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核电压水堆堆内构件,具体公开了一种开式管束型长行程连续导向组件。定位座上方设有下折边板,下折边板上方为固定法兰,固定法兰上方设有上折边板,下折边板和上折边板围成上端开口的空间,上折边板和下折边板围成的空间内水平设有层状的固定板。定位座为截面为带圆角矩形的柱体结构,侧壁外加工有凸台,定位座上端的截面与固定板形状相同。矩形定位座省去了与圆形定位结构相配套的定位键等周向定位装置,自身定位良好,即能够防止导向组件周向转动,同时确保控制棒定位准确、抗震抗冲击能力增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核电压水堆堆内构件,具体涉及一种开式管束型长行程连续导向组件。
技术介绍
导向组件是堆内为控制棒组件的提升和下插提供精定位和导向的部件,是反应堆安全控制系统的重要部件。目前,压水堆电站使用的控制棒导向筒主要由长度较短的连续导向件和若干导向板组成,下端采用开口销进行定位。长行程不连续的导向组件对控制棒的损伤较大,尤其在不连续导向段,控制棒容易与导向隔板发生磕碰而产生形变,导致控制棒的下插阻力增大,甚至会出现卡棒;此外,开口销承受横向载荷的能力很差,易断裂。上述因素均给反应堆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于控制棒组件行程大、棒束多、棒径小的反应堆,现有技术中的导向组件由于结构复杂、运动阻力大、可靠性低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另外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圆形的定位结构,需要在其外部增加周向定位键,结构较为复杂。·现有技术的折边板上开有分散式小圆孔,起到搅浑作用,当水流集中在一侧时,造成控制棒的震荡,对其它构件造成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荷能够力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同时运动阻力小、可靠性高的开式管束型长行程连续导向组件,用以满足控制棒组件行程大、棒束多、棒径小的反应堆的使用要求。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开式管束型长行程连续导向组件,它包括定位座,定位座上方设有4块垂直设置的下折边板,下折边板上方设有固定法兰,固定法兰上方设有4块垂直设置的上折边板,所述的下折边板和上折边板围成上端开口的空间,在所述的上折边板和下折边板围成的空间内水平设有层状的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为矩形板,中心加工有矩形孔,孔边加工有“C”形槽,“C”形槽内固定设有双孔管和“C”形管;所述的定位座为截面为带圆角矩形的柱体结构,侧壁外加工有凸台,下折边板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凸台上;所述的定位座上端的截面与固定板形状相同。在上述开式管束型长行程连续导向组件中所述的“C”形槽共有16个,其中4个设置在中心矩形孔的四角,4个设置在中心孔的四条边的中间位置,其余8个“C”形槽位于上述8个“C”形槽的两两之间。在上述开式管束型长行程连续导向组件中所述双孔管为一个截面两端为圆孔、中间为带缝隙的矩形的长管。在上述开式管束型长行程连续导向组件中所述的上折边板和下折边板为矩形板,两侧边为弯头,这样4块折边板围在一起,其围成的腔体截面为带有圆角的矩形。在上述开式管束型长行程连续导向组件中所述的固定板的四角加工有圆角,该圆角的半径与折边板弯头的圆角半径相等。在上述开式管束型长行程连续导向组件中所述的固定法兰为一体加工的中心截面为带圆角矩形的柱体,柱体外为法兰面,柱体的截面与固定板的形状相同。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将定位座设计成截面为带圆角矩形的柱体结构,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圆形的定位结构,因而省去了与圆形定位结构相配套的定位键等周向定位装置,利用矩形结构自身的特点,定位座自身定位良好,即能够防止导向组件周向转动,同时确保控制棒定位准确、抗震抗冲击能力增强,定位座的刚性强,替代了原来的开口销,避免了由于使用开口销所带来的载荷能够差的问题,整个导向组件的承载能力增强,可靠性强;进一步的,将原有C形槽数量和位置进行了新的方案设计,C形槽数量,双孔管和“C”形管数量增多,能够满足多根控制棒的导向定位需求。同时8根双孔管的内孔每个作为燃料组件引导孔,外孔作为燃料组件的导向孔,即对控制棒组件起到导向保护作用,有可以减少控制棒上下运动的阻力。上折边板组成的腔体其上端为开口式,形成开式管束型的导向组件,水流直接从导向组件的下端进入,从上端流出,控制棒在水流集成在一侧的 时候,震荡减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开式管束型长行程连续导向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向视图;图3是图I中的B-B视图;图4a是折边板正视图;图4b是图4a的侧视图;图5是固定法兰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定位座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固定板的主视图;图10是图9的俯视图;图中1.