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过滤式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921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重过滤式净水器具备:容器主体;多个分隔部,该多个分隔部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容器主体上,将容器主体内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分隔成多层;以及净水滤筒,该净水滤筒安装在各分隔部上,对该分隔部上侧的水进行净化并供给至该分隔部下侧,对供给至最上层的生水利用其自重进行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重过滤式净水器。本申请主张基于2010年5月18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0 — 114336号的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作为对生水利用其自重进行过滤并净化的自重过滤式的净水器,例如已知有如下净水器同时具备净水功能和作为罐壶的功能,还能够收放在家庭的冰箱中的罐壶型净水器、使用了 5加仑左右的瓶的具有饮水机(々* 一夕一寸一K一)(桶装水)功能的固定式净水器等。作为这种净水器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如下罐壶型净水器,该罐壶型净水器具有容器主体和能够装卸地安装在该容器主体内的上部的、具有净水滤筒的内容器,上述容器主体内被上述内容器上下分离(例如,专利文献I、2 )。作为该净水器的净水滤筒的过滤用材料,可使用离子交换体、活性炭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表2001 - 50259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3 - 5146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2那样的净水器中,在要对生水进行高度净化的情况下,使用具备离子交换体、活性炭等多个过滤用材料的净水滤筒。并且,若并用的离子交换体、活性炭等的净化性能下降,则拆下该净水滤筒进行规定的再生处理来使过滤用材料再生。但是,在这种净水器中,由于离子交换体、活性炭等多个过滤用材料容纳在同一净水滤筒中,因此即使例如离子交换体的净化性能下降而希望进行再生,也不能只取出离子交换体进行再生处理。另外,在多个过滤用材料的净化性能下降的情况下,必需依次进行这些过滤用材料的再生处理,过滤用材料再生的作业变得复杂,效率较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重过滤式净水器,该进水器对生水利用其自重进行过滤并净化,能够使用多个过滤用材料对生水进行高度净化,而且能够使这些过滤用材料效率良好地再生。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用了以下结构。 一种自重过滤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容器主体;多个分隔部,该多个分隔部装卸自如地安装在上述容器主体上,将上述容器主体内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分隔成多层;以及净水滤筒,该净水滤筒安装在各上述分隔部上,对该分隔部上侧的水进行净化并供给至该分隔部下侧,对供给至最上层的生水利用其自重进行净化。根据上述所述的自重过滤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分隔部具有空气排出槽。根据上述或所述的自重过滤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分隔部上形成有开口部,在该开口部上装卸自如地安装有上述净水滤筒。根据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自重过滤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分隔部为内容器。根据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自重过滤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净水滤筒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过滤用材料而具备离子交换体。根据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自重过滤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净水滤筒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过滤用材料而具备中空纤维膜组件。根据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自重过滤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净水滤筒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过滤用材料而具备活性炭。根据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自重过滤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净水滤筒全部的与上述分隔部嵌合的嵌合部的形状具有互换性。根据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自重过滤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净水滤筒的至少一个的与上述分隔部嵌合的嵌合部的形状与其他没有互换性。根据上述 任一项中所述的自重过滤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子交换体为Na型离子交换体或者K型离子交换体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自重过滤式净水器是对生水利用其自重进行过滤并净化的净水器,能够使用多个过滤用材料对生水进行高度净化,而且能够使这些过滤用材料效率良好地再生。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器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2是图I的净水器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器的其他实施方式例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器的其他实施方式例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器的其他实施方式例的剖视图。图6是具有空气排出槽的分隔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自重过滤式净水器是利用生水的自重将生水在多个净水滤筒中依次过滤并净化的净水器。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自重过滤式净水器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自重过滤式净水器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罐壶(pitcher)型自重过滤式净水器10 (以下称为“净水器10”。)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净水器10的纵剖视图。如图I及图2所示,净水器10具备容器主体11 ;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容器主体11上且将容器主体11内在上下方向上分隔成三层的两个分隔部12、13 ;分别安装在分隔部12、13上的两个净水滤筒14、15 ;以及封闭容器上部的盖体16。分隔部12装卸自如地安装成在上下方向上分隔容器主体11内的一部分。分隔部13以在上下方向上进一步分隔容器主体11内的分隔部12上侧的部分的方式,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分隔部12上。由此,容器主体11内被分隔部12、13分隔成生水贮存部I la、第一净水贮存部I Ib及第二净水贮存部Ilc这三层。容器主体1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在该例中,截面为矩形形状。在容器主体11的一方侧壁外侧形成有把手lid。另外,在容器主体11的把手Ild的相反侧,形成有与第二净水贮存部Ilc连通的注入口 lie,能够从注入口 Ile将贮存在第二净水贮存部Ilc的净水注入杯子等。分隔部12由嵌入安装在容器主体11的上部的杯型容器、即内容器构成,在其上部形成有使容器向外侧伸出的台阶部12a。分隔部12通过将其台阶部12a载置于容器主体11的开口部的上端缘而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容器主体11上。通过在容器主体11上安装分隔部12,容器主体11内上下分隔,形成由容器主体11和分隔部12夹着的第二净水贮存部11c。另外,在分隔部12,在与容器主体11的注入口 Ile对应的位置,铰链结合有闭塞该注入口 Ile的盖片12b。在分隔部12的底部形成有开口部12c,装卸自如地安装净水滤筒14。在分隔部12的开口部12c装卸自如地安装净水滤筒14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在该例中,在分隔部12形成从开口部12c的下缘部向下延伸的筒状的开口台阶部12d,在该开口台阶部12d的内表面设有螺旋状的螺纹部,能够螺纹结合净水滤筒14。作为其他形态,例如可列举以下形态等,即、在净水滤筒14的躯体部设置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通过该凸缘部由开口部12c的上缘部卡定来安装净水滤筒14。这些净水滤筒14的安装也可以采用如下密封结构,即、在净水滤筒14或开口台阶部12d的任一方上设置嵌合安装O形环、垫圈等的槽部,通过O形环、垫圈等使净水滤筒14紧密嵌合。净水滤筒14起到对贮存在分隔部12上侧的第一净水贮存部IIb的净水(由净水滤筒15实施了一阶段的净化的净水。以下称为“第一净水”。)进一步净化的作用。净水滤筒14的形态为如下形态即可安装在分隔部12上并对分隔部12上侧的第一净水贮存部Ilb的第一净水进行净化,能够使该净化后净水(以下称为“第二净水”。)向分隔部12下侧的第二净水贮存部Ilc流出。该例的净水滤筒14具有大致圆柱状的壳体14a,在其内部具备过滤用材料,在壳体14a的上部形成有供第一净水流入的流入口 14b、在下部形成有供第二净水流出的流出口 14c。在净水滤筒14的流入口 14b安装有去除水中的杂质等的网体。净水滤筒14安装在分隔部12上,使得供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田初美畠山厚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丽阳可菱水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