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索结构的可调式固定装置,包括与拉索的一端固定联接的索头,索头的外端设有螺纹联接部,螺纹联接部上设有调节螺母;还包括与固定物固定联接的二个耳板,及穿设于二个耳板之间的平板横梁;平板横梁的中间设有用于穿过螺纹联接部的中心孔,两侧设有与二个耳板压力接触的圆弧凸部;耳板设有用于穿过平板横梁的通槽,通槽的侧壁设有用于嵌入圆弧凸部的圆弧凹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拉索的调节机构移至固定端,变成一体式的调节端结构,优化了拉索结构,可以节约大量的原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并且外观美观。并将其耳板设计成可以与张拉机构快速拆装的结构,结构紧凑,容易操作调节,可以大力推广于各类拉索类结构工程中,尤其是大直径的拉索结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拉索结构的固定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结构紧凑并有利于引拉调节的可调式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索结构系统在安装时,一端为固定端,一端为张拉端,索结构在安装时都要有一定的预张拉力,大多采用了套筒式调节器。如图I至图2所示。例如Φ60的不锈钢索预张拉力在70吨以上,使用拉力在100吨以上,因此,套筒调节器的外径达到Φ 160mm左右,长度达500mm以上,在受风荷载时,要来回摆动,加上索头、螺杆的重量,质量大、惯量大,且对索系统产生冲击力,也不美观,对于大型索结构而言,其造价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索结构的可调式固定>J-U ρ α装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用于索结构的可调式固定装置,包括与拉索的一端固定联接的索头,所述索头的外端设有螺纹联接部,所述的螺纹联接部上设有调节螺母;还包括与固定物固定联接的二个耳板,及穿设于二个耳板之间的平板横梁;所述平板横梁的中间设有用于穿过螺纹联接部的中心孔,两侧设有与二个耳板压力接触的圆弧凸部;所述的耳板设有用于穿过平板横梁的通槽,通槽的侧壁设有用于嵌入圆弧凸部的圆弧凹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平板横梁为焊接件,包括方形的平板本体,及与二个与平板本体焊接的半圆柱形垫块。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调节螺母的外端还设有与螺纹联接部联接的锁紧螺母。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张拉机构,所述索头的内端设有凸肩,所述耳板的通槽另一侧壁设有联接槽,所述的张拉机构包括与索头内端的凸肩压力接触的夹板、与联接槽联接的钩块,及联接于夹板与钩块之间的拉杆,所述的拉杆上还套设有张拉加力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张拉加力器为千斤顶。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钩块嵌设于联接槽内,其一端面止抵于平板横梁,还包括设有联接槽内侧的挡板,所述的挡板通过设有的螺钉与钩块固定联接;所述的钩块上还设有与拉杆联接的螺纹孔。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钩块的外侧边缘设有直角槽边,所述直角槽边设有用于穿过所述螺钉的通孔。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夹板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左夹板、右夹板,及用于固定联接左夹板与右夹板的夹板螺钉,所述的左夹板、右夹板上还设有用于穿过拉索的中心半圆弧和用于穿过拉杆的二个拉杆半圆弧。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调节螺母为圆螺母,其外圆上设有若干个用于转动的径向盲孔。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锁紧螺母为圆螺母,其外圆上设有若干个用于转动的径向盲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传统拉索的调节机构移至固定端,变成一体式的调节端结构,优化了拉索结构,可以节约大量的原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并且外观美观。并将其耳板设计成可以与张拉机构快速拆装的结构,结构紧凑,容易操作调节,其中的张拉机构在将拉索进行张紧之后,可以拆下来重复利用,可以大力推广于各类拉索类结构工程中,尤其是大直径的拉索结构。