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镗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257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套镗刀具,用于铣待加工槽,其中,包括,刀体,用于与机床固定;刀头,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刀头固定在所述刀体的两侧,所述刀头上刀刃的宽度不小于待加工槽宽度的一半,其中,在加工状态下两个所述刀头上刀刃的加工轨迹形成所述待加工槽。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套镗刀具,用于粗开环槽,由于套镗刀具具有两个刀头,在加工时,能够同时形成待加工槽的内侧和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环槽的加工效率提高了一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套镗刀具
技术介绍
随着风电产品的批量生产,加工效率成为影响生产发展的一大因素,这一点在一级和二级行星架的生产加工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一级和二级行星架产品精度要求高,导致加工周期较长,从而延长了风电齿轮箱的整体生产进度。更详细言之,在一级和二级行星架的生产加工中,耗时最多的就是环槽加工,加工环槽的时间基本占到整个产品生产加工时间的一半,成为加工一二级行星架的一个难题。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目前环槽加工时,进给量仅为O. 2_,在一级行星架Φ260_的环槽在这种速度下,每个槽仅粗加工就需要将近一个小时,环槽加工效率低,严重制约了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套镗刀具,用于提高环槽的加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套镗刀具,用于铣待加工槽,其中,包括,刀体,用于与机床固定;刀头,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刀头固定在所述刀体的两侧,所述刀头上刀刃的宽度不小于待加工槽宽度的一半,其中,在加工状态下两个所述刀头上刀刃的加工轨迹形成所述待加工槽。如上所述的套镗刀具,优选的是,两个所述刀头对称设置在所述刀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刀刃靠近所述刀头中心的边缘距离所述刀头中心的距离差等于待加工槽宽度与刀刃宽度的差值。如上所述的套镗刀具,优选的是,所述刀体呈长形,中部设置有凹槽和螺栓孔,两端固定有所述刀头;其中,所述凹槽用于所述机架上的凸台配合,所述螺栓孔用于与所述机床螺栓连接。如上所述的套镗刀具,优选的是,所述螺栓孔的数量为数个,数个所述螺栓孔均匀围设在所述凹槽周围。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套镗刀具,用于粗开环槽,由于套镗刀具具有两个刀头,在加工时,能够同时形成待加工槽的内侧和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环槽的加工效率提高了一倍。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套镗刀具加工示意图;图2为图I的C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套镗刀具加工示意图;图2为图I的C向示意图,其中,为清楚示意套镗刀具的结构,在图2中未示出待加工槽。参见图I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套镗刀具,用于铣待加工槽3,其中,套镗刀具包括刀体I和刀头2,刀体I用于与机床固定;刀头2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刀头2固定在所述刀体I的两侧,所述刀头2上刀刃4的宽度不小于待加工槽3宽度的一半,其中,在加工状态下两个所述刀头2上刀刃4的加工轨迹形成待加工槽3。参见图I,在形成待加工槽3时,其中一个刀刃4位于待加工槽3的内侧,另一个位于待加工槽3的外侧,两个刀刃4的加工轨迹重合,以形成待加工槽3。理论上讲,只要刀刃4的宽度等于待加工槽3宽度的一半,两个刀刃4在同时加工时,一个形成待加工槽3的 内侧,一个形成待加工槽3的外侧,这两个轨迹共同形成待加工槽3。但是,由于存在刀刃4加工精度的限制,刀刃4的宽度等于待加工槽3宽度的一半时,加工出来的两个轨迹之间可能存在凸起,所以,为了保证形成的待加工槽3的质量,一般而言,应将刀刃4的宽度设置为略大于待加工槽3宽度的一半,比如大lmm-3mm。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套镗刀具,用于粗开环槽,由于套镗刀具具有两个刀头,在加工时,能够同时形成待加工槽的内侧和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环槽的加工效率提高了一倍。参见图I或图2,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刀头2对称设置在所述刀体I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刀刃4靠近所述刀头2中心的边缘A、B距离所述刀头2中心的距离差等于待加工槽3宽度与刀刃4宽度的差值。上述技术方案给出了实现两个刀头上刀刃的加工轨迹形成待加工槽的一种具体布置方式。两个刀头对称设置,可以使得在加工过程中,刀体受到的合力基本是平衡的,以降低对某个刀刃的磨损,延长刀刃的使用寿命。参见图2,优选地,所述刀体I呈长形,中部设置有凹槽21和螺栓孔22,两端固定有所述刀头2 ;其中,凹槽21用于所述机架上的凸台配合,螺栓孔22用于与机床螺栓连接。具体地,刀头2和刀体I之间也可采用螺栓连接。将刀体设置为上述结构形式,一是便于将刀体与机床固定,以保障环槽加工所需的巨大扭矩,而且可以和目前使用刀具通用,在机床功率满足的情况下,不受刀柄的限制。二是刀体各个部位都能充分利用,使得整个刀体的整体尺寸小,结构紧凑。参见图2,螺栓孔22的数量可为数个,数个所述螺栓孔22均匀围设在所述凹槽21周围。此处以设置四个为例,但不限于此。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套镗刀具,精度高,速度最快,效率高。采用上述套镗刀具加工环槽,大大提高了环槽的生产效率,节约了一半的加工时间。另外,刀刃两侧距离刀体中心的尺寸根据环槽的尺寸确定,刀体的尺寸也根据槽型宽度设计,两个刀头一起使用可最大化利用刀具,保证一次可以完成加工工序,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套镗刀具,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刀体的受损,提高刀具使用寿命,且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 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套镗刀具,用于铣待加工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体,用于与机床固定; 刀头,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刀头固定在所述刀体的两侧,所述刀头上刀刃的宽度不小于待加工槽宽度的一半,其中,在加工状态下两个所述刀头上刀刃的加工轨迹形成所述待加工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套镗刀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刀头对称设置在所述刀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刀刃靠近所述刀头中心的边缘距离所述刀头中心的距离差等于待加工槽宽度与刀刃宽度的差值。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套镗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呈长形,中部设置有凹槽和螺栓孔,两端固定有所述刀头; 其中,所述凹槽用于所述机架上的凸台配合,所述螺栓孔用于与所述机床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镗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的数量为数个,数个所述螺栓孔均匀围设在所述凹槽周围。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套镗刀具,用于铣待加工槽,其中,包括,刀体,用于与机床固定;刀头,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刀头固定在所述刀体的两侧,所述刀头上刀刃的宽度不小于待加工槽宽度的一半,其中,在加工状态下两个所述刀头上刀刃的加工轨迹形成所述待加工槽。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套镗刀具,用于粗开环槽,由于套镗刀具具有两个刀头,在加工时,能够同时形成待加工槽的内侧和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环槽的加工效率提高了一倍。文档编号B23B27/00GK202741764SQ20122041989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2日专利技术者闫亚荣 申请人: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镗刀具,用于铣待加工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刀体,用于与机床固定;刀头,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刀头固定在所述刀体的两侧,所述刀头上刀刃的宽度不小于待加工槽宽度的一半,其中,在加工状态下两个所述刀头上刀刃的加工轨迹形成所述待加工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亚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