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储能杠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11597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7:56
一种空气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储能杠杆组件,属于空气断路器技术领域。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一对侧板、位于所述的侧板之间并且与侧板固定的打击轴和储能轴、枢转设置在各侧板的外侧的滚子、位于一对侧板的外壁上用于与操作机构的操作机构侧板枢轴连接的各一个转动轴、与储能轴配合的储能杆和位于储能杆两侧并套设在储能轴上的定位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动轴上设有轴承,该轴承的内圈与转动轴固定,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操作机构侧板上的转动孔固定。优点:转动轴与轴承之间不存在滑动摩擦,提高了操作机构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储能杠杆组件
技术介绍
如业界所知,空气断路器是一种配电系统中的保护设备。空气断路器内部设有操作机构,用于带动动、静触头的合分,以实现空气断路器对电路的保护功能。操作机构包括储能杠杆组件、连杆组件、储能弹簧、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对储能杠杆组件作功,使其压缩储能弹簧完成储能。储能完成后进入释能过程,此时储能组件用于将位于操作机构内部储能弹簧的能量传导给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再传导给动触头。操作机构通过上述储能组件和连杆组件将储能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摆动动触头的动能,从而实现动、静触头的合分,完成对主电路的合分。见图1,已有技术中的储能组件2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一对侧板,该一对侧板之间设有固定轴、打击轴和储能轴,固定轴、打击轴和储能轴彼此形成三角形的位置关系,一对侧板外壁上还各枢转设有一滚子和各固定有一转动轴25。前述的转动轴25枢置在操作机构的操作机构侧板I上,储能轴上套设有储能杆,储能杆两侧各通过套设在储能轴上的定位环定位。固定轴并不是必须的,目的是加强两侧板之间相互固定,因而若不设固定轴则可由打击轴和储能轴的两端与侧板的紧密贴合来保证两侧板之间的定位。一对转动轴25与操作机构侧板I的转动配合,使得储能组件能相对于操作机构侧板I转动。滚子与储能组件2配合,即储能组件2通过推动滚子来带动储能组件2藉以压缩储能弹簧完成储能,而释能时(即能量释放时)滚子带动储能组件2返回未储能状态。打击轴带动储能杆产生杠杆运动。储能杆上套设储能弹簧,储能弹簧一端与储能杆相抵靠,另一端抵靠在不发生运动的操作机构固定板上,从而储能弹簧储存或释放能量均体现为储能杆前后的伸缩。见图2并且结合图1,一对转动轴25端部设有轴套29,轴套29外缘与操作机构侧板I上的转动孔11紧密配合。轴套29具有一圆孔291,该圆孔291与转动轴25配合,并可相对转动,轴套29还具有一圆环状的凸台292,凸台292贴合操作机构侧板I内侧。在转动轴25不断往复转动后,由于轴套29的径向长度大于操作机构侧板I的厚度,因此减少了转动轴25偏移其转动中心的偏移量从而保证了转动轴25在多次转动后的同轴度,提高了操作机构的寿命。但与此同时,鉴于转动轴25与轴套29之间为滑动摩擦,相互间的磨损却限制了轴套29的使用寿命,成为制约提高操作机构寿命的一个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转动轴与轴套间滑动摩擦所带来的磨损,进一步提闻操作机构的寿命。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空气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储能杠杆组件,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一对侧板、位于所述的侧板之间并且与侧板固定的打击轴和储能轴、枢转设置在各侧板的外侧的滚子、位于一对侧板的外壁上用于与操作机构的操作机构侧板枢轴连接的各一个转动轴、与储能轴配合的储能杆和位于储能杆两侧并套设在储能轴上的定位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动轴上设有轴承,该轴承的内圈与转动轴固定,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操作机构侧板上的转动孔固定。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操作机构侧板上的转动孔固定的固定方式为焊接固定。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操作机构侧板上的转动孔相固定的固定方式为过盈配合固定。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转动轴上加设了轴承,轴承内圈与转动轴固 定,轴承外圈与操作机构侧板上的转动孔固定。