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屋顶的一种坡面光伏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绿色能源,利用太阳光给人类送来清洁能源。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置于屋顶上的光伏组件吸收太阳能,从而将太阳能转化为需要的其他能源。在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目前市场上较为通行的支架样式有三角支撑式、前后腿式、以及底盆支撑式,这几种安装方式都是通过与屋面进行穿透式固定或者施加配重实现整体支架的抗风性。几乎所有的平屋顶支架都是在这三种样式上进行不同方式的变化,如三角支 撑式的三段支撑组成可由不同的截面进行组合,也可将三角支架设计成可伸缩或可调节角度的样式,而三角支撑之上的导轨也有各种不同截面,若导轨是侧面开槽式的,组件可利用侧面槽滑入固定于支架上,也可将导轨设计成置于光伏组件之下,在边框的四分之一及四分之三处用压块或其他固定件固定住。三角支撑式在结构上较为稳定,便于通过调节三角支撑的距离控制整体支架的力学性能,因此在市场上最为常见。但是,由于组件通过导轨固定于支撑上,导轨对三角支撑的作用为集中力,因此对三角支撑的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而且由于三角支撑本身的结构限制,无法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坡面光伏组件结构,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设有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是由若干相互连接的分支架构成,每个分支架上固定有一光伏组件模块,所述的分支架是由两个支撑臂构成,支撑臂是由两端的连接段和中间的主体段构成,连接段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两个第一连接段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二连接段之间的距离,在分支架上设有了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面光伏组件结构,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设有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是由若干相互连接的分支架构成,每个分支架上固定有一光伏组件模块,所述的分支架是由两个支撑臂构成,支撑臂是由两端的连接段和中间的主体段构成,连接段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两个第一连接段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二连接段之间的距离,在分支架上设有了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坡面光伏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支撑臂结构相同,所述的分支架呈“八”字形,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设有连接结构,支撑臂的底面为水平面,支撑臂的上表面为倾斜面,即第一连接段的厚度小于第二连接段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坡面光伏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一分支架的两个第一连接段相互平行,两个第二连接段也相互平行,第一连接段之间的距离与光伏组件模块的宽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坡面光伏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上的一阶梯面,在相互连接的两个支撑臂的配合的阶梯面上开设有连接孔,在连接孔内穿接有螺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坡面光伏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上的一阶梯面,在相互连接的两个支撑臂的配合的阶梯面上开设有连接孔,在连接孔内穿接有螺栓。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静,王敏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帷盛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