上折边板;2.固定法兰;3.下折边板;4.定位座;5.固定板;6.双孔管;7. “C”形槽;8. “C”形管;9.连接销;10.压紧螺钉;11.弯头;12.柱体;13.法兰面;14.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定位座4,定位座4上方固定安装四块垂直方向安装的下折边板3,下折边板3的上端固定安装固定法兰2,通过该固定法兰2安装四块上折边板I。在下折边板3和上折边板I所围成的空间内水平放置一层层的固定板5。如图2、图3、图9和图10所示,每块固定板5通过连接销9和压紧螺钉10固定安装在上折边板I或者下折边板3内。该固定板5为方形板,其四角加工有圆角,中心开矩形孔,在孔边加工有“C”形槽7,本实施当中“C”形槽7为16个,其中4个布置在中心孔的4个角上,4个均匀布置在中心孔的四条边的中间位置,其余8个位于上述8个的两两之间。在角位置上的4个“C”形槽和边中间位置的4个“C”形槽7内焊接双孔管6,这样双孔管6为8个。在其余8个“C”形槽内焊接“C”形管8。上述的双孔管6为一个截面两端为圆孔、中间为带缝隙的矩形的长管,其两端的圆孔形成导向槽。焊接时,将8个双孔管6的一端圆孔所在的一侧边焊接“C”形槽7内,另一端的圆孔朝向固定板5的中心。这样双孔管6焊接“C”形槽7内的8个圆孔作为燃料组件的导向孔,朝向固定板5中心的8个圆孔作为引导孔。对控制棒组件起到导向保护作用,有可以减少控制棒上下运动的阻力,对控制棒组件起到导向保护作用,有可以减少控制棒上下运动的阻力。如图4所示的上下折边板的结构,它为矩形板,侧边加工有弯头11,这样四块折边板I、3围在一起时,形成如图2和图3所示的带有圆角的矩形,加工有圆角的固定板5放置在折边板围成的空间内,用连接销9和压紧螺钉10固定。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法兰5为一个一体加工件,法兰中心截面为带圆角矩形的柱体12,柱体12外加工法兰面13,该柱体的截面与固定板5的形状相同,固定法兰5的上端与上折边板I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可以先用螺栓和销子连接,然后焊接,下端与下折边板3的安装方式相同。如图7和图8所示,定位座4为一个截面为带圆角矩形的柱体结构,其侧壁外加工有凸台14,下折边板3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凸台14上,连接方式可以先用螺栓和销子连接,然后焊接。定位座4上端的截面与固定板5形状相同。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式管束型长行程连续导向组件,它包括定位座(4),定位座(4)上方设有4块垂直设置的下折边板(3),下折边板(3)上方设有固定法兰(2),固定法兰(2)上方设有4块垂直设置的上折边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折边板(3)和上折边板(1)围成上端开口的空间,在所述的上折边板(1)和下折边板(3)围成的空间内水平设有层状的固定板(5);所述的固定板(5)为矩形板,中心加工有矩形孔,孔边加工有“C”形槽(7),“C”形槽(7)内固定设有双孔管(6)和“C”形管(8);所述的定位座(4)为截面为带圆角矩形的柱体结构,侧壁外加工有凸台(14),下折边板(3)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凸台(14)上;所述的定位座(4)上端的截面与固定板(5)形状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开式管束型长行程连续导向组件,它包括定位座(4),定位座(4)上方设有4块垂直设置的下折边板(3),下折边板(3)上方设有固定法兰(2),固定法兰(2)上方设有4块垂直设置的上折边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折边板(3)和上折边板(I)围成上端开口的空间,在所述的上折边板(I)和下折边板(3)围成的空间内水平设有层状的固定板(5);所述的固定板(5)为矩形板,中心加工有矩形孔,孔边加工有“C”形槽(7),“C”形槽(7)内固定设有双孔管(6)和“C”形管(8);所述的定位座(4)为截面为带圆角矩形的柱体结构,侧壁外加工有凸台(14),下折边板(3)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凸台(14)上;所述的定位座(4)上端的截面与固定板(5)形状相同。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开式管束型长行程连续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形槽(7)共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维明,罗英,陈训刚,杜华,张宏亮,王留兵,范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