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346947 阅读:4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其中,所述生物滤床自加热供氧系统包括供气装置(1)和供氧管道,所述供氧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供气装置(1),所述供氧管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生物滤床中,所述供氧管道靠近所述供气装置(1)的位置设置有加热装置(2),所述生物滤床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该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能够避免或缓解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过低导致滤床内部微生物失去活性,从而影响水处理效果的问题,同时可以高效地处理废水,且该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运行操作简单,尤其适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态环保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
技术介绍
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内具有大量微生物,它们是处理废水必不可少的处理载体,然而,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微生物体内所进行的多重生化反应,从而影响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最适生长温度能刺激生长,不适的温度会改变微生物的形态、代谢、毒力等,甚至导致死亡。废水中高浓度氨氮和COD等有机污染物,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来去除。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0-35℃,在5-35℃的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当温度低于5℃时,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几乎停止;在35-40℃范围内,增长速率开始递减,直至0。反硝化作用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40℃。低于15℃时,反硝化速率将明显下降,主要是低温将反硝化菌的生长速率降低,同时使菌体的代谢速率也降低,从而降低了反硝化速率。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往往没有针对滤床内的温度进行合理地管控,因此如何控制生物滤床内的温度,保持微生物的最佳生长状态是研究人员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该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能够避免或缓解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过低导致滤床内部微生物失去活性,从而影响水处理效果的问题,同时可以高效地处理废水,且该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运行操作简单,尤其适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其中,所述生物滤床自加热供氧系统包括供气装置和供氧管道,所述供氧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供气装置,所述供氧管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生物滤床中,所述供氧管道靠近所述供气装置的位置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生物滤床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装置通过控制单元电连接。优选地,所述供气装置为漩涡气泵。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管。优选地,所述生物滤床中包括好氧菌层和位于所述好氧菌层下方的兼氧菌层,所述供氧管道包括总管和分别连接于所述总管的第一主管和第二主管,所述第一主管通向所述好氧菌层,所述第二主管通向所述兼氧菌层,以能够分别对所述好氧菌层和所述兼氧菌层供气。优选地,所述第一主管和第二主管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主管连接有沿该第一主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根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沿该第一支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气孔区,所述第一气孔区设置有第一曝气孔,所述第二主管连接有沿该第二主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根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沿该第二支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气孔区,所述第二气孔区设置有第二曝气孔。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孔区设置有多个第一曝气孔,所述第二气孔区设置有多个第二曝气孔。优选地,所述总管、第一主管和第二主管上分别设置有各自对应的阀门。优选地,各根所述第一支管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主管,各根所述第二支管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二主管。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之处:由于所述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包括供气装置和供氧管道,所述供氧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供气装置,所述供氧管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生物滤床中,所述供氧管道靠近所述供气装置的位置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生物滤床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以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生物滤床内部的温度信息,以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加热装置是否开启、何时开启,从而可以对生物滤床内部提供加热后的氧气,使生物滤床内的温度维持在所需范围内。这样可以维持生物滤床中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确保微生物反应的正常进行。由此看出,该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能够避免或缓解微生物外界环境温度过低,导致滤床内部微生物失去活性,从而影响水处理效果的问题,以高效地处理废水,所述生物滤床尤其适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另外,这种通过加热供氧管道来加热供入的氧气的方式可以避免常规蒸汽加热法导致的滤床内部受热不均匀或产生局部高温等问题,也可以减少常规电加热法导致运行成本增加等问题。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的剖面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生物滤床的通风供氧系统的好氧菌层的俯视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生物滤床的通风供氧系统的兼氧菌层的俯视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供气装置2加热装置3温度感应器4好氧菌层5兼氧菌层6总管7第一主管8第二主管71第一支管72第一曝气孔81第二支管82第二曝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其中,所述生物滤床自加热供氧系统包括供气装置1和供氧管道所述供氧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供气装置1,所述供氧管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生物滤床中,供氧管道靠近供气装置1的位置设置有加热装置2,生物滤床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由于生物滤床自加热供氧系统包括供气装置1和供氧管道,供氧管道的入口连接供气装置1,供氧管道的出口位于生物滤床中,供氧管道靠近供气装置1的位置设置有加热装置2,生物滤床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所以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3检测生物滤床内部的温度信息,以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加热装置2是否开启、何时开启,从而可以对生物滤床内部提供加热后的氧气,使生物滤床内的温度维持在所需范围内。这样可以维持生物滤床中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确保微生物反应的正常进行。由此看出,该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能够避免或缓解微生物外界环境温度过低,导致滤床内部微生物失去活性,从而影响水处理效果的问题,以高效地处理废水,所述生物滤床尤其适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另外,这种通过加热供氧管道来加热供入的氧气的方式可以避免常规蒸汽加热法导致的滤床内部受热不均匀或产生局部高温等问题,也可以减少常规电加热法导致运行成本增加等问题。具体地,所述温度传感器3可以与所述加热装置2通过控制单元(例如PLC控制单元)电连接。如此一来,可以这样控制滤床温度,当温度传感器3检测到温度低于一定数值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单元,PLC控制单元对加热装置2传输电信号,以控制加热装置2开启,从而对生物滤床内部进行加热供氧;类似的,当温度传感器3检测到温度高于一定数值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单元,PLC控制单元对加热装置2传输电信号,以控制加热装置2关闭。以上提到的供气装置的种类并不受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是漩涡气泵或风机,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核心技术构思在于采用加热装置加热供氧管道,而非在于使用了何种供气装置,所以不管使用何种供气装置,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上提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床自加热供氧系统包括供气装置(1)和供氧管道,所述供氧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供气装置(1),所述供氧管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生物滤床中,所述供氧管道靠近所述供气装置(1)的位置设置有加热装置(2),所述生物滤床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床自加热供氧系统包括供气装置(1)和供氧管道,所述供氧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供气装置(1),所述供氧管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生物滤床中,所述供氧管道靠近所述供气装置(1)的位置设置有加热装置(2),所述生物滤床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3)与所述加热装置(2)通过控制单元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1)为漩涡气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为加热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滤床的加热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床中包括好氧菌层(4)和位于所述好氧菌层(4)下方的兼氧菌层(5),所述供氧管道包括总管(6)和分别连接于所述总管(6)的第一主管(7)和第二主管(8),所述第一主管(7)通向所述好氧菌层(4),所述第二主管(8)通向所述兼氧菌层(5),以能够分别对所述好氧菌层(4)和所述兼氧菌层(5)供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喜林王世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盖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