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调节结构的端面槽刀,包括镗头,镗头的镗头前端面上配装有滑动刀座,滑动刀座包括两相对配装的左滑动刀座和右滑动刀座,左滑动刀座上和右滑动刀座上可拆卸的分别定位安装有左铣削刀片和右铣削刀片,左铣削刀片和右铣削刀片配合铣削构成工件切槽的槽宽,左滑动刀座和右滑动刀座能在镗头前端面上相对左右滑动控制左铣削刀片和右铣削刀片间的相对间距实现不同外径尺寸和不同槽宽的加工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独特,操作方便,能适于多种槽形和槽宽的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切削刀具的
,特别是一种端面槽刀,具体地说是具有调节结构的端面槽刀。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领域的液压行业中,液压泵体上各部件的圆形密封圈槽的加工现状存在许多弊端。例如传统加工方式是以各种规格的铣刀在产品平面上绕圈进行铣削加工,这种加工方式加工效率低下。刀具寿命较短,表面光洁度差,加工质量不稳定。加工产品的密封圈槽容易出现漏油等现象,导致返修率较高,成本增加。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0920082012. 8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端面切槽刀,该专利的刀体上制有圆弧面能有效防止加工过程中的相互干涉,再则刀片有水平和垂直两种装配角度,可以满足所需的切槽需要。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端面切槽的能力,使用安装也很方便,但是该专利也有一定的缺陷,就是在要求槽宽不同时,该专利就无法进行刀具调节,因而其适应范围相对单一,无法连续对多种规格的产品实施切槽作业,难以满足当前加工行业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加工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端面槽刀。该端面槽刀以双槽刀头的方式实现加工槽宽的可调性,并能对多种槽宽规格的产品进行连续加工。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有调节结构的端面槽刀,包括镗头,镗头的镗头前端面上配装有滑动刀座,滑动刀座包括两相对配装的左滑动刀座和右滑动刀座,左滑动刀座上和右滑动刀座上可拆卸的分别定位安装有左铣削刀片和右铣削刀片,左铣削刀片和右铣削刀片配合铣削构成工件切槽的槽宽,左滑动刀座和右滑动刀座能在镗头前端面上相对左右滑动控制左铣削刀片和右铣削刀片间的相对间距实现不同外径尺寸和不同槽宽的加工调节。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镗头前端面上分别制有第一导向滑动区和第二导向滑动区,每个导向滑动区内均制有三道相平行的长条形凸起导向滑道,左滑动刀座的底面和右滑动刀座的底面分别制有三道与凸起导向滑道相配合的内凹滑槽,左滑动刀座和右滑动刀座均经内凹滑槽与凸起导向滑道的滑动配合分别设置在第一导向滑动区内和第二导向滑动区内。上述的左滑动刀座的正面分别制有左定位平台面和左工作凸台面,右滑动刀座分别制有右定位平台面和右工作凸台面,左滑动刀座由左镗头锁紧螺钉穿过左定位平台面定位锁紧在第一导向滑动区上,右滑动刀座由右镗头锁紧螺钉穿过右定位平台面定位锁紧在第二导向滑动区上,左铣削刀片和右铣削刀片分别安装在左工作凸台面上和右工作凸台面上。上述的左定位平台面上制有与左滑动刀座底面位于第二道的内凹滑槽相贯通的长条形左定位槽腔,该左定位槽腔的内周壁上制有左限位承台,第一导向滑动区内的第二道凸起导向滑道上制有左螺纹孔,左镗头锁紧螺钉经左定位槽腔与左螺纹孔螺旋紧固相连接,并且左镗头锁紧螺钉的母头与左限位承台配合压紧定位。上述的右定位平台面上制有与右滑动刀座底面位于第二道的内凹滑槽相贯通的长条形右定位槽腔,该右定位槽腔的内周壁上制有右限位承台,第二导向滑动区内的第二道凸起导向滑道上制有 右螺纹孔,右镗头锁紧螺钉经右定位槽腔与右螺纹孔螺旋紧固相连接,并且右镗头锁紧螺钉的母头与右限位承台配合压紧定位。上述的左工作凸台面形成有左头部,右工作凸台面形成有右头部,左头部的底面与右定位平台面滑动相搭接,右头部相应地与左定位平台面滑动相搭接,左铣削刀片和右铣削刀片并排式分别安装在左工作凸台面的左头部和右工作凸台面的右头部。上述的左工作凸台面的左头部上制有左安装孔,该左安装孔的侧壁贯通制有两道左锁紧孔,左铣削刀片固定安装在左安装孔上,每道左锁紧孔中均螺旋配装有左顶丝,该左顶丝与左铣削刀片顶压夹紧配合。上述的右工作凸台面的右头部上制有右安装孔,该右安装孔的侧壁贯通制有两道右锁紧孔,右铣削刀片固定安装在右安装孔上,每道右锁紧孔中均螺旋配装有右顶丝,该右顶丝与右铣削刀片顶压夹紧配合。