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715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0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包括阀杆(1)、小钢珠(2)、大钢珠(4)、阀盖(5)和阀杆螺母(6);在阀杆(1)端面处开有球形凹孔,大钢珠(4)位于凹孔内;在阀杆螺母(6)的内壁以及阀杆(1)的外壁对应位置,分别开有环槽,小钢珠(2)位于环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阀杆端面与阀杆螺母之间安装大钢珠,使阀杆螺母推动阀杆向前运动时能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通过在阀杆与阀杆螺母的周向环槽中安装小钢珠,使阀杆螺母拉动阀杆向后运动时能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因此具有洁净度高、摩擦阻力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卫星传动
,特别涉及一种高洁净度、小摩擦阻力的卫星阀门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在卫星推进系统中,多余物可能导致阀门密封失效或卫星推力器工作异常等故障,因此卫星阀门中要求传动结构应具有较高的洁净度。目前,卫星阀门中的传动结构一般由阀盖、阀杆螺母、阀杆等零件组成。由于钛合金具有强度高、密度小、耐推进剂腐蚀等优点,一般卫星阀门中都要求外壳部分(如阀体、阀盖)的材料为钛合金,但钛合金的缺点是耐磨性差,摩擦阻力大。因此在现有的卫星阀门中,阀盖中的钛合金螺纹在反复传动过程中容易产生磨损,形成多余物,并且摩擦阻力大。阀杆螺母的作用是带动阀杆向前或向后运动。在卫星阀门中,由于阀杆与推进剂接触,要求其耐推进剂腐蚀。因此其材料选用范围受到限制,一般只能选择ICrlSNiOTi和钛合金等材料,其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差。因此,在现有的卫星阀门传动结构中,阀杆和阀杆螺母之间直接接触,存在因磨损产生多余物的缺点。其他领域的阀门传动结构,在材料无法满足卫星阀门对材料要求、洁净度等方面的要求。比如,航天工业标准QJ2262中的手动截止阀适用于航天器的地面设备和试验设备,其阀盖为淬火的2Crl3,不能满足卫星阀门要求,如果改成钛合金材料,又会产生不耐磨损的缺点。其阀杆与阀杆螺母之间为滑动摩擦,存在因磨损产生多余物的缺点。因此,针对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存在的以上缺点,需要研制一种高洁净度、小摩擦阻力的卫星阀门传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洁净度、小摩擦阻力的卫星阀门传动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包括阀杆、小钢珠、大钢珠、阀盖和阀杆螺母;在阀杆端面处开有球形凹孔,大钢珠位于凹孔内;在阀杆螺母的内壁以及阀杆的外壁对应位置,分别开有环槽,小钢珠位于环槽中;在阀杆螺母的环槽处开有一个径向通孔,用于小钢珠的装配。在所述阀杆螺母的通孔中安装封口片,以防止小钢珠脱出。所述的封口片与阀杆螺母之间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所述的小钢珠与环槽之间的间隙为单边O. 1mm。所述的阀盖为钛合金材料,采用渗氮处理。所述的阀杆螺母采用9Crl8材料,进行淬火处理。所述的阀盖和阀杆螺母之间采用7804润滑脂进行润滑。所述的阀杆螺母的底部开有一个六方孔,采用电火花加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I)本专利技术的阀门传动结构,在阀杆采用钛合金等硬度较低材料的条件下,通过在阀杆端面与阀杆螺母之间安装大钢珠,使阀杆螺母推动阀杆向前运动时能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通过在阀杆与阀杆螺母的周向环槽中安装小钢珠,使阀杆螺母拉动阀杆向后运动时能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因此具有洁净度高、摩擦阻力小的特点。(2)本专利技术中的阀盖采用钛合金材料并进行渗氮处理,阀杆螺母采用9Crl8并进行淬火处理,既满足了卫星阀门要求阀盖材料为钛合金的要求,又克服了在传动结构中的钛合金不耐磨损、易产生多余物的不足。(3)在本专利技术中,阀盖和阀杆螺母的螺纹配合部位采用7804润滑脂的方法,减小了阀盖和阀杆螺母之间的摩擦阻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结构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包括阀杆I、小钢珠2、大钢珠4、阀盖5和阀杆螺母6。在阀杆I端面处开有球形凹孔,大钢珠4位于凹孔内;在阀杆螺母6的内壁以及阀杆I的外壁对应位置,分别开有环槽,小钢珠2位于环槽中;小钢珠2与环槽中之间的间隙为单边O. Imm;在阀杆螺母6环槽处开有一个径向通孔,周向用于小钢珠2的装配。在阀杆螺母6的通孔中安装封口片3,以防止小钢珠2脱出。在阀杆螺母6的底部有一个六方孔,采用电火花加工。