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耐弧接触触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285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压耐弧接触触头,以解决现有的铜钨触头存在的易烧损、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它包括触指和触根,所述触指和触根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触指包括铜尾和触头,相邻的两个触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触头上设有两个圆弧形的捆簧安装槽。所述触根为圆形,所述触指和触根组成花篮形,所述触指为花瓣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超高压耐弧接触触头不易产生烧损、使用寿命长,在产品外形结构上、应用了仿生学,制成花篮的形式,采用花瓣的结构,使其弹性提高,收合自如,分断利落,使用效果上了一个新台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压触头,特别是一种超高压耐弧接触触头
技术介绍
电触头是广泛应用于继电器、接触器、负荷开关、中低压断路器以及家用电器、汽车电器(喇叭、车灯、点火)等开关电器的主导电接触材料。开关电器广泛运用于分析/闭合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其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而电触头又是开关电器的重要部件之一。触头产品是这些产品的“心脏“部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高压输电网不断增加,高压断路器的分断电流也愈来愈大,因此对作为“开关心脏”的铜钨合金触头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有高导电、高导热性,还要具有耐磨损、耐电弧,以及良好的分断性能。常规铜钨触头是用低熔点的铜将高熔点的钨粘合起来。未形成骨架,在电弧的作用下铜蒸发后,钨粒子失去支撑,材质钨成片的崩落,造成产品严重烧损。其性能受到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压耐弧接触触头,以解决现有的铜钨触头存在的易烧损、使用寿命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超高压耐弧接触触头,包括触指和触根,所述触指和触根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触指包括铜尾和触头,相邻的两个触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触头上设有两个圆弧形的捆簧安装槽。所述触根为圆形,所述触指和触根组成花篮形,所述触指为花瓣形状。所述相邻的两个触指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为4mm。制作时先使触头构成的耐高温元素(钨)自身连接成刚性骨架;再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将低熔点的元素(铜)填充到骨架空间中,组成合金触头材料。因其熔点的不同(钨3410°C、铜1083. 5),在钨粒子熔化前,铜早已沸腾,蒸发的铜蒸汽带走了电弧热,对钨粒子起到降温作用,同时,蒸发流像管网包围着支弧使弧根稳定,这种稳定效应将熔滴的飞溅控制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由于耐高温的钨预先已制成整体性骨架,在电弧的作用下产生二次烧结,使其不易分散脱落,且吸收部分汽凝后的铜蒸汽,较好的保持了触头的表面形状及尺寸,由于以上作用使触头更少产生烧损。本技术的超高压耐弧接触触头不易产生烧损、使用寿命长,在产品外形结构上、应用了仿生学,制成花篮的形式,采用花瓣的结构,使其弹性提高,收合自如,分断利落,使用效果上了一个新台阶。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超高压耐弧接触触头包括触指I和触根2,触指I和触根2为一体式结构,触指包括铜尾201和触头202,相邻的两个触指2之间设有间隙,触头202上设有两个圆弧形的捆簧安装槽203。触根I为圆形,所述触指2和触根I组成花篮形,触指2为花瓣形状。 相邻的两个触指2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为4mm。制作时先使触头构成的耐高温元素(钨)自身连接成刚性骨架;再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将低熔点的元素(铜)填充到骨架空间中,组成合金触头材料。因其熔点的不同(钨3410°C、铜1083. 5),在钨粒子熔化前,铜早已沸腾,蒸发的铜蒸汽带走了电弧热,对钨粒子起到降温作用,同时,蒸发流像管网包围着支弧使弧根稳定,这种稳定效应将熔滴的飞溅控制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由于耐高温的钨预先已制成整体性骨架,在电弧的作用下产生二次烧结,使其不易分散脱落,且吸收部分汽凝后的铜蒸汽,较好的保持了触头的表面形状及尺寸,由于以上作用使触头更少产生烧损。在产品外形结构上、应用了仿生学,制成花篮的形式,采用花瓣的结构,使其弹性提高,收合自如,分断利落,使用效果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权威部门检测,本技术的超高压耐弧接触触头金相组织分布均匀,平均粒度7. 2um,导电率48%、硬度HRB82、抗弯强度84Kg/mm2、抗拉强度52Kg/mm2。均超过了国标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压耐弧接触触头,包括触指和触根,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指(1)和触根(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触指包括铜尾(201)和触头(202),相邻的两个触指(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触头(202)上设有两个圆弧形的捆簧安装槽(2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压耐弧接触触头,包括触指和触根,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指(I)和触根(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触指包括铜尾(201)和触头(202),相邻的两个触指(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触头(202 )上设有两个圆弧形的捆簧安装槽(203 )。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逢春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森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