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306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和与插头连接的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第一电缆罩和置于第一电缆罩内的第一壳体,第一电缆罩为插头电缆罩,第一壳体为插头壳体,第一电缆罩连接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为压紧螺钉,第一壳体内设有插孔;所述插座包括第二壳体和置于第二壳体内的插针,第二壳体为插座壳体;所述插针与插孔插接,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第一电缆罩上的卡帽连接,所述第一螺钉与第一电缆罩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电缆罩与第一壳体连接位置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位置设有第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螺纹连接,接触可靠性高,且密封性好、防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是一种用于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现有的电连接器连接方式一般均采用卡扣连接或卡锁连接,该连接方式紧密性不好,容易松动,连接强度不高,且密封性不好,更不具有防水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螺纹连接,接触可靠性高,且密封性好、防水的电连接器。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方案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和与插头连接的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第一电缆罩和置于第一电缆罩内的第一壳体,第一电缆罩为插头电缆罩,第一壳体为插头壳体,第一电缆罩连接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为压紧螺钉,第一壳体内设有插孔;所述插座包括第二壳体和置于第二壳体内的插针,第二壳体为插座壳体;所述插针与插孔插接,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第一电缆罩上的卡帽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钉与第一电缆罩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电缆罩与第一壳体连接位置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位置设有第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螺母。进一步地,所述螺母与第二壳体连接位置设有第七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螺母为六角螺母,可以为金属螺母或塑料螺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有第二电缆罩,第二电缆罩为插座电缆罩,第二电缆罩连接有第二螺钉,第二螺钉为压紧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钉与第二电缆罩连接位置设有第四密封圈,第二电缆罩与第二壳体连接位置设有第五密封圈与第六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插针与插孔为多芯的插针与插孔插接。进一步地,所述多芯包括三芯、四芯、五芯以及六芯,还可以为二芯、七芯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由于所述插头包括第一电缆罩和置于第一电缆罩内的第一壳体,第一电缆罩连接有第一螺钉,第一壳体内设有插孔;所述插座包括第二壳体和置于第二壳体内的插针,所述插针与插孔插接,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第一电缆罩上的卡帽连接,所以插头与插座活动连接,可以实现电信号传输连接。由于所述第一螺钉与第一电缆罩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电缆罩与第一壳体连接位置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位置设有第三密封圈,所以该电连接器密封性好,防水。由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第二壳体连接位置设有第七密封圈,所以防水,该电连接器为面板式。由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有第二电缆罩,第二电缆罩为插座电缆罩,第二电缆罩连接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与第二电缆罩连接位置设有第四密封圈,第二电缆罩与第二壳体连接位置设有第五密封圈与第六密封圈,所以该电连接器防水,为对接式。由于所述插针与插孔为多芯的插针与插孔插接,所以该电连接器连接方式多样化。