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厂絮凝剂投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5187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厂絮凝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配水堰上方设置穿孔加药管。穿孔加药管设有多个垂直向下开孔,所述开孔的直径为1.5~2.5mm。所述穿孔加药管通过法兰和阀门与来自加药间的加药管连接。絮凝药剂投加是通过穿孔加药管将药剂均匀的投加到原水中,使药剂快速高效混合,达到净水厂所需的投加絮凝药剂之目标。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便、紧凑、实用、环保又节约投资(较之静态混合器、机械混合等),在满足净水厂投加絮凝药剂功能要求的同时,解决了常规加药耗能、维修及投资大等的弊端。非常适合净水厂投加药剂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净水厂絮凝剂投加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突破传统的絮凝剂投加(如静态混合、机械混合等)形式,既节约了加药设备,也方便了运行管理,而且,混合效果好、操作简单、维修工作量小,是一种新型、高效、实用、节能又环保的净水厂絮凝剂投加方式。
技术介绍
在我国市政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中,均需要投加絮凝药剂,怎样确保混合高效而又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节约设备投资、降低维修费用,是工程设计中需要认真考虑的细节。该技术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一个有效又简便的技术絮凝药剂投加方 式设计。混合是使投加的絮凝药剂快速均匀地扩散于水体并使胶体脱稳的重要措施。良好的混合对降低药耗,提高絮凝效果有很大作用。目前最常用混合形式有外加能量式的机械混合和内部能量消耗式的管式静态混合器等形式。机械混合效果好,能耗较低,基本不增加净水过程的水头,但需设置混合池并增加机械设备,设备日常维护工作量较大。管式静态混合器利用水流能量,不须外加动力,几乎没有日常维护工作。通过切割分流、反向回流、旋涡混流等三个作用,使投加药剂与水体快速混合,其混合效率随流量大小变化的差异明显,在水厂运行流量经常稳定于设计规模的条件下,混合效率高。但管式静态混合器的混合能耗较高,一般要消耗水厂净水处理流程中Im左右水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净水厂絮凝剂投加装置,该技术突破常规净水厂絮凝药剂投加方式,在解决了常规加药缺点的同时,实现了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又节省投资和方便管理的新型加药形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净水厂絮凝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配水堰上方设置穿孔加药管。穿孔加药管设有多个垂直向下开孔,所述开孔的直径为1.5 2.5mm。该穿孔加药管通过托架安装在该配水堰上。穿孔加药管位于配水堰上方O.2、. 4m,且位于配水堰上游边缘至下游边缘外O. 2 m的宽度范围内。所述穿孔加药管通过法兰和阀门与来自加药间的加药管连接。该技术絮凝药剂投加方式是将絮凝药剂投加点前移至原水配水井的配水堰处,加药管设置于配水堰上方,通过开孔喷出药剂,并通过控制所开小孔面积使药剂均匀喷出。原水经过配水堰后发生跌水、产生剧烈的湍流,药剂通过开孔,在此处投加到水中,被快速、有效混合,无需消耗额外能量,就能达到净水厂所需的投加絮凝药剂之目标。同时,解决了静态混合器要消耗约Im水头(的能量)、机械混合需要设备投资且需日常维修管理的问题。该技术不但规避了机械混合、静态混合器的短处,而且,混合高效、适应水质水量变化强,又具有环保、方便维护管理、和节省投资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例的单根加药管轴测示意图。图2为该实例的平面布置图。图3为沿图2的A-A线的剖面图。图4为沿图2的B-B线的剖面图。图5为图4中C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是一种新型实用的净水厂絮凝药剂投加方式,净水厂设有原水配水井7,该原水配水井7中设有配水堰2,其特征在于在配水堰2上方设置穿孔加药管I。穿孔加药管I设有多个垂直向下开孔,所述开孔的直径为I. 5^2. 5mm。该穿孔加药管I通过托架3安装在该配水堰2上。穿孔加药管I位于配水堰2上方O. 2^0. 4m,且位于配水堰上游边缘至下游边缘外O. 2 m的宽度范围内,即位于配水堰上游边缘至下游边缘之间或者位于下游边缘外O. 2 m的宽度范围内。所述穿孔加药管通过法兰4和阀门5与来自加药间的加药管6连接。净水处理所需的絮凝药剂通过设置于配水堰上方的穿孔加药管,投加到配水堰后的原水中,利用水流跌水后的剧烈扰动使药剂得到快速混合,满足了净水厂对絮凝药剂投加的要求(快速高效均匀混合)。该技术在实现了水厂对絮凝药剂投加功能要求的同时,解决了静态混合器要消耗水头、机械混合有设备投资且需日常维修管理的问题,而且,该技术投资小、节能、环保,几乎没有维护工作,如果出现开孔阻塞,仅需关闭阀门,并在法兰处更换一根新的穿孔加药管即可,简单、方便、快捷、费用很小。该技术也可扩展适用于其它药剂的投加。权利要求1.一种净水厂絮凝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配水堰上方设置穿孔加药管。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絮凝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穿孔加药管设有多个垂直向下开孔,所述开孔的直径为I. 5^2. 5_。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絮凝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穿孔加药管通过托架安装在该配水堰上。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絮凝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穿孔加药管位于配水堰上方O.2^0. 4m,且位于配水堰上游边缘至下游边缘外O. 2 m的宽度范围内。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絮凝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加药管通过法兰和阀门与来自加药间的加药管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厂絮凝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配水堰上方设置穿孔加药管。穿孔加药管设有多个垂直向下开孔,所述开孔的直径为1.5~2.5mm。所述穿孔加药管通过法兰和阀门与来自加药间的加药管连接。絮凝药剂投加是通过穿孔加药管将药剂均匀的投加到原水中,使药剂快速高效混合,达到净水厂所需的投加絮凝药剂之目标。该技术简便、紧凑、实用、环保又节约投资(较之静态混合器、机械混合等),在满足净水厂投加絮凝药剂功能要求的同时,解决了常规加药耗能、维修及投资大等的弊端。非常适合净水厂投加药剂使用。文档编号C02F1/52GK202744373SQ20122040812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陈艳丽, 王如华 申请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水厂絮凝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配水堰上方设置穿孔加药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丽王如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