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饮用水源毒性污染激光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5912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用水源毒性污染激光监测系统,属于智能化污染监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激光方式进行监测,由于激光属于不可见光,同时方向性好,对鱼类没有影响,因此监测结果更为准确。另外,激光发射管和激光接收管都较为便宜,所以成本较低,适合乡镇自来水厂选用。在相应程序的支持下,当单片机在设定时间内计数值高于或者低于预设范围值时,单片机点亮报警指示灯,在实际应用之中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进行报警,一旦水体被污染,系统将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示自来水厂关闭取水口,防止有毒水进入自来水管网,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可以直接浸入到饮用水源中,试验舱内水体与外部相通,大大降低了硬件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用水源毒性污染激光监测系统,借助鱼类的异常行为对饮用水源毒性污染进行实时监测,适合乡镇自来水厂选用,属于智能化污染监测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许多理化方法用来监测饮用水源水质,但是对大量的不明毒物污染依然是无能为力的。一旦饮用水源遭受毒性污染而没有被及时发现,将造成无法估量的人员及生态损失。经检索,目前饮用水监测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最早采用的是光学方法。光栅栏法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法都比较成熟,德国BBE公司和日本正兴公司的产品具有代表性。BBE公司的Toxprotect64属于光栅栏法,Fish toximter属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法,日本正兴公司的产品属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法,但是价格都较为昂贵,在数十万至百万元左右,大量的乡镇自来水厂难以承受。2)、采用的电磁学方法。主动电极法比较成熟,但对鱼有干扰;被动电极法比较先进,但不成熟。德国Limco公司的MFB属于主动电极法,在一对电极中加高频电场,鱼类游泳会引起水体阻抗变化,另一对电极将感应到变化。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对Limco公司的方法作了改进,也采用主动电极法,但仍然存在价格昂贵,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用水源毒性污染激光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括上部、下部仪器容器和中部试验容器,上部、下部仪器容器和中部试验容器经螺栓连接;中部试验容器侧壁上开有若干通孔,中部试验容器内水体与外部相通;上部仪器容器中放置激光发射电路;下部仪器容器中放置激光接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直流电源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荣刘占军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