因此转动轴与轴承之间不存在滑动摩擦,提高了操作机构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已有技术中储能杠杆组件在操作机构中的示意图。图2为已有技术中储能杠杆组件中轴套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储能杠杆组件在操作机构中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储能杠杆组件中轴承的侧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储能杠杆组件中轴承的正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储能杠杆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3,6,给出的储能组件2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一对侧板21,在该对侧板21之间固定有固定轴22、打击轴23和储能轴24,并且在一对侧板21外侧上各设有一转动轴25,具体而言,一对转动轴25中的其中一个转动轴25 —端固定在一个与其对应的侧板21上,另一个转动轴25则相应固定在另一个侧板21上。一对侧板21外侧还各设有一滚子28、与所述的储能轴24配合的储能杆26和位于储能杆26两侧并套设在储能轴24上的定位环27,一对转动轴25端部套设有与操作机构侧板I的安装孔11配合的轴承30。固定轴22并不是必须的,若增加固定轴22,可以加强储能组件2的整体的坚固性,由图3和图6所示,固定轴22、打击轴23和储能轴24三者之间彼此形成三角形的位置关系,该三角形越接近锐角三角形,则一对侧板21的相互固定越稳定,有利于提高寿命。当然上述储能杠杆组件2各个部件的位置和形状均由其功能决定。然而,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前提下,适当调节固定轴22、打击轴23和储能轴24间的位置不失为一种锦上添花之计。侧板21的外缘,是指侧板21的侧面上远离中心的部分。当然结合本方案,外缘应能满足上述的固定轴22、打击轴23和储能轴24固定在其上后,能承受在实际情况下的负荷。不因过于接近侧板21轮廓而使工作寿命显著下降。继续见图3,轴承30包括外圈301和内圈302,两者通过滚珠或滚针来实现相互之间同心转动。见图4和5两个轴承30分别与一对转动轴25的端部配合,即轴承30的内圈302套在一对转动轴25的端部。具体为内圈302的内表面与转动轴25的表面固定,此种固定配合使得在转动轴25发生转动中,内圈302与转动轴25同步转动。为了达到上述固定配合的要求,通常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而且该过盈量引发的两者的静摩擦足以在转动轴25的整个转动过程中让转动轴25与内圈302同步转动。同样,轴承30的外圈301也与操作机构侧板I的转动孔11固定。具体是外圈301的外表面位于转动孔11内部,即嵌入转动孔11内。同时,为了满足外圈301与转动孔11不发生相互移动或转动,需要外圈301与转动孔11之间存在结合力。此种结合力可以为静摩擦力,即让外圈301外表面与转动孔11产生因过盈配合而产生的静摩擦力;同样,该结合力也可以是外界介入因素,例如采用焊接,是一种分子结合力。在轴承30的内圈302与转动轴25固定后,轴承30的外圈301与操作机构侧板I 上的安装孔11固定后,轴承的外圈301与内圈302相互通过滚珠或滚针实现同心转动,转动过程中滚珠或滚针与外圈301和内圈302之间存在滚动摩擦。鉴于外圈301与内圈302两者之间的配合为本领域内的公知常识,这里不做详细描述。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储能杠杆组件,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一对侧板(21)、位于所述的侧板(21)之间并且与侧板(21)固定的打击轴(23)和储能轴(24)、枢转设置在各侧板(21)的外侧的滚子(28)、位于一对侧板(21)的外壁上用于与操作机构的操作机构侧板(I)枢轴连接的各一个转动轴(25)、与储能轴(24)配合的储能杆(26)和位于储能杆(26)两侧并套设在储能轴(24)上的定位环(2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动轴(25)上设有轴承(30),该轴承(30)的内圈(302)与转动轴(25)固定,而轴承(30)的外圈(301)与所述操作机构侧板(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储能杠杆组件,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一对侧板(21)、位于所述的侧板(21)之间并且与侧板(21)固定的打击轴(23)和储能轴(24)、枢转设置在各侧板(21)的外侧的滚子(28)、位于一对侧板(21)的外壁上用于与操作机构的操作机构侧板(1)枢轴连接的各一个转动轴(25)、与储能轴(24)配合的储能杆(26)和位于储能杆(26)两侧并套设在储能轴(24)上的定位环(2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动轴(25)上设有轴承(30),该轴承(30)的内圈(302)与转动轴(25)固定,而轴承(30)的外圈(301)与所述操作机构侧板(1)上的转动孔(11)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琛朱诚俞晓峰管瑞良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