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844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频天线,包括:一接地部;一连接部,垂直地连接于该接地部;一馈入延伸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于该连接部,该第二端具有一信号馈入端;一辐射部,平行于该接地部,垂直地连接于该连接部;一第一辐射延伸部,具有一第三端与一第四端,该第三端连接于该辐射部,该第四端往辐射部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二辐射延伸部,垂直地连接于该辐射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天线,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多频带的平面倒F形天线(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
技术介绍
近年受到无线通讯装置诸如手机、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乃至无线接取器(AP)等设备普及的影响,使得用来收发电子讯号的天线也受到重视,尤其是结构简单的天线更受市场欢迎,其中又以倒F型天线(PIFA)原理运作的天线最受瞩目。一般来说,PIFA的运作是以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的外导体与内导体来分别连接PIFA的接地端与讯号馈入端,以藉由PIFA的辐射部来传输讯号,当然也可以不用同轴电缆,改以其它接地单元与讯号传输单元来进行。但由于天线的形状、结构、尺寸影响到天线的匹配阻抗与运作频率,且各种装置对天线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本领域的工程师莫不绞尽脑汁,在天线的结构上不断做出变革,在最佳化天线的效能之余,又能减少天线所占空间,以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本案申请人鉴于习知技术中的不足,经过悉心试验与研究,并一本锲而不舍之精神,终构思出本案「双频天线」,能够克服先前技术的不足,以下为本案的简要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先前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双频天线,具有较宽的天线频宽(bandwidth),对应不同需求皆具有符合通讯协议的有效使用频带,并减少所占空间,可有效节省开发多套模具的成本支出以节省成本,并适合应用在各种环境的无线网路装置中。根据上述构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频天线,包括一接地部;一连接部,垂直地连接于该接地部;一馈入延伸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于该连接部,该第二端具有一信号馈入端;一辐射部,平行于该接地部,垂直地连接于该连接部;一第一辐射延伸部,具有一第三端与一第四端,该第三端连接于该辐射部,该第四端往辐射部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二辐射延伸部,垂直地连接于该辐射部。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的双频天线,其中该接地部是位于一第一平面;该连接部与该馈入延伸部皆位于一第二平面;该辐射部与该第一辐射延伸部皆位于一第三平面;该第二辐射延伸部位于一第四平面。该辐射部与该第一辐射延伸部运作于一第一频带,第二辐射延伸部运作于一第二频带,且该第二频带的操作频率大于该第一频带的操作频率。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的双频天线,该接地部更包括一接地端,该接地端是位于该第二平面,且垂直于该接地部来延伸;该馈入延伸部是似U字形结构;该连接部是似L字形结构,具有一长端与一短端,该长端连接于该第一端,该短端连接于该接地部;该第一辐射延伸部,是似U字形结构;该辐射部更包括一第三辐射延伸部,该第三辐射延伸部是垂直于该福射部所设置的U字形结构,具有一第一延伸端与一第二延伸端,该第二延伸端连接于该辐射部,该第一延伸端往该辐射部方向延伸,该第一延伸端与该第二延伸端是位于该第三平面;该第一辐射延伸部更包括一辐射延伸端,该辐射延伸端是垂直于该第一辐射延伸部来延伸。又依据上述构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频天线,包括一接地平面;一连接平面,具有一短端连接于该接地平面,以及一长端以一第一方向延伸而连接于一信号馈入端;以及一辐射平面,具有一本体,平行于该接地平面,且连接于该连接平面;一第一辐射延伸部,连接于该本体,以该第一方向延伸后,经过转折再以一第二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二辐射延伸部,连接于该本体并以一第三方向延伸。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的双频天线,其中该接地平面更包括一接地端,该接地端以该第三方向延伸,并与该连接平面共平面;该连接平面是由一似L字形部与一似U字形部所构成,该似L字形部具有该长端与该短端,该似U字形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于该长端,该第二端具有该信号馈入端,该信号馈入端是以该第三方向延伸;该本体更连接一第三福射延伸部,该第三福射延伸部是U字形结构,具有一第一延伸端与一第二延伸端,该第二延伸端以一第四方向延伸后,再以该第一方向延伸而连接于该本体,该第一 延伸端以该第四方向延伸后,再以该第一方向往本体延伸;该第一辐射延伸部更包括一辐射延伸端,该福射延伸端是以该第三方向延伸。