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型塑胶按键及投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8289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型塑胶按键及投影仪,该连续型塑胶按键包含:第一按键层,突出其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组按键,该第一组按键通过第一绕臂与该第一按键层连接;第二按键层,突出其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组按键,该第二组按键通过第二绕臂与该第二按键层连接;该第一组按键层与该第二按键层叠置,使得该第一组按键与该第二组按键邻接,形成连续型的按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续型塑胶按键采用纯塑胶材料,并利用凸筋与凸柱的配合实现翘板式按压,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续型塑胶按键兼具P+R式按键的手感,又具有相对低廉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键及使用该按键的投影仪,尤指一种连续型塑胶按键及使用该连续型塑胶按键的投影仪。
技术介绍
目前投影仪的按键一般 采用连续型塑胶按键,常用的连续型塑胶按键,一般采用P+R (Pla stic+Rubber,即塑胶材料与橡胶材料相互结合)式的按键或者纯橡胶的按键,但都有其相应的缺点。P+R式的按键,其按键底座为橡胶材料,而按键采用塑胶材料,按压时手与塑胶材料接触,手感比较好,但是价格很贵;纯橡胶式的按键,其按键底座与按键均采用橡胶材料,价格虽然便宜,但是按压时手与橡胶材料接触,手感非常差。因此,现有的按键难以达到既希望按键具有P+R式按键的较好手感,同时又比P+R式按键成本低廉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型塑胶按键,兼具P+R式按键的手感,又具有相对低廉的成本。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型塑胶按键包含第一按键层,该第一按键层突出其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组按键,该第一组按键通过第一绕臂与该第一按键层连接;第二按键层,该第二按键层突出其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组按键,该第二组按键通过第二绕臂与该第二按键层连接;其中,该第一组按键层与该第二按键层叠置,使得该第一组按键与该第二组按键邻接,形成连续型的按键。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组按键具有相互连接第一按压部与第二按压部,该第一组按键朝向该第二按键层的一面对应该第一按压部与该第二按压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凸筋,该第二按键层的上表面对应该凸筋设置有凸柱;其中,按压该第一按压部或该第二按压部时,该凸筋于该凸柱上转动,实现该第一按压部与该第二按压部的翘板式按压。于另一实施例中,该凸筋与该凸柱的表面至少其中之一为弧形。于又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按键层对应该第二组按键设置有第一镂空部,以使该第二组按键置于该第一镂空部中。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按键层对应该第一组按键设置有第二镂空部,为该第一组按键提供下压空间。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连续型塑胶按键还具有第三按键层,该第三按键层突出其上表面设置有第三组按键,该第三组按键通过第三绕臂与该第三按键层连接;其中,该第一组按键层、该第二按键层与该第三按键层叠置,使得该第一组按键、该第二组按键与该第三组按键邻接,形成连续型的按键。于又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组按键对应该第三组按键设有第三镂空部,使得该第三组按键置于该第三镂空部中。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三按键层对应该第一组按键与该第二组按键设置有遮挡面,以防止静电。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按键层与该第二按键层通过热熔焊接结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影仪,该投影仪具有如上所述的连续型塑胶按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型塑胶按键整体采用塑胶材料,并利用凸筋与凸柱的配合实现翘板式按压,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型塑胶按键兼具P+R式按键的手感,又具有相对低廉的成本。 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连续型塑胶按键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连续型塑胶按键的组装后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连续型塑胶按键的结构爆炸图;图4A-4C为图3中各按键层的上表面的俯视图;图5A-5C为图3中各按键层的下表面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连续型塑胶按键的组装后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连续型塑胶按键的凸筋与凸柱的配合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连续型塑胶按键的组装后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型塑胶按键可使用在投影仪上,也可以使用在电视机、空调等的遥控器及其它使用按键的装置上,请参看图1,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连续型塑胶按键的结构爆炸图。于本实施例中,以投影仪(图中未示出)的一组按键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型塑胶按键100的结构,连续型塑胶按键100设置于投影仪机壳壳体的上表面。连续型塑胶按键100包含第一按键层10与第二按键层20,第一按键层10突出其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组按键12,第一组按键12通过第一绕臂14与第一按键层10连接,第一组按键12可以为单独的一个按键亦可以为两个或多个按键,于本实施例中的投影仪设置有两组第一组按键12,且每组第一组按键12具有相互连接第一按压部121与第二按压部122,即每组第一组按键12具有两个按键,第一按压部1221与第二按压部122分别为投影仪的开机键与Auto (自动)键,但并不以此为限,实际使用中也可以分别设置为其它按键;第二按键层20突出其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组按键22,第二组按键22通过第二绕臂24与第二按键层20连接,同样,本实施例中第二组按键22为四个连续的按键,这四个连续的按键分别可以设计为投影仪的上下左右键,控制声音的大小与焦距的大小,当然实际使用者,设计者亦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设定。第一按键层10对应第二按键22设置有第一镂空部16,使得第一按键层10与第二按键层20组装时第二按键22置于第一镂空部16中,如图2所示,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连续型塑胶按键的组装后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组装后,第一按键层10与第二按键层20叠置,使第一组按键12与第二组按键22邻接,形成连续型的按键,即第一组按键12与第二组按键22的各个按键之间相互连续,一般采用绕臂结构的为非连续型按键,因按键需要通过绕臂与键座(或键支架等)连接,故而各按键之间因绕臂的存在而产生大的间隙,而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型塑胶按键100虽然亦采用了绕臂,但各按键之间不存在间隔物或较大间隙,仍构成了连续型按键。请参看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连续型塑胶按键的结构爆炸图,本实施例中各元件的标号与图I中所述实施例标相同元件的号相同,与图I所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连续型塑胶按键100还包含第三按键层30,第三按键层30突出其上表面设置有第三组按键32,第三组按键32通过第三绕臂34与第三按键层30连接,于本实施例中,第三组按键32设计为单独的一个按键,用作Menu (菜单)键,于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三组按键32设计为多个按键,视实际需要而定。如图3所示,第一按键层10对应第二组按键22设置有第一镂空部16,第二按键层20对应第一组按键12设置有第二镂空部26,第二组按键22对应第三组按键32设有第三镂空部28,如此当将第一按键层10、第二按键层20与第三按键层30组装起来时,第二组按键22置于第一镂空部16中,第三组按键32则置于第三镂空部28中,而第二镂空部26则为第一组按键12提供了下压空间,如图6所示,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型塑胶按键的组装后·的上表面结构不意图,组装后,第一按键层10、第二按键层20与第三按键层30叠置,使第一组按键12、第二组按键22与第三组按键32邻接,形成连续型的按键。第一按键层10、第二组按键层20及第三按键层30皆为塑胶材料,因此,第一绕臂14、第二绕臂24及第三绕臂34皆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按压第一组按键12的第一按压部121或第二按压部122时,第一按压部121或第二按压部122在其对应的第一绕臂14的回弹作用下回复到按压前的位置,实现按键功能,同理第二组按键22与第三组按键32亦如此实现按键功能。请参看图3、图4A-4C与图5A-5C,图4A-4C为图3中各按键层的上表面的俯视图,图5A-5C为图3中各按键层的下表面的俯视图,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型塑胶按键,其特征在于该连续型塑胶按键包含:第一按键层,该第一按键层突出其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组按键,该第一组按键通过第一绕臂与该第一按键层连接;第二按键层,该第二按键层突出其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组按键,该第二组按键通过第二绕臂与该第二按键层连接;以及其中,该第一组按键层与该第二按键层叠置,使得该第一组按键与该第二组按键邻接,形成连续型的按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甫幼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