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2924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其包括:本体、安装于本体中的端子和双金属片以及用于驱动端子导通的绝缘执行杆;所述的端子包括:一体式静态端子及一体式动态端子,该静态端子的接触片和动态端子的连接片分别交错固定于型槽中,且动态端子通过其连接片铆接一动簧片与静态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的本体下端成型有用于装配端子的型槽及上端成型有一容槽,该本体设有贯通型槽和容槽的通孔;该型槽的开口端镶嵌有一内盖,令静态端子的接触片和动态端子的连接片稳固封装于本体中,静态端子及动态端子中的接线片显露于本体外;本体上端包覆有一铝盖,并通过铝盖封装双金属片于本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装配简便、性能稳定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温度控制
,特指一种结构简单、装配简便、性能稳定的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技术背景 目前,很多电器产品都使用了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通过感受电器产品的温度来控制触点的开合,从而控制电器加热电路的开合,以达到对电器电路的控制和保护的作用。市场上现有的机械式温度控制器一般都是采用双金属片热胀冷缩的原理制作,传统的机械式温度控制器一般包括本体及安装于本体中的静态端子、动态端子、双金属片、执行杆以及套盖于本体上的铝盖,通过双金属片热胀冷缩的原理来控制执行杆动作,令静态端子与动态端子进行断开与闭合,从而控制电器加热电路的开合。该机械式温度控制器存在一些不足由于静态端子包括采用铆钉铆接方式来固定的接线片和大身片,动态端子包括采用铆钉铆接方式来固定的弹性接触片、接线片和大身片,该弹性接触片与静态端子的大身片电性相接。由于静态端子及动态端子的大身片都是安装于本体内部,而静态端子及动态端子的接线片都是显露于本体外,该大身片与接线片则是通过一铆钉穿过本体实现铆接,由于器件小,该结构在组装产品时造成装配难度高,工艺多,生产效率非常低,而且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其包括:本体(1)、安装于本体(1)中的端子(2)和双金属片(4)以及用于驱动端子(2)导通的绝缘执行杆(4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2)包括:一体式静态端子(21)及一体式动态端子(22),该静态端子(21)的接触片(211)和动态端子(22)的连接片(221)分别交错固定于型槽(11)中,且动态端子(22)通过其连接片(221)铆接一动簧片(23)与静态端子(21)电性连接;所述的本体(1)下端成型有用于装配端子的型槽(11)及上端成型有一容槽(12),该本体(1)设有贯通型槽(11)和容槽(12)的通孔(13);该型槽(11)的开口端镶嵌有一内盖(3),令静...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其包括本体(I)、安装于本体(I)中的端子(2)和双金属片(4)以及用于驱动端子(2)导通的绝缘执行杆(4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端子(2)包括一体式静态端子(21)及一体式动态端子(22),该静态端子(21)的接触片(211)和动态端子(22)的连接片(221)分别交错固定于型槽(11)中,且动态端子(22)通过其连接片(221)铆接一动簧片(23)与静态端子(21)电性连接; 所述的本体(I)下端成型有用于装配端子的型槽(11)及上端成型有一容槽(12),该本体(I)设有贯通型槽(11)和容槽(12)的通孔(13);该型槽(11)的开口端镶嵌有一内盖(3),令静态端子(21)的接触片(211)和动态端子(22)的连接片(221)稳固封装于本体(I)中,静态端子(21)及动态端子(22)中的接线片(213、223)显露于本体(I)外;所述的本体(I)上端包覆有一铝盖(5),并通过铝盖(5)封装双金属片(4)于本体(I)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槽(11)包括设置于本体(I)下端的第一容槽(111)以及于第一容槽(111)底部侧边设置的用于容纳静态端子(21)的接触片(211)的第二容槽(112);该型槽(11)的端口处对称设置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槽(1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华邱国章李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森萨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