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专用镗头用镗杆,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弹性镗杆,它可实现镗削加工过程的自动调刀,即误差补偿。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弹性镗杆包括杆体和与之相连的装有镗刀的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由弹性变形体、联接套、顶杆、拉杆和钢球构成;弹性变形体为圆柱体,并从纵向划分为前中后三段,第一至第三纵向槽位于弹性变形体中段的A-A截面上,第四至第六纵向槽位于弹性变形体中部与A-A截面平行的B-B截面上,并形成四条相互平行的薄壁,横向槽与第二和第五纵向槽相通;联结套为圆柱体,并位于弹性变形体内,弹性变形体的前、中段与联结套之间留有间隙,其后段与之固定连接;拉杆位于联结套内、并且与之同轴,其上设有斜面;顶杆位于拉杆的斜面上方,其轴心线与薄壁相垂直,顶杆的上端与弹性变形体的前段固定连接,钢球位于顶杆下端的孔内,它与斜面的接触面为平面;刀杆的端部与弹性变形体的前段固定连接。作为上述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横向槽与第二和第五纵向槽垂直,且将弹性变形体的中段分为上下对称的两部分。上述薄壁的厚度最好为0.5-15.0mm。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带有斜面的拉杆的轴向移动,通过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镗杆,包括杆体和与之相连的装有镗刀的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由弹性变形体(5)、联接套(6)、顶杆(2)、拉杆(7)和钢球(3)构成;弹性变形体(5)为圆柱体,并从纵向划分为前中后三段,第一至第三纵向槽(9、11、15)位于弹性变形体中段的A-A截面上,第四至第六纵向槽(16、19、23)位于弹性变形体中部与A-A截面平行的B-B截面上,并形成四条相互平行的薄壁(10、14、17、22),横向槽(13)与第二和第五纵向槽(11、19)相通;联结套(6)为圆柱体,并位于弹性变形体(5)内,弹性变形体(5)的前、中段与联结套(6)之间留有间隙,其后段与之固定连接;拉杆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春,李培根,邵新宇,邹香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