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东保专利>正文

地下隐形挡车地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5800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隐形挡车地柱,其特征在于:是由地柱外套、升降柱筒、带遥控装置的电机、升降轮、柱体支架、离合器和上盖构成,设有升降装置、齿轮传动机构和配重装置,在地柱外套内设有升降柱筒,地柱外套底部设有底脚,在升降柱筒的外部设有升降限位块,升降柱筒的顶部设有上盖,带遥控装置的电机设置在柱体支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地下隐形挡车地柱,是一种可以根据机关、学校、小区、公园门前位置及各种汽车停车场宽度的需要设置的地下隐形挡车设施,在地面上露出上盖,启动电机使升降柱筒升起。其结构设计合理、造型美观、安全防盗。不影周围环境的美观,可广泛的适用于机关、学校、小区、公园门前及有汽车经过的地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适用于机关、学校、小区、公园门前及为汽车经过的地方设置的活动挡车设施,特别涉及一种地下隐形挡车地柱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对机关、学校、小区、公园门前及各种汽车停车场地环境要求美观,当环境美化后为了视野辽阔不遮挡视线都拆除了围栏和大门,因此容易造成各种汽车失窃,造成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为机关、学校、小区、公园门前及各种汽车停车场,提供一种地下隐形挡车地柱。本技术地下隐形挡车地柱内容简述本技术地下隐形挡车地柱,其特征在于是由地柱外套、升降柱筒、带遥控装置的电机、升降轮、柱体支架、离合器和上盖构成,设有升降装置、齿轮传动机构和配重装置,在地柱外套内设有升降柱筒,地柱外套底部设有底脚,在升降柱筒的外部设有升降限位块,升降柱筒的顶部设有上盖,带遥控装置的电机设置在柱体支架内。升降装置在升降柱筒内设有上、下两组升降轮,升降轮固定在柱体支架的外部,升降轮与升降柱筒内壁接触。齿轮传动机构由伞齿轮I、伞齿轮II、轴、传动齿轮和齿条组成,在轴上依次设有轴承、伞齿轮II、弹簧和离合器,伞齿轮I设置在带遥控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上,伞齿轮I与设置在轴上的伞齿轮II啮合传动连接,在轴的另一端设有齿轮,齿轮与固定在升降柱筒内的齿条传动连接。配重装置由链轮、链条和配重组成,将两个链轮左、右对称固定在立柱外套的上部,链轮与链条传动连接,链条一端与配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柱筒底部固定连接。本技术地下隐形挡车地柱,是一种可以根据机关、学校、小区、公园门前位置及各种汽车停车场宽度的需要设置的地下隐形挡车设施,在地面上露出上盖,启动电机使升降柱筒升起。其结构设计合理、造型美观、安全防盗。不影周围环境的美观,可广泛的适用于机关、学校、小区、公园门前及有汽车经过的地方。附图说明图I是地下隐形挡车地柱结构示意图;图2是齿轮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地柱外套、2是升降柱筒、3是链轮、4是链条、5是配重、6是升降限位块、7是带遥控装置的电机、8是底脚、9是升降轮、10是柱体支架、11是伞齿轮I、12是伞齿轮II、13是轴、14是传动齿轮、15是齿条、16是弹黃、17是尚合器、18是上盖、19是轴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地下隐形挡车地柱是这样实现的,以下结合附图做具体说明。见图1,本技术地下隐形挡车地柱,是由地柱外套I、升降柱筒2、带遥控装置的电机7、升降轮9、柱体支架10、离合器17和上盖18构成,设有升降装置、齿轮传动机构和配重装置,在地柱外套I内设有升降柱筒2,地柱外套I底部设有底脚8,在升降柱筒2的外部设有升降限位块6,升降柱筒2的顶部设有上盖18,带遥控装置的电机7设置在柱体支架10内。升降装置在升降柱筒2内设有上、下两组升降轮9,升降轮9固定在柱体支架10的外部,升降轮9与升降柱筒2内壁接触。齿轮传动机构由伞齿轮I 11、伞齿轮II 12、轴13、传动齿轮14和齿条15组成,·在轴13上依次设有轴承19、伞齿轮II 12、弹簧16和离合器17,伞齿轮I 11设置在带遥控装置的电机7的输出轴上,伞齿轮I 11与设置在轴13上的伞齿轮II 12啮合传动连接,在轴13的另一端设有齿轮14,齿轮14与固定在升降柱筒2内的齿条15传动连接。