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对接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面板式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三芯的插针与插孔插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四芯的插针与插孔插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五芯的插针与插孔插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六芯的插针与插孔插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如图I与图3所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插头21和与插头21连接的插座22,插头21包括第一电缆罩3和置于第一电缆罩3内的第一壳体7,第一电缆罩3为插头电缆罩,第一壳体7为插头壳体,第一电缆罩3连接有第一螺钉1,第一螺钉I为压紧螺钉,第一壳体7内设有插孔8 ;插座22包括第二壳体14和置于第二壳体14内的插针15,第二壳体14为插座壳体;插针15与插孔8插接,插针15与插孔8为三芯的插针与插孔插接,第一壳体7与第二壳体14通过第一电缆罩3上的卡帽6连接;第一螺钉I与第一电缆罩3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密封圈2,第一电缆罩3与第一壳体7连接位置设有第二密封圈4,第一壳体7与第二壳体14连接位置设有第三密封圈5,第二壳体14连接有第二电缆罩11,第二电缆罩11为插座电缆罩,第二电缆罩11连接有第二螺钉9,第二螺钉9为压紧螺钉,第二螺钉9与第二电缆罩11连接位置设有第四密封圈10,第二电缆罩11与第二壳体14连接位置设有第五密封圈12与第七密封圈17。本技术为对接式的电连接器。实施例2如图2与图4所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插头21和与插头21连接的插座22,插头21包括第一电缆罩3和置于第一电缆罩3内的第一壳体7,第一电缆罩3为插头电缆罩,第一壳体7为插头壳体,第一电缆罩3连接有第一螺钉1,第一螺钉I为压紧螺钉,第一壳体7内设有插孔8 ;插座22包括第二壳体14和置于第二壳体14内的插针15,第二壳体14为插座壳体;插针15与插孔8插接,插针15与插孔8为四芯的插针与插孔插接,第一壳体7与第二壳体14通过第一电缆罩3上的卡帽6连接;第一螺钉I与第一电缆罩3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密封圈2,第一电缆罩3与第一壳体7连接位置设有第二密封圈4,第一壳体7与第二壳体14连接位置设有第三密封圈5,第二壳体14上设有螺母16,螺母16与第二壳体14连接位置设有第六密封圈13,螺母16为六角螺母,可以为金属螺母或塑料螺母。本技术为面板式的电连接器。实施例3如图I与图5所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插头21和与插头21连接的插座22,插头21包括第一电缆罩3和置于第一电缆罩3内的第一壳体7,第一电缆罩3为插头电缆罩,第一壳体7为插头壳体,第一电缆罩3连接有第一螺钉1,第一螺钉I为压紧螺钉,第一壳体7内设有插孔8 ;插座22包括第二壳体14和置于第二壳体14内的插针15,第二壳体14为插座壳体;插针15与插孔8插接,插针15与插孔8为五芯的插针与插孔插接,第一壳体7与第二壳体14通过第一电缆罩3上的卡帽6连接;第一螺钉I与第一电缆罩3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密封圈2,第一电缆罩3与 第一壳体7连接位置设有第二密封圈4,第一壳体7与第二壳体14连接位置设有第三密封圈5,第二壳体14连接有第二电缆罩11,第二电缆罩11为插座电缆罩,第二电缆罩11连接有第二螺钉9,第二螺钉9为压紧螺钉,第二螺钉9与第二电缆罩11连接位置设有第四密封圈10,第二电缆罩11与第二壳体14连接位置设有第五密封圈12与第七密封圈17。本技术为对接式的电连接器。实施例4如图2与图6所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插头21和与插头21连接的插座22,插头21包括第一电缆罩3和置于第一电缆罩3内的第一壳体7,第一电缆罩3为插头电缆罩,第一壳体7为插头壳体,第一电缆罩3连接有第一螺钉1,第一螺钉I为压紧螺钉,第一壳体7内设有插孔8 ;插座22包括第二壳体14和置于第二壳体14内的插针15,第二壳体14为插座壳体;插针15与插孔8插接,插针15与插孔8为六芯的插针与插孔插接,第一壳体7与第二壳体14通过第一电缆罩3上的卡帽6连接;第一螺钉I与第一电缆罩3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密封圈2,第一电缆罩3与第一壳体7连接位置设有第二密封圈4,第一壳体7与第二壳体14连接位置设有第三密封圈5,第二壳体14上设有螺母16,螺母16与第二壳体14连接位置设有第六密封圈13,螺母16为六角螺母,可以为金属螺母或塑料螺母。本技术为面板式的电连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和与插头连接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第一电缆罩和置于第一电缆罩内的第一壳体,第一电缆罩连接有第一螺钉,第一壳体内设有插孔;所述插座包括第二壳体和置于第二壳体内的插针,所述插针与插孔插接,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第一电缆罩上的卡帽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和与插头连接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第一电缆罩和置于第一电缆罩内的第一壳体,第一电缆罩连接有第一螺钉,第一壳体内设有插孔;所述插座包括第二壳体和置于第二壳体内的插针,所述插针与插孔插接,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第一电缆罩上的卡帽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与第一电缆罩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电缆罩与第一壳体连接位置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位置设有第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利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开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