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25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本体、针座和多个第一插针。每个第一插针包括保持在针座的第一槽中的基部、通过压力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到外部电路板的插孔中的端部、和从针座的底表面延伸到外部电路板的顶表面的中间部。其中,所述针座具有从所述针座的底表面向下延伸的多个支撑柱,每个支撑柱将对应的一个第一插针的中间部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其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从针座的底表面向下延伸的多个支撑柱来保持和支撑第一插针的从针座的底表面向下延伸的中间部的至少一部分,从而有效减少了第一插针不受支撑的自由部分的长度,因此缩短了在插接第一插针时第一插针受力的力臂长度,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第一插针所受到的弯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压力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到一个外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图I显示一种通过压力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到一个外部电路板上的现有的电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图2显示图I中的第一插针附近的局部放大视图。如图I和图2所示,电连接器主要包括本体101’、安装在该本体101’中的针座 102’、保持在针座102’中的多个第一插针111’和第二插针112’、以及安装在针座102’的底表面上的一个内部电路板103’。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的主体101’可以包括绝缘壳体和包裹在绝缘壳体外的金属屏蔽壳。图6显示图I中的针座102’和保持在针座102’中的第一插针111’和第二插针112’的示意图。如图I、图2和图6所示,第一插针111’的长度大于第二插针112’。如图I和图2所示,第一插针111’用于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到外部电路板200 ’的插孔201’中,而第二插针112’仅用于插接或焊接到内部电路板103’的插孔1031’中。如图2所示,第一插针111’包括保持在针座102’的第一槽中的基部、通过压力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到外部电路板200’的插孔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个本体(101);一个针座(102),安装在所述本体(101)上;和多个第一插针(111),包括保持在所述针座(102)的第一槽中的基部、可插接到一个外部电路板(200)上的端部(111b)、和从所述针座(102)的底表面延伸到所述外部电路板(200)的顶表面的中间部(111a),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102)具有从所述针座(102)的底表面向下延伸的多个支撑柱(102a),每个支撑柱(102a)将对应的一个第一插针(111)的中间部(111a)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个本体(101); 一个针座(102),安装在所述本体(101)上;和 多个第一插针(111),包括保持在所述针座(102)的第一槽中的基部、可插接到一个外部电路板(200)上的端部(111b)、和从所述针座(102)的底表面延伸到所述外部电路板(200)的顶表面的中间部(Illa),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座(102)具有从所述针座(102)的底表面向下延伸的多个支撑柱(102a),每个支撑柱(102a)将对应的一个第一插针(111)的中间部(Illa)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其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02a)—体地形成在所述针座(102)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针座(102)的底表面上的一个内部电路板(103);和保持在所述针座(102)的第二槽中的多个第二插针(112), 其中,所述第二插针(11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插针(111)的长度,并且所述第二插针(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桂李送文任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创宝达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