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流式水轮机导叶轴颈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335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贯流式水轮机导叶轴颈加工装置,它包括进给电机1,车床身2,车床身2上安装有顶紧装置,顶紧装置上安装顶尖,与顶尖配合安装有动力头,在动力头之间设置有工作平台9,工作平台9上固定安装有导叶夹具10。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不会产生离心力,也就不会因离心力使各轴颈产生圆跳动,也不会因导叶体偏重产生离心力而造成轴颈椭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精度容易保证,加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贯流式水轮机导叶轴颈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导叶两端轴颈(或轴孔)的同轴度要求较高,导叶轴颈的加工方法一般在卧式车床上工件旋转车削加工,但对于大型贯流式导叶来说,由于导叶形状特殊,偏重大,导叶体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刚度相差悬殊,加工后导叶轴颈往往出现较大的圆跳动。因此采用这种方法加工时必须选用重型卧床,但由于设备加工能力的限制,在加工大型贯流式导叶时,轴颈精度就很难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不会产生离心力,也就不会因导叶体偏重产生离心力而造成轴颈椭圆度的贯流式水轮机导叶轴颈加工装置,加工精度容易保证,加工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贯流式水轮机导叶轴颈加工装置,它包括进给电机,车床身,车床身上分别安装有左顶紧装置和右顶紧装置,左顶紧装置和右顶紧装置上分别安装有左顶尖和右顶尖,与左顶尖配合安装有左动力头,与右顶尖配合安装有右动力头,在左动力头和右动力头之间设置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固定安装有导叶夹具。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导叶用导叶专用夹具装夹,由于工件不动,就不会产生离心力,也就不会因离心力使各轴颈产生圆跳动,用这种方案加工,各轴颈间的同轴度要依靠旋风头的安装同轴度或工件找正精度。另一方面,由于工件不动,也就不会因导叶体偏重产生离心力而造成轴颈椭圆度。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和方法,使加工精度容易保证,加工效率也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中1-进给电机,2-车床身,3-左顶紧装置,4-右顶紧装置,5-左顶尖,6-右顶尖,7-左动力头,8-右动力头。9-工作平台,10-导叶夹具,11-导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贯流式水轮机导叶轴颈加工装置,它包括进给电机1,车床身2,车床身2上分别安装有左顶紧装置3和右顶紧装置4,左顶紧装置3和右顶紧装置4上分别安装有左顶尖5和右顶尖6,与左顶尖5配合安装有左动力头7,与右顶尖6配合安装有右动力头8,在左动力头7和右动力头8之间设置有工作平台9,工作平台9上固定安装有导叶夹具10。贯流式水轮机导叶轴颈加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需加工导叶11夹持在导叶夹具10上,导叶11固定不动;b、通过左动力头7和右动力头8的安装同轴度或工件找准导叶11两端轴颈的同轴度;c、采用左动力头7和右动力头8旋转并进给的切削方法,即旋风切削,得到同轴度精度高的导叶轴颈。权利要求1.贯流式水轮机导叶轴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给电机(1),车床身(2),车床身(2)上分别安装有左顶紧装置(3)和右顶紧装置(4),左顶紧装置(3)和右顶紧装置(4)上分别安装有左顶尖(5)和右顶尖(6),与左顶尖(5)配合安装有左动力头(7),与右顶尖(6)配合安装有右动力头(8),在左动力头(7)和右动力头(8)之间设置有工作平台(9),工作平台(9)上固定安装有导叶夹具(1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贯流式水轮机导叶轴颈加工装置,它包括进给电机1,车床身2,车床身2上安装有顶紧装置,顶紧装置上安装顶尖,与顶尖配合安装有动力头,在动力头之间设置有工作平台9,工作平台9上固定安装有导叶夹具1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不会产生离心力,也就不会因离心力使各轴颈产生圆跳动,也不会因导叶体偏重产生离心力而造成轴颈椭圆度。本专利技术加工精度容易保证,加工效率高。文档编号B23B3/00GK101020246SQ200710048538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8日专利技术者郑晓岷, 张博勋 申请人: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贯流式水轮机导叶轴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给电机(1),车床身(2),车床身(2)上分别安装有左顶紧装置(3)和右顶紧装置(4),左顶紧装置(3)和右顶紧装置(4)上分别安装有左顶尖(5)和右顶尖(6),与左顶尖(5)配合安装有左动力头(7),与右顶尖(6)配合安装有右动力头(8),在左动力头(7)和右动力头(8)之间设置有工作平台(9),工作平台(9)上固定安装有导叶夹具(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岷张博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