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范围大的蓄电池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63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范围大的蓄电池充电器,包括双向可控硅、触发双向二极管、第一熔断器、第二熔断器、变压器、整流电路、电流表、电压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电位器、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220V交流电经第一电容滤波,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限流后供给第二电容进行二次滤波,电位器调整电压,第六电阻和第四电容使负载近似为阻性后经变压器降压,再经整流电路把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控硅调节输出的充电电压,以便于适应所调整范围内的各种电压的蓄电池,降低了成本,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调节范围宽、实用性强,便于推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调节范围大的蓄电池充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蓄电池充电器都有固定的电流输出或者档位输出,而现在有许多电压高低不同的蓄电池就需要配备各种不同电压的充电器,这样成本就较高,现有的可以调节输出的充电器采用一般的切换电阻方式,因此不能够随意调节充电电压,且输出电压不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调节范围大的蓄电池充电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双向可控硅、触发双向二极管、第一熔断器、第二熔断器、变压器、整流电路、电流表、电压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电位器、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熔断器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熔断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变压器的高压侧的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变压器高压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触发双向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低压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熔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熔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低压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正极与所述电流表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负极同时与电压表的一端和输出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流表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压表的另一端和所述输出接口的另一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可控硅调节输出的充电电压,以便于适应所调整范围内的各种电压的蓄电池,降低了成本,且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调节范围宽、实用性强,便于推广。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包括双向可控硅SR、触发双向二极管ST、第一熔断器FU1、第二熔断器FU2、变压器T、整流电路UR、电流表A、电压表V、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电位器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第一熔断器FUl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第一熔断器FUl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和变压器T的高压侧的一端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双向可控娃SR的第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电位器R4的第一端、电位器R4的滑动端、双向可控硅SR的第二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变压器T高压侧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4的第二 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和触发双向二极管ST的第一端连接,双向触发二极管ST的第二端与双向可控硅SR的控制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低压侧的一端与第二熔断器FU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熔断器FU2的第二端与整流电路UR的输入端的一端连接,整流电路UR的输入端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低压侧的另一端连接,整流电路UR的正极与电流表A的一端连接,整流电路UR的负极同时与电压表A的一端和输出接口的一端连接,电流表A的另一端同时与电压表V的另一端和输出接口的另一端连接。如附图所示220V交流电经第一电容Cl滤波,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限流后供给第二电容C2进行二次滤波,电位器R4调整电压,第六电阻R6和第四电容C4使负载近似为阻性后经变压器降压,再经整流电路把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输出,在充电过程中,由于回路中电容两端的电压降变化较小,所以,通过电容器的电流也是不变的,通过被充电蓄电池内部的充电电流自然也是恒定的;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分别是第一电容Cl和第四电容C4的泄放电阻,在充电器未使用时,能及时将电容器上积存的电荷放掉;双向可控娃SR是支路控制开关,通过调节双向可控硅SR从而得到想要的输出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范围大的蓄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可控硅、触发双向二极管、第一熔断器、第二熔断器、变压器、整流电路、电流表、电压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电位器、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熔断器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熔断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变压器的高压侧的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变压器高压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触发双向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低压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熔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熔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低压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正极与所述电流表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负极同时与电压表的一端和输出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流表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压表的另一端和所述输出接口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范围大的蓄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可控硅、触发双向二极管、第一熔断器、第二熔断器、变压器、整流电路、电流表、电压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电位器、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熔断器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熔断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变压器的高压侧的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智宽于晓晖胡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酷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