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分离的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273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的注油装置,包括:油罐1、进油管2、齿轮泵3、出油管4、精密过滤器5、真空泵6、放油管7和足轮8;其中,所述进油管2与齿轮泵3连通,所述进油管2与齿轮泵3之间设置有注油转换装置,齿轮泵3与油罐1连通,油罐1底部设有放油管7和足轮8,精密过滤器5设置在油罐1顶部,出油管4与油罐1连通,真空泵6设在油罐1顶部,与所述油罐1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新的油气分离器和注油转换接头,能顺利地对设备进行真空注油,解决了老式装置注油困难的缺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分离的注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维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分离的注油 装直。
技术介绍
在变压器中需要注入绝缘油,绝缘油在变压器中起散热和绝缘的作用,对保证变压器等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安全、延长其的使用寿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用于变压器等设备的真空注油的装置和方法是其生产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现有技术的整个注油过程不是在完全真空状态下完成的,常压补油时,空气与变压器油接触,由于氧化作用,会加速变压器油的老化,残留的空气还可能溶解于变压器油,导致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下降,可能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埋下了将来事故隐患,另外由于真空表放置在变压器顶部,查看及操作都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气分离的注油装置,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效率高的油气分离的注油装置。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的注油装置,包括油罐I、进油管2、齿轮泵3、出油管4、精密过滤器5、真空泵6、放油管7和足轮8 ;其中,所述进油管2与齿轮泵3连通,所述进油管2与齿轮泵3之间设置有注油转换装置,齿轮泵3与油罐I连通,油罐I底部设有放油管7和足轮8,精密过滤器5设置在油罐I顶部,出油管4与油罐I连通,真空泵6设在油罐I顶部,与所述油罐I连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油气分离器,所述油气分离器与精密过滤器5 相连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泵6管路上设置有真空表,所述真空表用于监视真空度。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新的油气分离器和注油转换接头,能顺利地对设备进行真空注油,解决了老式装置注油困难的缺点,先用真空泵将互感器上面的金属膨胀器上部抽到高真空后,绝缘油可以通过油管下部自动注油或通过油泵注油到设备所需的正常油位。充油设备内的残余气体特别是线圈间的气体首先被抽掉,设备加油,补充油方便安全,油质不污染,能保证设备原有绝缘性能,是广大电力试验检修部门所欢迎的工具。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注油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注油装置的俯视图;图中包括油罐I、进油管2、齿轮泵3、出油管4、精密过滤器5、真空泵6、放油管7 和足轮8。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的注油装置,包括油罐I、进油管2、 齿轮泵3、出油管4、精密过滤器5、真空泵6、放油管7和足轮8 ;其中,所述进油管2与齿轮泵3连通,齿轮泵3与油罐I连通,油罐I底部设有放油管7和足轮8,精密过滤器5设置在油罐I顶部,出油管4与油罐I连通,真空泵6设在油罐I顶部,与所述油罐I连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油气分离器,所述油气分离器与精密过滤器5 相连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油管2与齿轮泵3之间设置有注油转换装置。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齿轮泵3的扬程是30m。如图2所示,所述真空泵6管路上设置有真空表,所述真空表用于监视真空度。所述精密过滤器5的入口和油罐I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电磁阀。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罐I上设有观察窗。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主要用于向充油式变压器,电流互感器注入绝缘油,也可以用于 110-550KV变压器、导管、有载开关等注油操作。先用真空泵将互感器上面的金属膨胀器上部抽到高真空后,绝缘油可以通过油管下部自动注油或通过油泵注油到设备所需的正常油位。它的优点是充油设备内的残余气体特别是线圈间的气体首先被抽掉,设备加油,补充油方便、安全、油质不污染,能保证设备原有绝缘性能,是广大电力试验检修部门所欢迎的工具。本实施例采用了新型的油气分离器和注油转换接头,使其能顺利地对设备进行真空注油,解决了老式装置注油困难的缺点,本机采用的油泵扬程为30m、流量5-20Lmin。本实施例抽真空时,检查监视的压力表真空度情况。以制造厂承受最大真空度为准。若用油泵进油,查看真空压力表,若压力大于O. 3Mpa右能是油管口径太小,进油慢可暂停油泵间断进油或改为自动注油方式。若油罐自动向设备注油,在注油过程中,真空度会缓慢下降至设定值时,可启动真空泵提高真空度,再注油直到油位正常。若注入油量较大,可开油泵旁管直接从下部向设备注入合格油。本技术是针对电力系统的变压器等设备及医疗系统广泛使用的X线球管和高压油箱等经常性采取油样,为了达到使用部件的耐压要求及高真空状态,而设计的油量补给装置。解决了以前手工挤压膨胀等方法排气,直接进行人工补油等方法所带来的部件线圈内部吸附空气或因残留空气导致假油位问题,以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可靠、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工作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广泛适用于各大变压器厂,医疗设备厂和其它油量补给设备的注油和抽真空。而且以往一台注油机只能对一台被注油设备进行真空注油,该设备可以对给一台或者两台同时抽真空机同时对真空后的容器注油。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和产品的生产效率。为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技术,上面对所公开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方式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公开并不限于本文给出的实施例,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气分离的注油装置,包括:油罐(1)、进油管(2)、齿轮泵(3)、出油管(4)、精密过滤器(5)、真空泵(6)、放油管(7)和足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2)与齿轮泵(3)连通,所述进油管(2)与齿轮泵(3)之间设置有注油转换装置,齿轮泵(3)与油罐(1)连通,油罐(1)底部设有放油管(7)和足轮(8),精密过滤器(5)设置在油罐(1)顶部,出油管(4)与油罐(1)连通,真空泵(6)设在油罐(1)顶部,与所述油罐(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分离的注油装置,包括油罐(I)、进油管(2)、齿轮泵(3)、出油管(4)、精密过滤器(5)、真空泵(6)、放油管(7)和足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2)与齿轮泵(3)连通,所述进油管(2)与齿轮泵(3)之间设置有注油转换装置,齿轮泵(3)与油罐(I) 连通,油罐(I)底部设有放油管(7)和足轮(8),精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萍叶忠黄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高精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