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夹持装置及轴承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307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夹持装置及轴承加热装置,该轴承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和轴承托架,轴承托架上部为承载轴承的弧形面,夹持部下端与轴承托架连接,夹持部内具有容纳轴承的轴承容纳部,夹持部内还具有用于设备主轴通过的主轴穿设部。通过夹持部的轴承容纳部限制轴承的轴向位移,通过托架上部的弧形面限制轴承的径向位移,从而实现了对轴承的固定,使轴承不会出现内外圈倾斜的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夹持装置及轴承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矿井提升系统中,轴承经过长期使用,会出现滚珠破损现象,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因此必须对轴承进行更换。使用现有技术对轴承进行更换的过程中,需要将轴承平放在油盆内加热,待温度达到安装要求后,将轴承立起吊出,而在立起轴承时,轴承的内外圈会出现倾斜,需耗时将内外圈调整好后方可安装。因此,一种用于轴承更换过程中固定轴承内外圈的夹持装置显 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夹持装置及轴承加热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在轴承更换过程中,固定轴承的内外圈。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和轴承托架,所述轴承托架上部为承载轴承的弧形面,所述夹持部下端与所述轴承托架连接,所述夹持部内具有容纳轴承的轴承容纳部,所述夹持部内还具有用于设备主轴通过的主轴穿设部。如上所述的轴承夹持装置,其中,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夹持架,每个夹持架为A形结构,两个夹持架间隔设置在所述轴承托架上,所述轴承容纳部为两个夹持架之间的空间,所述主轴穿设部为两个夹持架下部的空间。如上所述的轴承夹持装置,其中,所述轴承托架为一个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度与待承载的轴承外弧面的弧度相适应。如上所述的轴承夹持装置,其中,所述轴承托架为两个弧形板,两个弧形板的弧度均与待承载的轴承外弧面的弧度相适应,每个弧形板与一个夹持架连接,两个弧形板对接处的边沿上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用于穿设螺栓的凸耳。如上所述的轴承夹持装置,其中,所述夹持部上部设置有用于穿设吊绳的通孔。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轴承加热装置,包括油盆,还包括本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的轴承夹持装置,所述轴承夹持装置能够放置于所述油盆内。如上所述的轴承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油盆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穿设吊绳的吊耳。如上所述的轴承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油盆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油盆的支架。本技术提供的轴承夹持装置及轴承加热装置,通过夹持部的轴承容纳部限制轴承的轴向位移,通过托架上部的弧形面限制轴承的径向位移,从而实现了对轴承的固定,使轴承不会出现内外圈倾斜的现象。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轴承夹持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轴承夹持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轴承加热装置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1-夹持部; 102-轴承托架;103-轴承容纳部;104-主轴穿设部;105-夹持架; 106-凸耳;107-通孔;108-油盆;109-吊耳;110-支架;111-槽钢。具体实施方式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轴承夹持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轴承夹持装置的主视图。请同时参照图I以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101和轴承托架102,轴承托架102上部为承载轴承的弧形面,夹持部101下端与轴承托架102连接,夹持部101内具有容纳轴承的轴承容纳部103,夹持部101内还具有用于设备主轴通过的主轴穿设部104。具体地,夹持部101可以为一用于固定轴承内外圈的部件,其下部与轴承托架102连接。夹持部101具有轴承容纳部103和主轴穿设部104,轴承容纳部103用于容纳轴承,在对轴承进行加热时,将轴承放置在轴承容纳部103,以便在轴向上固定住轴承的内外圈,避免了轴承的内外圈倾斜。主轴穿设部104用于安装轴承时设备主轴的通过。轴承托架102可以为一用于承载轴承的支架,与夹持部101连接,轴承托架102的上部具有一弧形面,适应轴承外圈的弧度,在将轴承放置在轴承容纳部103时承载轴承,防止轴承放入轴承容纳部103后滚动,起到径向固定轴承的作用。该轴承托架102的材料具·体可以为钢板,本实施例不对轴承托架102的材料做限制。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夹持装置,通过夹持部101的轴承容纳部103限制轴承的轴向位移,通过托架102上部的弧形面限制轴承的径向位移,从而实现了对轴承的固定,使轴承不会在加热时出现内外圈倾斜的现象。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该轴承夹持装置的夹持部101进一步可以包括两个夹持架105,每个夹持架为A形结构,两个夹持架105间隔设置在轴承托架102上,轴承容纳部103为两个夹持架105之间的空间,主轴穿设部104为两个夹持架105下部的空间。具体地,该夹持部101的两个夹持架105的材料可以为角铁,并呈A形结构,从而在轴向上固定轴承内外圈。两个夹持架105之间的间隔具体可以根据被夹持的轴承的尺寸进行设置,两个夹持架105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被夹持轴承的内圈直径。夹持架105的结构及材料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在本实施例中,该轴承夹持装置的轴承托架102进一步可以为一个弧形板,弧形板的弧度与待承载的轴承外弧面的弧度相适应。在本实施例中,轴承托架102进一步还可以为两个弧形板,两个弧形板的弧度均与待承载的轴承外弧面的弧度相适应,每个弧形板与一个夹持架105连接,两个弧形板对接处的边沿上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用于穿设螺栓的凸耳106。具体地,该两个弧形板可以采用钢板炜弯,钢板的厚度可以为10mm,弧形板与夹持架105的连接处均可以为满焊,其弧度的设置可以在径向上固定被承载的轴承。然而,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弧形板的材质不限于此,弧形板与夹持架105的连接方式也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该轴承夹持装置的夹持部101上部设置有用于穿设吊绳的通孔107。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夹持装置,通过两个夹持架105以及两个弧形板的设置,对 被承载的轴承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夹持部101上部的通孔107的设置,实现轴承夹持装置和被承载轴承的整体起吊,使轴承在安装前都不会出现内外圈倾斜的现象。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轴承加热装置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该轴承加热装置包括油盆108,进一步还包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轴承夹持装置,轴承夹持装置能够放置于油盆108内。在本实施例中,该轴承加热装置的油盆108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穿设吊绳的吊耳109。在本实施例中,该轴承加热装置的油盆108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油盆的支架110。具体地,该油盆108可以为一长方体的结构,油盆108的周围可以用厚度为6mm的钢板加固包边,油盆108的底板可以是厚度为8mm的钢板,油盆108的底板下可以是用于加固的槽钢111,该油盆108的支架110可以为厚度是20mm的钢板。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加热装置对轴承进行加热更换的具体过程可以为将轴承放置于轴承夹持装置的轴承容纳部103内固定好,再将吊绳拴在夹持部101上部的通孔107,把放置了轴承的轴承夹持装置整体吊至油盆108内,在油盆108的支架110下点火对轴承进行加热,直至轴承的内径满足安装要求后停止加热,将吊绳拴在油盆108的吊耳109上,再将油盆108及轴承整体吊至设备主轴前,吊出轴承夹持装置对轴承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卸除轴承夹持装置。在整个过程中,只有在安装轴承时才将轴承从油盆108中吊出,避免了轴承的内外圈出现倾斜现象。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部和轴承托架;所述轴承托架上部为承载轴承的弧形面;所述夹持部下端与所述轴承托架连接,所述夹持部内具有容纳轴承的轴承容纳部,所述夹持部内还具有用于设备主轴通过的主轴穿设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祝友平庆友柳晓飞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