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292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其包括:本体、安装于本体中的端子和双金属片以及用于驱动端子导通的绝缘执行杆;所述的端子包括:一体式静态端子及一体式动态端子,该静态端子的接触片和动态端子的连接片分别交错固定于型槽中,且动态端子通过其连接片铆接一动簧片与静态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的本体下端成型有用于装配端子的型槽及上端成型有一容槽,该本体设有贯通型槽和容槽的通孔;该型槽的开口端镶嵌有一内盖,令静态端子的接触片和动态端子的连接片稳固封装于本体中,静态端子及动态端子中的接线片显露于本体外;本体上端包覆有一铝盖,并通过铝盖封装双金属片于本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装配简便、性能稳定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温度控制
,特指一种结构简单、装配简便、性能稳定的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技术背景 目前,很多电器产品都使用了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通过感受电器产品的温度来控制触点的开合,从而控制电器加热电路的开合,以达到对电器电路的控制和保护的作用。市场上现有的机械式温度控制器一般都是采用双金属片热胀冷缩的原理制作,传统的机械式温度控制器一般包括本体及安装于本体中的静态端子、动态端子、双金属片、执行杆以及套盖于本体上的铝盖,通过双金属片热胀冷缩的原理来控制执行杆动作,令静态端子与动态端子进行断开与闭合,从而控制电器加热电路的开合。该机械式温度控制器存在一些不足由于静态端子包括采用铆钉铆接方式来固定的接线片和大身片,动态端子包括采用铆钉铆接方式来固定的弹性接触片、接线片和大身片,该弹性接触片与静态端子的大身片电性相接。由于静态端子及动态端子的大身片都是安装于本体内部,而静态端子及动态端子的接线片都是显露于本体外,该大身片与接线片则是通过一铆钉穿过本体实现铆接,由于器件小,该结构在组装产品时造成装配难度高,工艺多,生产效率非常低,而且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简便、性能稳定的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其包括本体、安装于本体中的端子和双金属片以及用于驱动端子导通的绝缘执行杆;所述的端子包括一体式静态端子及一体式动态端子,该静态端子的接触片和动态端子的连接片分别交错固定于型槽中,且动态端子通过其连接片铆接一动簧片与静态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的本体下端成型有用于装配端子的型槽及上端成型有一容槽,该本体设有贯通型槽和容槽的通孔;该型槽的开口端镶嵌有一内盖,令静态端子的接触片和动态端子的连接片稳固封装于本体中,静态端子及动态端子中的接线片显露于本体外;所述的本体上端包覆有一铝盖,并通过铝盖封装双金属片于本体中。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型槽包括设置于本体下端的第一容槽以及于第一容槽底部侧边设置的用于容纳静态端子的接触片的第二容槽;该型槽的端口处对称设置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槽。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静态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容槽底部的接触片、与接触片一体连接的弯折部及成型于弯折部上并显露于本体外的接线片,其中,该接触片成型有突起的静触点。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动态端子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容槽底部的连接片、与连接片一体连接的弯折部及成型于弯折部上并显露于本体外的接线片,其中,该连接片铆接有所述的动簧片。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动簧片包括一本体及成型于本体侧端的衔接片,该本体相对于衔接片的另一侧成型有动触点,该本体中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绝缘执行杆相抵触的突起。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盖包括盖板以及成型于盖板上并与所述型槽相匹配的凸片,该凸片呈“U”字形,且该凸片上成型有用于与所述静态端子的弯折部相抵触定位的定位片。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凸片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凸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 新型中的静态端子及动态端子均是一体式结构,使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化,还可以保证本技术的性能稳定性。另外,在装配时,直接将静态端子及动态端子镶嵌于本体的型槽中,并通过内盖固定封装,其装配过程十分简便,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本体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中本体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动态端子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动态端子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中动簧片的示意图;图8是图7中沿A-A向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中静态端子的主视图;图10是本技术中静态端子的仰视图;图11是本技术中内盖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图1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本体11型槽111第一容槽 112第二容槽113限位槽 114让位槽 115让位槽 116让位槽12容槽13通孔2端子21静态端子210穿孔211接触片 212弯折部 213接线片214静触点 220穿孔 22动态端子 221连接片222弯折部 223接线片 23动簧片231本体232衔接片 233动触点 234突起3内盖31盖板32凸片321凸条4双金属片41绝缘执行杆 5招盖6活动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I所示,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包括本体I、安装于本体I中的端子2和双金属片4、用于将端子2封装于本体I中的内盖3以及用于将双金属片4封装于本体I中的铝盖5。