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后浇带或施工缝的侧支模。
技术介绍
大面积的窄截面混凝土结构(例如屋面梁板、无梁大跨度屋面、地下车库顶板等等)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设置后浇带或者各种施工缝,出现厚度小于Im呈长条状的后浇混凝土或二次浇筑混凝土。这些后浇部位侧边支模,没有可靠支撑、加固方式随意,其中后浇带还含有止水带,传统做法是采用模板木方支侧模进行加固,但难以控制水平边线平直,施工后胀模、漏浆严重,侧模板和木方拆除易损坏、多为一次性投入;同时因拆模不方便,引起工 人野蛮施工,对混凝土成品破坏严重等等,出现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控制混凝土后浇部位施工质量的侧支模。本技术提供的这种适用于后浇带或施工缝的侧支模,它包括两组平行布置的钢模板和连接于钢模板之间的支撑连接件,两组钢模板分别位于施工缝或者后浇带的两纵向边上。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两组连接钢筋和两组支撑钢筋,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两组连接钢筋和四组支撑钢筋,它们沿所述钢模板的纵向布置,两组连接钢筋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钢模板的上下端,每两组支撑钢筋分别垂直支撑于所述钢模板的上部和下部,两侧钢模板上对应的支撑钢筋之间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后浇带或施工缝的侧支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组纵向平行布置的钢模板和垂直连接于钢模板之间的支撑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宁,郑东,陈富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