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白型再生涤纶短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6707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0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涤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白型再生涤纶短纤维。一种增白型再生涤纶短纤维,该涤纶短纤维由聚酯母粒与再生聚酯瓶片混合,经干燥后在螺杆机挤出机中熔融纺丝制得,所述的聚酯母粒由包括以下组份的材料和聚酯粉熔融造粒制得:组份A:荧光增白剂、增亮剂和热稳定剂;组份B:聚酯纤维用色母级二氧化钛;组分C:增艳剂;上述的组份A、B、C的重量比为A:B:C=(1%~15%):(15%~45%):(0.1?~1.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使最终制得的纤维洁白如瓷且光泽鲜艳,白度高过原生聚酯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涤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白型再生涤纶短纤维
技术介绍
目前,再生聚酯纤维以其环保、绿色、价格竞争优势(同原生聚酯纤维相比)明显等特点,受到国家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11年,再生聚酯的产能已经超过750万吨,其中大部分是以聚酯瓶片、聚酯包装材料、原生聚酯下脚料等为原料通过简单添加荧光增白剂的方式生产的白色再生涤纶纤维。因为该种纤维同原生聚酯纤维在白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在高档应用领域尚不能作为单一的纺织、无纺等原料应用在纤维制品上。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再生聚酯纤维的白度与原生聚酯纤维的白度还存在较大的差异。鉴于竞争日趋激烈的再生纤维市场,如何通过改善纤维的白度,减小原生涤纶纤维与再生涤纶在白度上的差异,提高再生产品的附加值和产品市场份额是再生涤纶发展的必经之路。相对于传统再生纺丝直接添 加增白剂生产的增白再生聚酯短纤维还不足以满足高端纤维制品对纤维白度的要求,即便是添加二氧化钛仍不能达到增白的目的。往往还会因增白剂、二氧化钛直接添加在原料直接干燥时导致增白剂和二氧化钛过早氧化影响纤维的白度并存在出投料过程中扬尘而引起二氧化钛、增白剂浪费和污染环境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白型再生涤纶短纤维,其特征在于该涤纶短纤维由聚酯母粒与再生聚酯瓶片混合,经干燥后在螺杆机挤出机中熔融纺丝制得,所述的聚酯母粒由包括以下组份的材料和聚酯粉熔融造粒制得:组份A:荧光增白剂、增亮剂和热稳定剂,所述的荧光增白剂、增亮剂和热稳定剂的重量比例为(20~90):(3~7):(3~7);组份B:聚酯纤维用色母级二氧化钛;组分C:增艳剂;增艳剂由群青紫、活性艳蓝和酞青兰按照(5?25):(10?40):(30?60)的重量比例混合构成;上述的组份A、B、C的重量比为A:B:C?=(1%~15%):(15%~45%):(0.1?~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军邢喜全王方河贾同伟杜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