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桥式连接器,该桥式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和导电端子,绝缘座体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贯穿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多个端子插槽、多个隔墙以及多个挡墙。多个隔墙自第一表面凸伸且间隔设置,每个隔墙具有隔墙侧面。每个挡墙具有挡墙表面,该挡墙表面、与该挡墙表面相邻的隔墙侧面以及第一表面位于该相邻隔墙之间的部分围成腔室。所述导电端子插入对应的端子插槽并位于所述腔室内,具有端子表面。每一挡墙的挡墙表面靠近所述端子表面而与端子表面形成间隙,所述导电端子朝向挡墙弯折时的第一弯折点靠近挡墙顶面,朝背离挡墙方向弯折时的第二弯折点靠近第一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导电端子的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桥式连接器,还涉及具有该桥式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I至图3,现有的桥式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I和导电端子2。绝缘座体I具有第一表面11、与第一表面11相对的第二表面12、多个端子插槽13、多个隔墙14以及多个挡墙15,每一个端子插槽13自第一表面11贯穿至第二表面12而在第一表面11上形成插槽入口和在第二表面12上形成插槽出口。多个隔墙14自第一表面11凸伸且间隔设置成一排,每个隔墙14具有隔墙侧面,每相邻的二个隔墙14之间具有一个所述插槽入口。所述挡墙15的挡墙表面、与该挡墙表面相邻的隔墙侧面以及第一表面位于该相邻隔墙14之 间的部分围成腔室。每一个导电端子2具有端子表面和位于端子表面二侧的端子侧面,每一个导电端子2位于一个腔室内并从插槽口插入端子插槽13并从第二表面12伸出,从而,导电端子2被隔墙14阻隔而不会相互连接。现有的桥式连接器以嵌入成型工艺(InsertModing)制得,在嵌入成型的过程中,挡墙15自第一表面11凸伸且包裹导电端子2的端子表面和位于端子表面二侧的端子侧面。请继续参阅图I和图2,上述的桥式连接器使用时作为插头与插座3配对使用,在配对使用时候,需要将导电端子2以箭头A所示方向转动而呈90度弯折,而在维修时,需要将导电端子2以箭头B方向弯折,但是,由于桥式连接器通过嵌入成型工艺制造而使得挡墙15包裹导电端子2而与导电端子2紧密结合,在朝向挡墙15方向弯折(箭头A所示方向弯折)或者向背离挡墙15方向弯折时(箭头B所示方向弯折),导电端子2与挡墙15的紧密结合使得导电端子2与挡墙15往复的折弯点相隔很近,疲劳应力无法分散,导电端子2的折弯次数少,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桥式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因为耐弯折次数少而寿命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桥式连接器,该桥式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和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座体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多个端子插槽、多个隔墙以及多个挡墙。所述多个隔墙自第一表面凸伸且间隔设置,每个隔墙具有隔墙侧面。每个挡墙具有挡墙表面和位于挡墙表面相对两侧的挡墙底面和挡墙顶面,该挡墙表面、与该挡墙表面相邻的隔墙侧面以及第一表面位于该相邻隔墙之间的部分围成腔室,所述挡墙顶面比挡墙底面更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导电端子插入对应的端子插槽并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导电端子具有端子表面。每一挡墙的挡墙表面靠近所述端子表面而与端子表面形成间隙,所述导电端子朝向挡墙弯折时的第一弯折点靠近挡墙顶面,朝背离挡墙方向弯折时的第二弯折点靠近第一表面。可选地,所述挡墙底面、该挡墙底面两侧的二个隔墙侧面位于挡墙底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的部分以及第一表面位于该二个隔墙之间的部分围成空腔,该空腔与所述腔室连通。可选地,每一挡墙具有自挡墙顶面贯穿至挡墙底面的槽道,该槽道连通所述腔室且与所述空腔构成上窄下宽的结构,槽道的宽度小于导电端子的端子表面的宽度。可选地,所述槽道与所述空腔构成凸字形结构。可选地,所述空腔的高度a大于O. 2毫米,空腔的高度与挡墙高度之和为b,a与b的比值在1/4 1/3之间。可选地,所述空腔的高度a是O. 4毫米,空腔的高度与挡墙高度之和是I. 2毫米。可选地,所述导电端子和绝缘座体通过嵌入成型工艺结合在一起,所述间隙由导电端子朝背离挡墙方向弯折而与挡墙表面分离所形成。·可选地,每一根导电端子具有位于端子表面两侧的端子侧面,每一端子侧面与该端子侧面相邻的隔墙侧面构成沟槽。可选地,所述挡墙具有自挡墙顶面贯穿至第一表面的沟道,该沟道连通所述腔室,沟道的宽度小于导电端子的端子表面的宽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前述任何一种桥式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由于本技术的每一个挡墙的挡墙表面靠近所述端子表面并与端子表面形成间隙,这样,在朝向挡墙方向弯折所述导电端子时,第一弯折处靠近挡墙的顶部,在朝向背离隔墙方向弯折所述导电端子时,导电端子与挡墙分离而可以使得导电端子的第二弯折处在导电端子的根部(靠近第一表面),所以,第一个弯折处和第二个弯折处相隔远,疲劳应力得以分散,导电端子的耐弯折次数多,寿命长。2.由于所述挡墙的底部形成有空腔,这样在绝缘座体和导电端子采用嵌入成型工艺制造的情况下,往返折弯导电端子时,更利于导电端子与挡墙表面分离而使第二折弯处位于导电端子根部,有效分散折弯时的疲劳应力,从而提高端子耐折弯次数,导电端子寿命长。3.