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后浇带施工结构,尤其涉及后浇带隔离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结构中的后浇带处施工缝,在二次浇注混凝土前,需进行混凝土的凿毛处理,以使新旧混凝土能够较好的结合。但此工作量较大,需耗费较大人力及财力。现在通用的做法是使用模板条进行拦截或使用钢丝网进行拦截,拦截效果差,均要由后续施工工序进行处理,费时、费力、耗费大量金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先浇筑混凝土流淌至后浇带内,再次浇筑混凝土时既可保证施工质量,又可减少剔凿工作量,施工方便的一种后烧带隔离施工结构。本技术的一种后浇带隔离施工结构,它包括安装在后浇带主梁箍筋位置的免拆模板,在位于主梁位置的所述的免拆模板的顶部安装有顶部钢丝网并且在免拆模板的底部安装有底部钢丝网,多个从上至下设置的钢筋档杆与后浇带主梁箍筋固定相连,所述的模板靠在所述的主梁箍筋上设置,在所述的顶部和底部钢丝网上开有与主梁筋对应设置的开孔。本技术结构既可有效的控制先浇筑混凝土不流淌至后浇带内,又可以减少二次浇筑混凝土前的剔凿工作,对工程进度、质量及经济效益均有很大提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后浇带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浇带隔离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在后浇带主梁箍筋位置的免拆模板,在位于主梁位置的所述的免拆模板的顶部安装有顶部钢丝网并且在免拆模板的底部安装有底部钢丝网,多个从上至下设置的钢筋档杆与后浇带主梁箍筋固定相连,所述的模板靠在所述的主梁箍筋上设置,在所述的顶部和底部钢丝网上开有与主梁筋对应设置的开孔以使主梁筋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连仲,曹振田,何建波,宋佳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