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90°相移DC/AC双路变换器
本技术一种90°相移DC/AC双路变换器,特别是一种小型高精度高稳定性的 90°相移DC/AC双路变换器。
技术介绍
90°相移DC/AC双路变换器电路作为两相激磁驱动电路,适用于惯性平台电源系统以及高精度、高稳定、高可靠小型化电源系统。和同类型的数字变换器相比,具有精度高的特点,是我国在数字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课题。而且常见的90°相移DC/AC双路变换器电路多采用PCB版生产,集成电路多为塑封产品或陶瓷封装的产品,电阻、电容、集成电路多为直插或贴片器件,不仅体积较大,并且工作温度范围窄,很多都达不到要求。在某些特殊场合下,这种常规的90°相移DC/AC双路变换器模块根本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小型高精度高稳定性的90°相移DC/AC双路变换器。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90°相移DC/AC双路变换器,包括信号源、分频器、移相电路、整形电路、功率扩展电路;电路的信号源为正弦波, 信号经过分频器产生相应频率的信号,再经过移相电路产生相位差为9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90°相移DC/AC双路变换器,包括:信号源、分频器、移相电路、整形电路、功率扩展电路,其特征在于:电路的信号源为正弦波,信号经过分频器产生相应频率的信号,再经过移相电路产生相位差为90°的两路正弦波信号,而后经过整形电路将两路正弦波信号变为两路方波信号,最后经过功率扩展使两路方波信号具有功率驱动能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90°相移DC/AC双路变换器,包括信号源、分频器、移相电路、整形电路、功率扩展电路,其特征在于电路的信号源为正弦波,信号经过分频器产生相应频率的信号,再经过移相电路产生相位差为90°的两路正弦波信号,而后经过整形电路将两路正弦波信号变为两路方波信号,最后经过功率扩展使两路方波信号具有功率驱动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90°相移DC/AC双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源是由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和第一晶振Zl组成;第六电容C6的一端接第一晶振Zl,另一端接公共地GND,第七电容C7接第一晶振Zl的另一端,另一端接公共地GND ;所述分频器是由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二进制计数器NI组成的;二进制计数器NI的16管脚接正电源 Vcc, 8、12管脚接公共地GND,11管脚接第一电阻Rl的一端和所述信号源部分的第一晶振Zl 的一端,10管脚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和所述信号源部分的第一晶振Zl的另一端,输出管脚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公共地GND ;所述移相电路是由双D触发器N2、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l组成;双D触发器N2的14脚接正电源Vrc, 6、7、8管脚接公共地GND,3、11管脚接所述分频器部分的二进制计数器NI的输出管脚,5、12管脚接在一起,4、10管脚接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l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公共地GND, 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接正电源Vrc ;所述整形电路是由第三集成电路N3、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 组成;第二电容C2的一端接所述移相电路的双D触发器N2的13管脚,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第三集成电路N3的2管脚和第八电阻R8 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第三集成电路N3的I管脚,第三电容C3的一端接所述移相电路的双D触发器N2的1、9管脚,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 R4的另一端接第三集成电路N3的6管脚和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第三集成电路N3的7管脚,第三集成电路N3的3管脚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公共地GND,第三集成电路N3的5管脚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公共地GND,第三集成电路N3的8管脚接正电源Vrc,第三集成电路N3的4管脚接负电源Vee ;所述功率扩展电路是由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萍萍,徐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七四九电子有限公司,天水华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