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螺丝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310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螺丝刀,由手柄、连接杆及刀头构成,连接杆前端设多边形凹槽,刀头通过多边形凹槽与连接杆可靠连接,所述的手柄内设支撑室、励磁室及动力室,所述支撑室位于手柄前端,内设至少一个轴承,所述励磁室位于手柄中部,对应设置至少两块永磁体,所述的动力室位于手柄尾部,内置蓄电池且外壁设置市电连接口及开关,所述的连接杆末端经支撑室至励磁室内,且末端设感应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作效率相对较高,不受场地限制,适用范围广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螺丝刀,属电力五金工具领域。
技术介绍
螺丝刀是用来对工件产品等螺丝拧紧或拆散的主要工具之一,在电力行业中应用中,主要用于供电线铺设及连接,电气设备拆装维护等领域,但目前所使用的螺丝刀多为依靠人力驱动,使用效率较低,影响施工进度,市场上虽存在有以压缩空气驱动的气动螺丝刀,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该种螺丝刀需要与空压机等设备配合使用,对外接设备依靠强,且自身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严重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动螺丝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螺丝刀,由手柄、连接杆及刀头构成,连接杆前端设多边形凹槽,刀头通过多边形凹槽与连接杆可靠连接,所述的手柄内设支撑室、励磁室及动力室,所述支撑室位于手柄前端,内设至少一个轴承,所述励磁室位于手柄中部,对应设置至少两块永磁体,所述的动力室位于手柄尾部,内置蓄电池且外壁设置市电连接口及开关,所述的连接杆末端经支撑室至励磁室内,且末端设感应线圈。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效率相对较高,不受场地限制,适用范围广泛。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电动螺丝刀,由手柄I、连接杆2及刀头3构成,连接杆2前端设多边形凹槽4,刀头3通过多边形凹槽4与连接杆2可靠连接,所述的手柄I内设支撑室5、励磁室6及动力室7,所述支撑室5位于手柄I前端,内设至少一个轴承8,所述励磁室位6于手柄I中部,对应设置至少两块永磁体9,所述的动力室7位于手柄I尾部,内置蓄电池10且外壁设置市电连接口 11及开关12,所述的连接杆2末端经支撑室5至励磁室6内,且末端设感应线圈13。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螺丝刀,由手柄、连接杆及刀头构成,连接杆前端设多边形凹槽,刀头通过多边形凹槽与连接杆可靠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内设支撑室、励磁室及动力室,所述支撑室位于手柄前端,内设至少一个轴承,所述励磁室位于手柄中部,对应设置至少两块永磁体,所述的动力室位于手柄尾部,内置蓄电池且外壁设置市电连接口及开关,所述的连接杆末端经支撑室至励磁室内,且末端设感应线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螺丝刀,由手柄、连接杆及刀头构成,连接杆前端设多边形凹槽,刀头通过多边形凹槽与连接杆可靠连接,所述的手柄内设支撑室、励磁室及动力室,所述支撑室位于手柄前端,内设至少一个轴承,所述励磁室位于手柄中部,对应设置至少两块永磁体,所述的动力室位于手柄尾部,内置蓄电池且外壁设置市电连接口及开关,所述的连接杆末端经支撑室至励磁室内,且末端设感应线圈。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效率相对较高,不受场地限制,适用范围广泛。文档编号B25B21/00GK202742292SQ201220395339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专利技术者孙建伟, 陈向阳, 赵骞, 郎海涛, 姚斌 申请人:温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螺丝刀,由手柄、连接杆及刀头构成,连接杆前端设多边形凹槽,刀头通过多边形凹槽与连接杆可靠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内设支撑室、励磁室及动力室,所述支撑室位于手柄前端,内设至少一个轴承,所述励磁室位于手柄中部,对应设置至少两块永磁体,所述的动力室位于手柄尾部,内置蓄电池且外壁设置市电连接口及开关,所述的连接杆末端经支撑室至励磁室内,且末端设感应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伟陈向阳赵骞郎海涛姚斌
申请(专利权)人:温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