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切削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84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螺纹切削刀片(或刀头)(10)包含上、下面(11,12),上、下面由至少三个侧壁(13,14,15)相互联接,刀片10还形成一中间部分,该部分至少有一外凸的切削角(部),所述切削角含有一对向外会聚的切削刃边(23,24),两者由一弧形切削尖端(25)所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角的一顶表面具有一向上凸起部(28),它高于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上面,所述凸起部具有两相对的侧面,两侧面邻近相应的所述切削刃边延伸并沿朝上方向相互呈会聚状。所述凸起部(28)还具有一通常朝向所述尖端并向下倾斜的前部和一通常背离所述尖端向下倾斜的后部(29),所述前部和所述侧面实质上被限定在所述的切削角内。(*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一种切削螺纹的刀片(或刀头)有关,这种刀片最好大致呈三角形。刀片包括一刀片本体,它具有一平的上(表)面、一平行的平底(表)面和介于上、下面之间的一组侧面。各侧面在切削角部相交,每个角部都具有带切削尖端的斜面(或坡口)部,在切削角部的上表面内有一凹槽,它是埋头孔状,所述凹槽是一种断屑槽,它从所述尖端处延伸并伸进所述作为一导屑面的上表面。当沿径向进刀切螺纹时会产生主要是呈V形的切屑,它非常坚硬因此难以按所希望控制的那样处理。人们熟知一种非三角形的螺纹切削刀片上设有凹槽,然而,从这类刀片发削形成的切屑是不能受操作者摆布的,因为形成的切屑曲度很大,其后果是切屑相互挤压,这给操作者带来了不应有的危险性,也会损坏工件和刀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螺纹切削刀片。刀片所具有的形状可使在工料上切制螺纹时切屑的去除变为可控,实际上形成相当长的切屑,带来的好处是在人手紧张的条件下能用同一螺纹切削刀片进行一系列工作,因人手紧就不能做到不间断地去注视切屑的缠结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优化的内螺纹切削刀片,所述刀片不论其切削尖端的大小如何均能适用于标准的刀杆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内螺纹切削刀片,它的理想的形状能使切削尖端上得到更有效地冷却。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了导屑面的刀片,其形状有利于切削力的作用并可使此类刀具更耐磨。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特点,该刀片具有多个切削角部以便能在刀杆上转换若干位置。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种种目的在参阅以下对一本专利技术最佳实例对照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后就能了解得更加清楚。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一按本专利技术的外螺纹切削刀片的顶视图;图2是图1所示刀片的一侧立视图;图3是图1所示刀片的切削角部的放大顶视图;图4是沿图3中的IV—IV线所截取的剖面图;图5是沿图1中V—V线所截取的剖面图;图6是图1所示刀片装入一刀杆的刀片接纳腔后的顶视图;图7是一按本专利技术用于内螺纹切削的螺纹切削刀片的顶视图;图8是图7所示刀片的一侧视图;图9是图7所示刀片一切削角部的放大顶视图;图10是沿图9中X—X线截取的剖面图;和图11是沿图9中XI—XI线截取的剖面图。参阅图1—3一螺纹切削刀片10呈三角平片形状,它最好由烧结碳化物(硬质合金)制成,也可采用诸如陶瓷材料或陶瓷合金等其他切削材料。刀片10具有一上面11和一与所述上面11相反相对且通常与上面11相互平行的下面12以及一组在上、下面之间沿大致垂直方向延伸的侧壁13,14,15。刀片10设有三个相同的切削角部16,17,18,每个角部都有与金属工件(未示出)啮合以切制螺纹的切削尖端19,20,21。刀片10还有一中心孔22,它用来接纳一紧固螺栓从而使刀片装入刀杆的一刀片接纳腔。刀片的下面12没有切削刃边,它仅是为与所述的刀片接纳腔的一支持面相互贴靠。