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晶体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1627 阅读:4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晶体沉淀池,包括安放于反应釜出料口下方的、上端敞口的箱体,箱体的底板截面为V形,底板一端的侧板与底板相交处开有出料孔,出料孔上方的侧板上转动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为角形管,箱体外设有与进水管联通的送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通过在箱体刺侧壁设上设有冲洗管和角形管,能过方便快速地将箱体内的结晶清理干净,省时省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晶体沉淀池
本技术涉及中草药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晶体沉淀池。
技术介绍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 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 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对于中药提取的液体经过反应釜反应后,再放入到沉淀池中进行结晶。原先药液的沉淀池结晶后将其释放到收集槽中进行下一道工序,结晶会粘连在沉淀池内壁或在底板上清理不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晶体沉淀池,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方便地将池内的结晶清理干净,省时省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中药晶体沉淀池,包括安放于反应爸出料口下方的、上端敞口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的底板截面为V形,底板一端的侧板与底板相交处开有出料孔,所述的出料孔上方的侧板上转动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为角形管,箱体外设有与进水管联通的送水管。所述的中药晶体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壁靠近口部周围设有冲洗管, 冲洗管外壁上开有出水孔,出水孔正对箱体的内壁。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通过在箱体刺侧壁设上设有冲洗管和角形管,能过方便快速地将箱体内的结晶清理干净,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 中药晶体沉淀池,包括安放于反应爸出料口下方的、上端敞口的箱体I,箱体I的底板1-1截面为V形,底板一端的侧板1-2与底板相交处开有出料孔2,出料孔2上方的侧板1-2上转动安装有进水管3,进水管3为角形管,箱体I外设有与进水管3联通的送水管 4,送水管4给进水管3送水,送水管转动使得出口朝向底板,可以方便结晶从出料孔2中流出。箱体I内壁靠近口部周围设有冲洗管5,冲洗管5外壁上开有出水孔6,出水孔6 正对箱体I的内壁。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晶体沉淀池,包括安放于反应爸出料口下方的、上端敞口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的底板截面为V形,底板一端的侧板与底板相交处开有出料孔,所述的出料孔上方的侧板上转动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为角形管,箱体外设有与进水管联通的送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晶体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壁靠近口部周围设有冲洗管,冲洗管外壁上开有出水孔,出水孔正对箱体的内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晶体沉淀池,包括安放于反应釜出料口下方的、上端敞口的箱体,箱体的底板截面为V形,底板一端的侧板与底板相交处开有出料孔,出料孔上方的侧板上转动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为角形管,箱体外设有与进水管联通的送水管。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通过在箱体刺侧壁设上设有冲洗管和角形管,能过方便快速地将箱体内的结晶清理干净,省时省力。文档编号B01D9/02GK202740813SQ20122025498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朱雪平 申请人:安徽致和堂药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晶体沉淀池,包括安放于反应釜出料口下方的、上端敞口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的底板截面为V形,底板一端的侧板与底板相交处开有出料孔,所述的出料孔上方的侧板上转动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为角形管,箱体外设有与进水管联通的送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致和堂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