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生产设施,特别涉及一种偏心受力结构大棚。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的保温大棚后坡多采用土堆法解决蔬菜大棚的保温问题,这种结构的大棚,占用了一定跨度的土地,一般是18米跨度的土地只能使用7米跨度来种值,不但浪费土地,由于空间太小也不适合机械操作,同时保温效果也不太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采光性能好,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的偏心受力结构大棚。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偏心受力结构大棚包括塑料薄膜、保温被、卷帘机,其特点是大棚最高点处左侧的弧形面小于最高点处右侧的弧形面,大棚的最高点偏离大棚骨架形状的中心点,大棚骨架上面固定覆盖塑料薄膜,最高点左侧的一段大棚骨架和塑料薄膜的上面固定覆盖地上弧形保温板,大棚骨架的左、右两端分别植入地面以下,大棚骨架左、右两端的外侧、冻土区内侧的地面下分别设置地下保温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偏心受力结构大棚的最高点偏离大棚骨架形状的中心点,使大棚的背阴坡面小于朝阳坡面,增大了大棚的采光面积,同时由于由堆土保温改为地上弧形保温板和两侧地下保温板保温,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多达40%,增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心受力结构大棚,包括塑料薄膜(4)、保温被(6)、卷帘机(5),其特征在于大棚最高点处左侧的弧形面小于最高点(3?1)处右侧的弧形面,大棚的最高点(3?1)偏离大棚骨架(3)形状的中心点,大棚骨架(3)上面固定覆盖塑料薄膜(4),最高点(3?1)左侧的一段大棚骨架(3)和塑料薄膜(4)的上面固定覆盖地上弧形保温板(2),大棚骨架(3)的左、右两端分别植入地面(1)以下,大棚骨架(3)左、右两端的外侧、冻土区(7)内侧的地面(1)下分别设置地下保温板(8)。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