在图3中示出了一切削角部16,它具有一沿IV—IV线对称分布的切削尖端19,切削尖端19也可呈不对称分布,它有两个呈V形延伸的切削刃边23,24和一介于23,24之间的角部切削刃边25。刀片在其所述主切削刃边的内侧具有两条连接于切削尖端19的原生面26,27,该原生面26,27位于朝刀片的中心向下倾斜的平面内,形成的斜角α最佳值为5—15°。原生面26,27是作为刃边加强表面。在原生面26,27和切削尖端19内侧设置有一隆起部28,它是用作一断屑器。隆起部28有一朝前延伸的楔形部而其后部终结于一圆形的后边30。所述隆起部28的朝前楔形部被包含有上述原生面26,27的下斜平面的延伸部所限定,而隆起部28的后部29呈凸出弧面并终结于位于上面11平面内的弧形后边30处,更具体说,上述隆起部28的楔形部沿着一条区划线31延伸至上述弧形后部29,该区划线31是原生面26,27平面与上排屑面11之间的分界线。上述隆起部28的上表面32是一平面,它朝下延伸经过表面33至一呈凸出圆形的表面部分34,它是作为一基本上呈C形的上表面部分35的顶面,C形上表面35的前部向外凸出并指向切削尖端19。同样可明显看出这样的特点,即上述楔形部28的侧表面设有凹槽36和37。图6展示了刀片固定于一刀杆40的接纳腔内后的情况,上述刀片的底表面12与上述接纳腔的相应底面支持面相贴靠,刀片的一个切削尖端19从上述接纳腔中露出以便与切制螺纹的工件相啮合。每个上述原生面26,27的宽度在邻近于上述C形部35处比在较靠近上述刀片的中心部处要小些,原生面26,27朝前延伸进入一角部面41,面41的宽度比上述原生面的宽度稍大些,上述切削边23,24间形成的锐角β在25—80°之间,最好为50—70°。用本专利技术的螺纹切削刀片沿径向进刀切制螺纹时,切屑由每一切削边23,24所切出或部分地沿切削边23,24切出,因此切屑在沿一向上路径朝C形部35行进的同时预先成形,切屑经过C形部35后还受隆起部28的凹槽36或37的作用而产生附加变形,切屑接着受倾斜面33的控制最后成形,于是切屑获得小曲率半径并呈螺旋的形状,在此同时切屑被引导脱离工件和刀具。由于在V形切削角部16处的导屑面的这种形状,故当用同一刀片加工不同材料及改变切削参数的情况下都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加工效果。使断屑部28仅局限于角部区,同时相对于所述断屑部的刀片中间区域设置成凹形有助于更有效地向切削作用尖端供入冷却介质。在图7—11中示出了一种用于在工件上切制内螺纹的另一实施例。与图1—3相类同,每个切削角有两条至切削刃边23,24和位于23,24之间的一弧形切削边25。上述每个角都设置有一隆起部28,其延伸部被限定于角部区域。邻近于角部边25的上述隆起部28的前部基本上是楔形而后部29呈凸形。上述邻近于原生面26,27的隆起部28的限定侧面,部分地呈凹槽36,37的形状,凹槽36,37的横截面由一圆形部36a,37a和一大致为平坦的平直部36b,37b所组成,平直部36b,37b所交接的顶部43大致呈平面状并与刀片的顶面相交,所形成的夹角δ为5—20°。该刀片的设计与图1—3所示的刀片相比较有所不同,即图7—11所示刀片未设置如图4中所示的外凸隆起部34,但它在邻接角刃边25的部位是一斜坡面41,该斜面延伸经过一凹槽42汇入向上斜的表面43。由于采用这种实施例,在切制内螺纹时可获得更满意的断屑和除屑效果,同时也可避免在其他场合会出现切屑缠结的麻烦问题。权利要求1.一螺纹切削刀片(或刀头)(10)包含上、下面(11,12),上、下面由至少三个侧壁(13,14,15)相互联接,刀片10还形成一中间部分,该部分至少有一外凸的切削角(部),所述切削角含有一对向外会聚的切削刃边(23,24),两者由一弧形切削尖端(25)所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角的一顶表面具有一向上凸起部(28),它高于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上面,所述凸起部具有两相对的侧面,两侧面邻近相应的所述切削刃边延伸并沿朝上方向相互呈会聚状。所述凸起部(28)还具有一通常朝向所述尖端并向下倾斜的前部和一通常背离所述尖端向下倾斜的后部(29),所述前部和所述侧面实质上被限定在所述的切削角内。2.按权利要求1的螺纹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凸起部(28)位于离主切削刃边(23,24)和角刃边(25)一定距离处,而上述凸起部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坎·埃里克森奥里·琳德斯托姆
申请(专利权)人:桑德维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