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蓄电池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07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强度蓄电池壳体,包括电池壳体、中盖,还包括设在电池壳体侧面的加强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的侧面和中盖的接口处下沿设有伸向两侧的凸台,所述凸台长边下沿设有垂直向下的凸台,所述垂直向下凸台的底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向下延伸至电池壳体表面;靠近伸向两侧凸台的两短边处各设有提手孔,所述提手孔底面外侧设有纵向的凸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池壳侧边设有若干凸台和加强筋,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防止电池在运输过程中侧面受到碰撞对壳体造成的损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蓄电池壳体
[0001 ] 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具体涉及高强度蓄电池壳体。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新能源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动汽车蓄电池产业也随之带动。在蓄电池包装过程中,通常要经过几次运输周转,在运输过程中电池的侧面容易受到叉车的碰撞,而提手是凸出壳体表面的,因此最容易受到碰撞,碰撞会造成提手的损坏,也有可能对提手造成暗伤,当客户拆箱搬运电池时暗伤会导致提手断裂,给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高强度蓄电池壳体,结构简单,可有效地防止电池侧面受外力碰撞造成的暗伤在客户搬运过程中断裂给人身安全带来的隐患。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高强度蓄电池壳体,包括电池壳体、中盖,还包括设在电池壳体侧面的加强筋,所述电池壳体的侧面和中盖的接口处下沿设有伸向两侧的凸台,所述凸台长边下沿设有垂直向下的凸台,所述垂直向下的凸台的底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向下延伸至电池壳体表面;靠近伸向两侧的凸台的两短边处各设有一提手孔,所述提手孔底面外侧设有纵向凸台。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垂直向下的凸台的底部设有的加强筋向下延伸时高度递减,直至与电池壳体侧面的加强筋平齐。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纵向凸台高出所述垂直向下的凸台。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在电池壳侧边设有若干凸台和加强筋,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防止电池在运输过程中侧面受到碰撞对壳体造成的损伤。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池槽主视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2、3所示,本技术包括电池壳体I、中盖2还包括设在电池壳体I侧面的加强筋I. 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I的侧面和中盖2的接口处下沿设有伸向两侧的凸台I. 1,所述凸台I. I长边下沿设有垂直向下的凸台I. 3,所述凸台I. 3底部设有加强筋I.4,所述加强筋I. 4向下延伸至电池壳体I表面;靠近所述凸台I. I两短边处各设有一提手孔I. 2,所述提手孔I. 2底面外侧设有纵向凸台I. 6。同样如图1、2、3所示,所述加强筋(I. 4)向下延伸时高度递减,直至与所述加强筋(I. 5)平齐。 如图1、2所示,所述凸台(I. 6)高出所述凸台(I.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强度蓄电池壳体,包括电池壳体(1)、中盖(2)还包括设在电池壳体(1)侧面的加强筋(1.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1)的侧面和中盖(2)的接口处下沿设有伸向两侧的凸台(1.1),所述凸台(1.1)长边下沿设有垂直向下的凸台(1.3),所述凸台(1.3)底部设有加强筋(1.4),所述加强筋(1.4)向下延伸至电池壳体(1)表面;靠近所述凸台(1.1)两短边处各设有一提手孔(1.2),所述提手孔(1.2)底面外侧设有纵向凸台(1.6)。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度蓄电池壳体,包括电池壳体(I)、中盖(2)还包括设在电池壳体(I)侧面的加强筋(I. 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I)的侧面和中盖(2)的接口处下沿设有伸向两侧的凸台(I. 1),所述凸台(I. I)长边下沿设有垂直向下的凸台(I. 3),所述凸台(I. 3)底部设有加强筋(I. 4),所述加强筋(I. 4)向下延伸至电池壳体(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方明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