上述的左滑动刀座和右滑动刀座为对称配装的具有相同结构的刀座体。上述的镗头内制有两道内冷却液流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端面槽刀的加工理念,镗头的镗头前端面上配装有滑动刀座,利用可调节式左滑动刀座和右滑动刀座配装的左铣削刀片和右铣削刀片加工,工件在加工时加工切槽的槽宽能通过两铣削刀片相接调节,用这种方式加工产品极大的提高了密封圈槽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相对于传统加工方式,生产效率提高了 10倍-20倍。并且本技术加工尺寸可连续调节,能适用对多种槽宽规格的产品,其应用范围广泛,大大的减少了生产中刀具的成本。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具有使用寿命长,加工效率高的特点。有效解决了传统刀具加工单一的缺陷。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滑动刀座的组配结构图;图3是图I中镗头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的仰视图;图5是图I的俯视图;图6是图I的后视图;图7是图I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I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凸起导向滑道A、内凹滑槽B、左定位槽腔C、右定位槽腔D、镗头I、镗头前端面la、第一导向滑动区11、第二导向滑动区12、左滑动刀座21、左定位平台面211、左限位承台211a、左工作凸台面212、左头部212a、左锁紧孔212b、右滑动刀座22、右定位平台面221、右限位承台221a、右工作凸台面222、右头部222a、右锁紧孔222b、左铣削刀片31、右铣削刀片32、左镗头锁紧螺钉41、右镗头锁紧螺钉42。如图I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具有调节结构的端面槽刀,包括镗头I,镗头I的镗头前端面Ia上配装有滑动刀座,滑动刀座包括两相对配装的左滑动刀座21和右滑动刀座22,左滑动刀座21上和右滑动刀座22上可拆卸的分别定位安装有左铣削刀片31和右铣削刀片32,左铣削刀片31和右铣削刀片32配合铣削构成工件切槽的槽宽,左滑动刀座21和右滑动刀座22能在镗头前端面Ia上相对左右滑动控制左铣削刀片31和右铣削刀片32间的相对间距实现不同外径尺寸和不同槽宽的加工调节。传统的刀具一个槽刀只能加工一种槽宽和槽形,适用范围相对单一,工作效率低,所需配备的刀具较多,刀具成本太高。本技术的镗头前端面Ia上滑动式配装有左滑动刀座21和右滑动刀座22,利用在左滑动刀座21和右滑动刀座22分别安装的左铣削刀片31和右铣削刀片32形成双刀相接加工,通过调节左滑动刀座21和右滑动刀座22来达到调节左铣削刀片31和右铣削刀片32间距的目的,实现工件不同槽宽的加工,本技术还能通过安装具有不同切削刃的铣削刀片实现加工多种槽形的目的。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端面槽刀,本技术大大的提高了密封圈槽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其生产效率能提高10倍-20倍,并能实现连续加工。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打破了传统端面槽刀的加工理念,具有应用范围广,加工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能满足多种槽形和槽宽的加工需求。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镗头前端面Ia上分别制有第一导向滑动区11和第二导向滑动区12,每个导向滑动区内均制有三道相平行的长条形凸起导向滑道A,左滑动刀座21的底面和右滑动刀座22的底面分别制有三道与凸起导向滑道A相配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调节结构的端面槽刀,包括镗头(1),其特征是:所述的镗头(1)的镗头前端面(1a)上配装有滑动刀座,所述的滑动刀座包括两相对配装的左滑动刀座(21)和右滑动刀座(22),所述的左滑动刀座(21)上和右滑动刀座(22)上可拆卸的分别定位安装有左铣削刀片(31)和右铣削刀片(32),所述的左铣削刀片(31)和右铣削刀片(32)配合铣削构成工件切槽的槽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国智,任元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川景誉机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