复依据上述构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频天线,包括一第一辐射部;一第二辐射部,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并与该第一辐射部之间形成一平面夹角;一连接部,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以及一接地部,连接于该连接部,其中该第一辐射部平行于该接地部,该第二辐射部平行于该连接部。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的双频天线,其中该接地部更包括一接地端,该接地端与该连接部共平面;该连接部更具有一信号馈入端;该连接部更包括一似L字形部与一似U字形部,该似L字形部具有一长端与一短端,该似U字形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长端连接于该似U字形部的该第一端,该短端连接于该接地部,该第二端具有一信号馈入端;该第一辐射部更具有一第一辐射延伸部,该第一辐射延伸部是U字形结构,还具有一辐射端与一延伸端,该延伸端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该第一辐射部更包括一辐射延伸端,以调整辐射部的阻抗匹配。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的双频天线,其中该长端、该第一端、以及该延伸端是以一第一方向延伸;该辐射端与该第二端是以一第二方向延伸;该接地端、该信号馈入端、该辐射延伸端以及该第二辐射部是以一第三方向延伸;该第一辐射部更连接一似U字形延伸部,具有一第一延伸端与一第二延伸端,该第二延伸端以一第四方向延伸后,再以该第一方向延伸而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该第一延伸端以该第四方向延伸后,再以该第一方向往该第一辐射部延伸。更依据上述构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天线,具有不共面的四个平面,包括一接地元件,位于一第一平面;一连接元件,位于一第二平面,更包含一馈入延伸元件与其相连接,且该连接元件与该接地元件相连接,该馈入延伸元件与一馈入讯号相连接;以及一射频元件,与该连接元件相连接,具有朝不同方向延伸的二射频部,该二射频部分别具有二平面,其中一第三平面运作于一第一频带,一第四平面运作于一第二频带,该第二频带的操作频率大于该第一频带的操作频率,该第三平面与该第四平面间具一夹角,以一平行四边形的结构配置。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的立体天线,其中该第一平面平行于该第三平面,该第二平面平行于该第四平面。附图说明图I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频天线的斜视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频天线的后视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频天线的下方斜视图。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频天线的电压驻波比的测试图。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双频天线的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双频天线2连接部21信号馈入端22馈入延伸部23 第一端24 第二端25 长端26 短端3接地部31接地端4辐射部41第四端42第二辐射延伸部43辐射延伸端44a第一延伸端44b第二延伸端45第一辐射延伸部46第三端Dl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D3第三方向D4第四方向a、b、c、d 凹沟Θ 夹角具体实施例方式本案所提出的「双频天线」将可由以下的实施例说明而得到充分了解,使得熟习本技艺的人士可以据以完成之,然而本案的实施并非可由下列实施例而被限制其实施型态,熟习本技艺的人士仍可依据除既揭露的实施例的精神推演出其它实施例,该等实施例皆当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请参阅图I。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频天线I的斜视图。双频天线I是由导体材质所构成,并以金属导体材质为较佳,且双频天线的各元件,较佳为一平面薄片状导体,且为一体成形。双频天线I的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频天线,包括:一接地部;一连接部,垂直地连接于该接地部;一馈入延伸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于该连接部,该第二端具有一信号馈入端;一辐射部,平行于该接地部,垂直地连接于该连接部;一第一辐射延伸部,具有一第三端与一第四端,该第三端连接于该辐射部,该第四端往辐射部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二辐射延伸部,垂直地连接于该辐射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黃智勇罗国彰
申请(专利权)人: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