所述的本体I上还安装有一活动支架6,并可通过该活动支架6实现对本技术的稳定装配。所述的端子2包括一体式静态端子21及一体式动态端子22。具体而言,结合图2-4所示,所述的本体I采用优质氧化铝陶瓷一体成型,使本体I 具有重量轻、发热稳定、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机械强度高、抗振动、功率密度大、安全可靠等优点。所述的本体I下端成型有用于装配端子2的型槽11及上端成型有用于装配双金属片4的容槽12,该本体I设有贯通型槽11和容槽12的通孔13。所述的型槽11包括设置于本体I下端的并具有一让位槽114的第一容槽111以及于第一容槽111底部侧边设置的用于容纳端子2中静态端子21的接触片211的第二容槽112,该第二容槽112中设置有让位槽116。所述型槽11的端口处对称设置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槽113,该限位槽113中设置有让位槽115。结合图5、6所示,所述的动态端子22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容槽111底部的连接片221、与连接片221 —体连接的弯折部222及成型于弯折部222上并显露于本体I外的接线片223,其中,该连接片221铆接有动簧片23。结合图7、8所示,所述的动簧片23包括一本体231及成型于本体231侧端的衔接片232,该本体231相对于衔接片232的另一侧成型有动触点233,该本体231中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绝缘执行杆41相抵触的突起234。结合图9、10所示,所述的静态端子21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容槽112底部的接触片211、与接触片211 —体连接的弯折部212及成型于弯折部212上并z显露于本体I外的接线片213,其中,该接触片211成型有突起的静触点214。所述的静态端子21的接触片211和动态端子22的连接片221分别交错固定于型槽11中的第二容槽112以及于第一容槽111,其中,静态端子21的弯折部212和动态端子22的弯折部222分别卡嵌于型槽11的端口处对称设置的限位槽113中,且分别通过点胶的方式令胶水穿过静态端子21弯折部212上的穿孔210和动态端子22弯折部222上的穿孔220落入于限位槽113中的让位槽115,并凝结,令静态端子21和动态端子22稳固装配于本体I的型槽11中,且动态端子22通过其连接片221铆接的动簧片23与静态端子21电性连接。结合图11、12所示,所述的内盖3包括盖板31以及成型于盖板31上并与所述型槽11相匹配的凸片32,该凸片32呈“U”字形,且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其包括:本体(1)、安装于本体(1)中的端子(2)和双金属片(4)以及用于驱动端子(2)导通的绝缘执行杆(4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2)包括:一体式静态端子(21)及一体式动态端子(22),该静态端子(21)的接触片(211)和动态端子(22)的连接片(221)分别交错固定于型槽(11)中,且动态端子(22)通过其连接片(221)铆接一动簧片(23)与静态端子(21)电性连接;所述的本体(1)下端成型有用于装配端子的型槽(11)及上端成型有一容槽(12),该本体(1)设有贯通型槽(11)和容槽(12)的通孔(13);该型槽(11)的开口端镶嵌有一内盖(3),令静态端子(21)的接触片(211)和动态端子(22)的连接片(221)稳固封装于本体(1)中,静态端子(21)及动态端子(22)中的接线片(213、223)显露于本体(1)外;所述的本体(1)上端包覆有一铝盖(5),并通过铝盖(5)封装双金属片(4)于本体(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其包括本体(I)、安装于本体(I)中的端子(2)和双金属片(4)以及用于驱动端子(2)导通的绝缘执行杆(4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端子(2)包括一体式静态端子(21)及一体式动态端子(22),该静态端子(21)的接触片(211)和动态端子(22)的连接片(221)分别交错固定于型槽(11)中,且动态端子(22)通过其连接片(221)铆接一动簧片(23)与静态端子(21)电性连接; 所述的本体(I)下端成型有用于装配端子的型槽(11)及上端成型有一容槽(12),该本体(I)设有贯通型槽(11)和容槽(12)的通孔(13);该型槽(11)的开口端镶嵌有一内盖(3),令静态端子(21)的接触片(211)和动态端子(22)的连接片(221)稳固封装于本体(I)中,静态端子(21)及动态端子(22)中的接线片(213、223)显露于本体(I)外;所述的本体(I)上端包覆有一铝盖(5),并通过铝盖(5)封装双金属片(4)于本体(I)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槽(11)包括设置于本体(I)下端的第一容槽(111)以及于第一容槽(111)底部侧边设置的用于容纳静态端子(21)的接触片(211)的第二容槽(112);该型槽(11)的端口处对称设置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槽(1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华邱国章李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森萨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