配重装置由链轮3、链条4和配重5组成,将两个链轮3左、右对称固定在地柱外套I的上部,链轮3与链条4传动连接,链条4 一端与配重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柱筒2底部固定连接,通过配重装置作平衡减轻升降柱筒2的重量。本技术地下隐形挡车地柱采用带遥控装置的电机7为动力,带遥控装置的电机7设置在柱体支架10内,启动带遥控装置的电机7后通过升降轮9转动带动升降柱筒2作上下升降运动。使用时,通过遥控器启动带遥控装置的电机7,伞齿轮I 11与伞齿轮II 12啮合带动齿轮14,齿轮14与固定在升降柱筒2内的齿条15啮合传动,带动升降轮9转动,使升降柱筒2向上升起或向下降回原处。还可以通过离合器17手动控制升降柱筒2升降。本技术地下隐形挡车地柱,结构设计合理、造型美观、安全防盗,不影周围环境的美观,可广泛的适用于机关、学校、小区、公园门前及有汽车经过的地方。权利要求1.一种地下隐形挡车地柱,其特征在于地下隐形挡车地柱是由地柱外套(I)、升降柱筒(2)、带遥控装置的电机(7)、升降轮(9)、柱体支架(10)、离合器(17)和上盖(18)构成,设有升降装置、齿轮传动机构和配重装置;在地柱外套(I)内设有升降柱筒(2),地柱外套(I)底部设有底脚(8),在升降柱筒(2)的外部设有升降限位块(6),升降柱筒(2)的顶部设有上盖(18 ),带遥控装置的电机(7 )设置在柱体支架(10 )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下隐形挡车地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在升降柱筒(2)内设有上、下两组升降轮(9),升降轮(9)固定在柱体支架(10)的外部,升降轮(9)与升降柱筒(2)内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下隐形挡车地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传动机构由伞齿轮I (11)、伞齿轮II (12)、轴(13)、传动齿轮(14)和齿条(15)组成,在轴(13)上依次设有轴承(19)、伞齿轮II (12)、弹簧(16)和离合器(17),伞齿轮I (11)设置在带遥控装置的电机(7)的输出轴上,伞齿轮I (11)与设置在轴(13)上的伞齿轮II (12)啮合传动连接,在轴(13 )的另一端设有齿轮(14),齿轮(14)与固定在升降柱筒(2 )内的齿条(15 )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下隐形挡车地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装置由链轮(3)、链条(4)和配重(5)组成,将两个链轮(3)左、右对称固定在地柱外套(I)的上部,链轮(3)与链条(4)传动连接,链条(4)一端与配重(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柱筒(2)底部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隐形挡车地柱,其特征在于是由地柱外套、升降柱筒、带遥控装置的电机、升降轮、柱体支架、离合器和上盖构成,设有升降装置、齿轮传动机构和配重装置,在地柱外套内设有升降柱筒,地柱外套底部设有底脚,在升降柱筒的外部设有升降限位块,升降柱筒的顶部设有上盖,带遥控装置的电机设置在柱体支架内。本技术地下隐形挡车地柱,是一种可以根据机关、学校、小区、公园门前位置及各种汽车停车场宽度的需要设置的地下隐形挡车设施,在地面上露出上盖,启动电机使升降柱筒升起。其结构设计合理、造型美观、安全防盗。不影周围环境的美观,可广泛的适用于机关、学校、小区、公园门前及有汽车经过的地方。文档编号E01F13/04GK202744986SQ20122045966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专利技术者齐东保 申请人:齐东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隐形挡车地柱,其特征在于:地下隐形挡车地柱是由地柱外套(1)、升降柱筒(2)、带遥控装置的电机(7)、升降轮(9)、柱体支架(10)、离合器(17)和上盖(18)构成,设有升降装置、齿轮传动机构和配重装置;在地柱外套(1)内设有升降柱筒(2),地柱外套(1)底部设有底脚(8),在升降柱筒(2)的外部设有升降限位块(6),升降柱筒(2)的顶部设有上盖(18),带遥控装置的电机(7)设置在柱体支架(10)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东保
申请(专利权)人:齐东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