通过标准的内六角扳手即可旋动阀杆螺母6向前或向后运动,从而带动阀杆向前或向后运动。本实施例中的阀盖5为钛合金材料,采用渗氮处理;阀杆螺母6采用9Crl8材料,进行淬火处理;阀杆螺母6和阀盖5的螺纹上需涂抹适量的7804润滑脂;封口片3与阀杆螺母6之间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阀杆I的端面与阀杆螺母6之间安装大钢珠4,使阀杆螺母4推动阀杆I向前运动时能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通过在阀杆I与阀杆螺母4的周向环槽中安装小钢珠2,使阀杆螺母6拉动阀杆I向后运动时能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因此能在阀杆I采用钛合金等硬度较低材料的条件下,具有洁净度高、摩擦阻力小的特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阀盖5的渗氮,以及对阀杆螺母6的材料选择和工艺处理,既满足了卫星阀门要求阀盖材料为钛合金的要求,又克服了在传动结构中的钛合金不耐磨损、易产生多余物的不足,满足了卫星对阀门传动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未公开技术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权利要求1.一种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杆(I)、小钢珠(2)、大钢珠(4)、阀盖(5)和阀杆螺母(6);在阀杆(I)端面处开有球形凹孔,大钢珠(4)位于凹孔内;在阀杆螺母(6)的内壁以及阀杆⑴的外壁对应位置,分别开有环槽,小钢珠⑵位于环槽中;在阀杆螺母(6)的环槽处开有一个径向通孔,用于小钢珠⑵的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I的一种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杆螺母(6)的通孔中安装封口片(3),以防止小钢珠(2)脱出。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口片(3)与阀杆螺母(6)之间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I的一种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钢珠(2)与环槽之间的间隙为单边O. 1mm。5.根据权利要求I的一种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盖(5)为钛合金材料,采用渗氮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I的一种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杆螺母(6)采用9Crl8材料,进行淬火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I的一种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盖(5)和阀杆螺母(6)之间采用7804润滑脂进行润滑。8.根据权利要求I的一种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杆螺母(6)的底部开有一个六方孔,米用电火花加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包括阀杆(1)、小钢珠(2)、大钢珠(4)、阀盖(5)和阀杆螺母(6);在阀杆(1)端面处开有球形凹孔,大钢珠(4)位于凹孔内;在阀杆螺母(6)的内壁以及阀杆(1)的外壁对应位置,分别开有环槽,小钢珠(2)位于环槽中。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阀杆端面与阀杆螺母之间安装大钢珠,使阀杆螺母推动阀杆向前运动时能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通过在阀杆与阀杆螺母的周向环槽中安装小钢珠,使阀杆螺母拉动阀杆向后运动时能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因此具有洁净度高、摩擦阻力小的特点。文档编号F16K27/12GK102937209SQ20121043112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献斌, 席红敏, 宋恒学, 沈岩, 魏延明, 陈君, 高宁, 房磊, 柴军, 宋新河, 王国华 申请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杆(1)、小钢珠(2)、大钢珠(4)、阀盖(5)和阀杆螺母(6);在阀杆(1)端面处开有球形凹孔,大钢珠(4)位于凹孔内;在阀杆螺母(6)的内壁以及阀杆(1)的外壁对应位置,分别开有环槽,小钢珠(2)位于环槽中;在阀杆螺母(6)的环槽处开有一个径向通孔,用于小钢珠(2)的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献斌席红敏宋恒学沈岩魏延明陈君高宁房磊柴军宋新河王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