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索结构及其调节机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左视图;图3为采用本技术安装的索结构的示意图(包括索结构的两端);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用于索结构的可调式固定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不包括张拉机构在内的最终状态);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剖面图;图7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包括张拉机构在内的张拉和调节状态剖面图;图8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耳机的侧面视图;图9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焊接式的平板横梁的俯视图;图10为图9的A-A剖视图;图11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夹板的主视图;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图13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钩块的平面视图;图14为图13的左视图;图15为图13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索头11螺纹联接部12调节螺母121径向盲孔13锁紧螺母14凸肩20钢结构21耳板210通槽211圆弧凹部212联接槽22平板横梁22A平板本体22B半圆柱形垫块221中心孔222圆弧凸部30张拉机构31夹板31A左夹板3IB 右夹板311夹板螺钉312中心半圆弧313拉杆半圆弧32钩块321螺纹孔322直角槽边323通孔33拉杆34千斤顶35挡板36螺钉A拉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3至图15所示,本技术用于索结构的可调式固定装置,包括与拉索A的一端固定联接的索头10,索头10的外端设有螺纹联接部11 (使整个索头看上去就相当于是一根螺杆),螺纹联接部11上设有调节螺母12 ;还包括与固定物(本实施例中为钢结构20)固定联接的二个耳板21,及穿设于二个耳板21之间的平板横梁22 ;平板横梁22的中间设有用于穿过螺纹联接部11的中心孔221,两侧设有与二个耳板21压力接触的圆弧凸部222 ;耳板21设有用于穿过平板横梁22的通槽210,通槽210的侧壁设有用于嵌入圆弧凸部222的圆弧凹部211。其中,螺纹联接部11和调节螺母12实现拉索的调节。而拉索在使用过程中,其两个固定端需要具有小角度的偏转。在本技术中,由圆弧凸部222与圆弧凹部211的配合为拉索提供小角度的偏转(相当于传统结构中的耳板与销轴的铰链联接作用),因此,通槽的宽度必须大于平板横梁的宽度,并具有足以让拉索产生所需偏转角度的空隙。同时,圆弧凸部的高度大于圆弧凹部的深度,能让拉索产生所需偏转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圆弧凸部的高度为43mm,圆弧凹部的深度为33mm,二者之间具有IOmm的高度空隙,以供拉索偏转时,平板横梁有足够的偏转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平板横梁22为焊接件,包括方形的平板本体22A,及与二个与平板本体22A焊接的半圆柱形垫块22B (即形成圆弧凸部的部分)。其目的是为了节省成本,平板本体22A为碳钢(有足够的强度并且成本低),半圆柱形垫块22B (成本高但具有良好的防锈功能)。为节省原材料成本,半圆柱形垫块采用一个直径Φ90πιπι的圆柱料切成二个。调节螺母12的外端还设有与螺纹联接部11联接的锁紧螺母13。索头10的内端设有凸肩14,耳板21的通槽210另一侧壁设有联接槽212,还包括张拉机构30,张拉机构30包括与凸肩14压力接触的夹板31、与联接槽212联接的钩块32,及联接于夹板31与钩块32之间的拉杆33,拉杆33上还套设有千斤顶34 (调节器的一种)。千斤顶为市售的中空液压千斤顶。钩块32嵌设于联接槽212内,其一端面止抵于平板横梁,还包括设有联接槽212内侧的挡板35,挡板35通过设有的螺钉36与钩块32固定联接;钩块32上还设有与拉杆33联接的螺纹孔321。其中,挡板上设有用于与螺钉36螺纹联接的螺纹通孔。为了优化钩块的结构,钩块32的外侧边缘设有直角槽边322,直角槽边322设有用于穿过螺钉36的通孔323。这样的结构可以缩短螺钉36的长度。夹板31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左夹板31Α、右夹板31Β,及用于固定联接左夹板31Α与右夹板31B的夹板螺钉311,左夹板31A、右夹板31B上还设有用于穿过拉索A的中心半圆弧312和用于穿过拉杆的二个拉杆半圆弧313。为了缩小结构,调节螺母12优选为圆螺母,其外圆上设有若干个用于转动的径向盲孔121。锁紧螺母13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索结构的可调式固定装置,包括与拉索的一端固定联接的索头,所述索头的外端设有螺纹联接部,所述的螺纹联接部上设有调节螺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固定物固定联接的二个耳板,及穿设于二个耳板之间的平板横梁;所述平板横梁的中间设有用于穿过螺纹联接部的中心孔,两侧设有与二个耳板压力接触的圆弧凸部;所述的耳板设有用于穿过平板横梁的通槽,通槽的侧壁设有用于嵌入圆弧凸部的圆弧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勇,欧阳立冬,刘媛丽,刘卓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鑫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