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窗三点联动加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646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0:44
一种推拉窗三点联动加压结构,包括一套上下同步作用的推拉机构,该机构包括上加压块、下加压块、加压执手、上传动杆和下传动杆,其特征在于:该推拉机构还包括:一转轮,固定于所述加压执手的转动轴上,该转轮的圆心与所述枢轴的轴心重合;一加压锁杆,为一长条状杆体,其杆体的侧面固设于所述转轮上,其杆体的端部伸出于转轮外部;所述加压结构还包括:一锁孔,设置于所述推拉窗室外侧的外框上,且该锁孔对应所述加压锁杆的外伸端部设置,锁孔的孔口沿加压锁杆的旋转方向具有一朝向推拉窗室外侧倾斜的斜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得推拉窗具备良好推拉顺畅性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推拉窗的气密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采用铝合金、塑料或塑钢等型材装配而成的推拉窗,具体涉及推拉窗的一种加压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门窗制造业的发展,铝合金、塑料或塑钢窗户在固定建筑物上的使用非常普遍。现有技术中,这类窗户按不同开启方式分为推拉窗与平开窗两种。由于其不同的密封方式,推拉窗采用线与面接触密封,平开窗采用压迫式的面与面接触密封,基于不同的密封原理,从实际密封效果来看,推拉窗的气密性能要比平开窗的气密性能差。正因为如此,在推拉窗的改进设计中,如何提高其气密性能显得更为重要。推拉窗一般由外框和内扇两部分组成,夕卜框的上、下边框上设有横向移动导轨,内扇安装在外框内,并座落在导轨上,通过横向移动打开或关闭窗扇。现有推拉窗由于采用线与面接触的密封方式,为了达到密封效果,其密封件与内框的接触采用过盈配合,这种配合虽然满足了气密性要求,但带来的副作用是窗扇在打开或关闭移动过程中,内框与密封件产生摩擦,导致窗扇推拉费力和不顺畅。相反,要使推拉窗保持推拉的顺畅性,只能以降低气密封性要求作为代价,因此气密性与推拉顺畅性是一对矛盾,这是以往推拉窗所存在的通病。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766009《推拉窗加压密封结构》采用了这样一种结构组成该专利一种推拉窗加压密封结构,包括导向机构和加压机构两部分。其中,导向机构(见附图I)是利用外框上的导向筋I和内框上的导向块2相配合工作的,当将窗扇关闭,并锁上锁扣时,内框(I )左边框15靠向外框左边框13,内框(II )右边框18靠向外框右边框14,此时,导向块2上的斜面与导向筋I的斜面相接触,并且,在关闭窗扇的外力或锁扣的紧闭力的作用下,导向块2继续沿导向筋I的斜面向外框方向移动,迫使内框(I )左边框15和内框(II )右边框18向室内侧产生偏移。加压机构(见附图2)由加压执手3、上传动杆4、下传动杆5、上加压块6、下加压块7连接成上、下两个同步作用的推拉机构;将该机构安装在内框(II )左边框17的空腔中;关窗密封时,旋转加压执手3的转动把手11,透过加压执手3内部两个呈反向滑动的推拉栓12,将这部分旋转力转换成两个上、下的力,通过上传动杆4、下传动杆5把上、下的力传递给上、下加压块6、7,使上、下加压块6、7动作,上加压块6作用于上止风板8,下加压块7作用于下导轨9,因上、下加压块6、7上设有斜面,迫使内框(II )左边框17向室内侧产生偏移,同时利用窗钩10带动内框(I )右边框16也向室内侧产生偏移。通过上述两过程,以将内框(I )左边框15、内框(I )右边框16、内框(II )左边框17和内框(II )右边框18压向室内侧,使整个内框向室内侧产生了偏移,从而使外框气密槽20与内框之间的距离减小,导致密封件19受压迫,面与面接触,形成了良好的气密效果。在窗户开启状态下,内框与外框密封件19是相脱离的,也不就是说两者是不存在摩擦的,因此窗扇推拉就非常顺畅。上述现有技术于长期使用中发现,其结构还有改良创新的空间,本技术便是以改良现有技术为目标而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推拉窗三点联动加压结构,其目的主要针对现有推拉窗加压机构加以改良创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拉窗三点联动加压结构, 该加压结构设在推拉窗室内侧的内框上,并作用于内框与外框的上、下边框之间,所述加压结构包括一套上下同步作用的推拉机构,该机构上、下端部分别设上加压块和下加压块,上加压块和下加压块的作用端分别设有斜面,两个斜面分别作用于外框的上止风板和下导轨,迫使内框朝室内一侧产生偏移;所述推拉机构还包括加压执手、上传动杆和下传动杆, 所述加压执手与所述内框枢轴连接,且该加压执手一方面经上传动杆连接来驱动上加压块,另一方面经下传动杆连接来驱动下加压块;该推拉机构还包括一转轮,固定于所述加压执手的转动轴上,该转轮的圆心与所述枢轴的轴心重合;一加压锁杆,为一长条状杆体, 其杆体的侧面固设于所述转轮上,其杆体的端部伸出于转轮外部;所述加压结构还包括 一锁孔,设置于所述推拉窗室外侧的外框上,且该锁孔对应所述加压锁杆的外伸端部设置, 锁孔的孔口沿加压锁杆的旋转方向具有一朝向推拉窗室外侧倾斜的斜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I.