上安装有摆杆(13),摆杆(13)外端竖直设置有弹簧固定柱A(5),所述中间杆(6)的与转动中心的近端竖直设置有弹性固定柱B(12),弹性固定柱A(5)和弹性固定柱B(12)之间连接固定有储能弹簧(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