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租户架构设计方法,包括构建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角色体系模型;解析所述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角色体系模型,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获取软件中用户的相关信息;分析遗留软件中用户的使用日志,挖掘用户常用的功能模块;利用角色划分和功能聚类两种方法,获取共性的服务功能;组织租户所能提供的基本服务,将所述基本服务配置为个性化服务;对租户的SaaS应用和数据进行隔离,采用基于角色权限的方式确保访问安全。该方法能够获取不同类型的共性需求及对应的需求者,同时能快速构建租户所需的公共服务,并可进一步利用规模化定制手段,将其配置为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字信息的传输
,特别涉及一种将企业遗留软件升级为SaaS 应用的。
技术介绍
武钢作为我国特大型企业,在矿产资源、高新技术、钢材深加工、贸易物流、现代城市服务、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借鉴钢铁主业信息化的成功实践,并已出台了钢铁相关产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原有的企业信息化架构已无法适应云服务的新模式,需要利用钢铁主业的遗产软件,开发多元化、个性化的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应用,并建立钢铁相关产业的云服务平台,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从而推动企业转型。云计算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以服务方式提供的新型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是动态、可伸缩、且被虚拟化的。SaaS作为云计算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其所需的服务,在这种模式下用户无须再购买软件,而是向服务提供商按需租赁,根据使用时间或使用量付费。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向网络化、服务化、体系化和融合化方向发展的大背景下,武钢正处在旧信息系统面临终结的转型时期。对于钢铁相关产业的子(分)公司来说,SaaS能尽可能消除购买、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需要,有效地减少IT运营的成本;对于武钢这样的特大型企业来说,将正在使用中的遗留软件(legacy software)升级为SaaS应用,并逐步向云计算平台演进,是一条低风险的采用先进技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著名的SaaS应用提供商Salesforce,将多租户(multi-tenancy)技术应用于其客户关系管理等服务,大获成功。简单而言,多租户是指一个单独的软件实例可以为多个用户 /组织服务的模式。多租户技术作为SaaS应用区别于传统软件的重要标志,主要探讨与实现如何在大量用户的环境下共用相同的软件或其组件,并仍可确保不同组织/用户数据的隔离性和安全性。租户所能使用的服务可供I个或多个(取决于多租户程度)终端用户同时使用。为了尽可能地共享软硬件资源,支持多租户模式的SaaS应用不仅要对其软件架构(architecture)、数据库结构做相应的修改,而且在安全和数据隔离等方面也要进行特殊设计,与此相关的探索是目前多租户技术理论研究的热点Mietzner等人提出了一个面向云应用的、可配置的和可定制化的通用框架M,对数据和配置信息进行虚拟分区,使每个租户都能使用一个单独的虚拟实例,并可以对这个虚拟实例进行个性化定制。对于业务流程驱动的应用而言,满足不同租户个性化的业务服务需求意味着需要建立有效的租户业务流程定制机制,史玉良等人利用动作的时态逻辑 (TLA, Temporal Logic of Actions)进行建模和形式化验证,确保全局定制行为的正确性。进一步地,林海略等人从运行性能的角度出发,在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处理层提出不同的调度算法Μ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针对典型的Web应用TPC-W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维持较高的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为各个租户提供一定的性能指标保障。利用尽可能少的IT资源,为尽可能多的用户/组织进行按需服务,是多租户技术的主旨。为构造适用于不同业务领域的SaaS应用,如电子合同管理M、授权管理系统 等,一些用于特定情境和主题的多租户架构的设计方法被相继提出。另一方面,服务提供商如Salesforce等也通过定制化手段_,对通用的解决方案进行裁剪和改进,从而在不增加开发成本的情况下快速推出适合客户需求的SaaS应用。到目前为止,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需求建模方法,如面向企业组织的需求建模方法,面向目标的需求建模方法、基于本体 (ontology)的需求建模方法、面向特征(feature)的需求建模方法等。面向企业组织的需求建模方法强调在软件开发前首先理解所处的组织结构,明确完成操作的相关业务规则,组织成员的目标、任务和责任,以及需要处理的数据。这种方法通常与面向目标的需求建模方法相结合,后者用于帮助开发者理解领域中不同角色的动机和期望,形成完备的、 无冗余的需求规范。面向特征的需求建模方法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对领域或软件产品线进行建模的方法,可以明确地对领域中的共性和变化性知识进行适应性建模和管理。基于本体的建模方法近年来被广泛用于领域建模和需求建模中,以提供在不同的利益相关方之间达成一致的术语约定,避免二义性。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云计算技术发展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Guo C,Sun Wj Huang Y,et al.A Framework for Native Mul t i-Tenancy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 In:Proceedings of the9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merce Technology and the4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terprise Computing, 2007,pp.551 558.Candan K S,Li W-Sj Phan T,et al. Frontiers in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as Services· In:Proceedings of the25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 2009,pp. 1761 1768. Mietzner R,Unger Tj Leymann F. Cafe : A Generic Configurable Customizable Composite Cloud Application Framework.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9,5870:357 364.史玉良,栾帅,李庆,等.基于TLA的SaaS业务流程定制及验证机制研究 ·计算机学报,2010,33(11) :2055 2067.林海略,韩燕波.多租户应用的性能管理关键问题研究.计算机学报,2010,33 (10): 1881 1895.Motahari-Nezhad H Rj Stephenson B,and Singhal S. Outsourcing Business to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HP Laboratories:Technical Report(No. HPL-2009-23),2009. Kwok Tj Nguyen T,and Lam LA Software as a Service with Multi-tenancy Support for an Electronic Contract Management Application. In:Proceedings of the2008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Comput ing, 2008,Vol.2,pp.179 18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租户架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角色体系模型;解析所述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角色体系模型,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获取软件中用户的相关信息;分析遗留软件中用户的使用日志,挖掘用户常用的功能模块;利用角色划分和功能聚类两种方法,获取共性的服务功能;组织租户所能提供的基本服务,将所述基本服务配置为个性化服务;对租户的SaaS应用和数据进行隔离,采用基于角色权限的方式确保访问安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星,马于涛,李永兵,刘智平,王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