上述方案中,当所述加压锁杆的外伸端部未转入锁孔内时,此时推拉窗处于解锁状态,可以随意开合;当所述加压锁杆的外伸端部转入锁孔内时,为推拉窗的锁止状态, 推拉窗无法打开。2.上述方案中,所述“朝向推拉窗室外侧倾斜的斜边”的作用在于当所述加压锁杆的外伸端部在锁孔内移动时,会因该斜边的设置而逐渐受到锁孔孔口的压迫,从而迫使加压锁杆向贴近推拉窗外框的方向移动,进而拉近所述推拉机构与外框的距离,最终拉近所述内框与外框的距离,实现内、外框的紧密贴合。本技术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本技术推拉窗三点联动加压结构,通过在推拉机构中增设一转轮,该转轮固定于所述加压执手的转动轴上,圆心与所述枢轴的轴心重合,且该转轮上还固设一加压锁杆,锁杆的端部与一开设于推拉窗外框上的锁孔配合,该锁孔具有一斜边,以使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而言,在使得推拉窗具备良好推拉顺畅性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推拉窗的气密性。附图说明附图I为现有技术导向机构的剖视图;附图2为现有技术加压机构的立体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推拉机构可见)附图4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推拉机构的结构参考图(省略加压执手)附图5为图4的分解爆炸图;附图6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与推拉窗外框配合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一的侧视图;附图8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二的侧视图;附图9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中加压锁杆与锁孔配合的示意图一;附图10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中加压锁杆与锁孔配合的示意图二 ;附图1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中加压锁杆与锁孔配合的示意图三。以上附图中1.导向筋;2.导向块;3.加压执手;4.上传动杆;5.下传动杆;6 上加压块;7.下加压块;8.上止风板;9.下导轨;10.窗钩;11.转动把手;12.推拉栓;13.外框左边框;14.外框右边框;15.内框(I )左边框;16.内框(I )右边框;17.内框(II )左边框;18.内框(II )右边框;19.密封件;20.外框气密槽;21.推拉窗;22.内框;23.外框;24.推拉机构;25.上加压块;26.下加压块;27.加压执手;28.上传动杆;29.下传动杆;30.转轮;31.加压锁杆;32.锁孔;33.斜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3 6所示,一种推拉窗三点联动加压结构,该加压结构设在推拉窗21室内侧的内框22上,并作用于内框22与外框23的上、下边框之间,所述加压结构包括一套上下同步作用的推拉机构24,该机构上、下端部分别设上加压块25和下加压块26,上加压块25和下加压块26的作用端分别设有斜面,两个斜面分别作用于外框23的上止风板和下导轨(图中未标识),迫使内框22朝室内一侧产生偏移;所述推拉机构24还包括加压执手27、上传动杆28和下传动杆29,所述加压执手27与所述内框22枢轴连接,且该加压执手27 —方面经上传动杆28连接来驱动上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拉窗三点联动加压结构,该加压结构设在推拉窗室内侧的内框上,并作用于内框与外框的上、下边框之间,所述加压结构包括一套上下同步作用的推拉机构,该机构上、下端部分别设上加压块和下加压块,上加压块和下加压块的作用端分别设有斜面,两个斜面分别作用于外框的上止风板和下导轨,迫使内框朝室内一侧产生偏移;所述推拉机构还包括加压执手、上传动杆和下传动杆,所述加压执手与所述内框枢轴连接,且该加压执手一方面经上传动杆连接来驱动上加压块,另一方面经下传动杆连接来驱动下加压块;其特征在于:该推拉机构还包括:一转轮,固定于所述加压执手的转动轴上,该转轮的圆心与所述枢轴的轴心重合;一加压锁杆,为一长条状杆体,其杆体的侧面固设于所述转轮上,其杆体的端部伸出于转轮外部;所述加压结构还包括:一锁孔,设置于所述推拉窗室外侧的外框上,且该锁孔对应所述加压锁杆的外伸端部设置,锁孔的孔口沿加压锁杆的旋转方向具有一朝向推拉窗室外侧倾斜的斜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茂
申请(专利权)人:宝纳丽金门窗系统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