由于每一导电端子的端子侧面及与该端子侧面相邻的隔墙侧面构成沟槽,这样,导电端子与绝缘座体在嵌入成型工艺中有三个表面未被塑料包裹,不仅使得制程简单,而且,在弯折导电端子时,更容易使得导电端子的端子表面与挡墙表面分离而形成所述间隙,进而,进一步确保第一弯折处靠近挡墙顶面,第二弯折处位于导电端子根部(导电端子靠近第一表面处),提高导电端子耐弯折次数,导电端子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桥式连接器的主视图;图2是图I的左视图;图3是图I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桥式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图4沿着D-D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5的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4所示桥式连接器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桥式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桥式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4至图8,本技术的桥式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I和导电端子2。绝缘·座体I具有第一表面11、与第一表面11相对的第二表面12、多个端子插槽13、多个隔墙14以及多个挡墙15。其中,每个端子插槽13贯穿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多个隔墙14自第一表面11凸伸且间隔设置成一排,每个隔墙14具有隔墙侧面141。每个挡墙15具有挡墙表面151和与挡墙表面151连接的挡墙底面152和挡墙顶面153。挡墙顶面153比挡墙底面152更远离所述第一表面11。每一个挡墙表面151、该挡墙表面151两侧的隔墙侧面141以及第一表面11上位于该两隔墙侧面141之间的部分围成腔室16,比如,图6示意出三个腔室16,具体的,自左下角向右上角方向的第一个挡墙15与相邻的第一个隔墙14的挡墙侧面141和第二个隔墙14的挡墙侧面141围成第一个腔室16、第二个挡墙表面151与第二个隔墙14的另一个挡墙侧面141和第三个隔墙14的挡墙侧面141围成第二个腔室16、第三个挡墙表面151与第三个隔墙14的另一挡墙侧面141与第四个隔墙14的挡墙侧面141围成第三个腔室16。如图8所示,每一个挡墙底面152、该挡墙底面152两侧的两个隔墙侧面141位于挡墙底面152与第一表面11之间的部分以及第一表面11位于该二个隔墙14之间的部分围成空腔17,形成于挡墙15底部的空腔17与所述腔室16连通,比如,图8示意出两个空腔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腔17的高度a大于O. 2毫米,空腔17的高度a与挡墙15高度之和为b,a与b的比值在1/4 1/3之间,具体的,所述空腔17的高度a是O. 4毫米,空腔1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式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和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座体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多个端子插槽、多个隔墙以及多个挡墙,其中,所述多个隔墙自第一表面凸伸且间隔设置,每个隔墙具有隔墙侧面;所述挡墙具有挡墙表面和位于挡墙表面相对两侧的挡墙底面和挡墙顶面,该挡墙表面、与该挡墙表面相邻的隔墙侧面以及第一表面位于该相邻隔墙之间的部分围成腔室,所述挡墙顶面比挡墙底面更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导电端子插入对应的端子插槽并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导电端子具有端子表面;其特征是:每一挡墙的挡墙表面靠近所述端子表面而与端子表面形成间隙,所述导电端子向挡墙弯折时的第一弯折点靠近挡墙顶面,朝背离挡墙方向弯折时的第二弯折点靠近第一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式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和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座体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多个端子插槽、多个隔墙以及多个挡墙,其中, 所述多个隔墙自第一表面凸伸且间隔设置,每个隔墙具有隔墙侧面; 所述挡墙具有挡墙表面和位于挡墙表面相对两侧的挡墙底面和挡墙顶面,该挡墙表面、与该挡墙表面相邻的隔墙侧面以及第一表面位于该相邻隔墙之间的部分围成腔室,所述挡墙顶面比挡墙底面更远离所述第一表面; 所述导电端子插入对应的端子插槽并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导电端子具有端子表面;其特征是每一挡墙的挡墙表面靠近所述端子表面而与端子表面形成间隙,所述导电端子向挡墙弯折时的第一弯折点靠近挡墙顶面,朝背离挡墙方向弯折时的第二弯折点靠近第一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桥式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挡墙底面、该挡墙底面两侧的二个隔墙侧面位于挡墙底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的部分以及第一表面位于该二个隔墙之间的部分围成空腔,该空腔与所述腔室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式连接器,其特征是每一挡墙具有自挡墙顶面贯穿至挡墙底面的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潍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兴联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