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及使用其的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254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降低温度变动或个体偏差的影响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输出晶体管(Q1)为发射极与LED串(6)的阴极连接的PNP型双极晶体管。电流控制电阻(R4)设置在输出晶体管(Q1)的集极与接地端子之间。误差放大器(EA2)的输出端子与输出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其第1输入端子连接于输出晶体管(Q1)与电流控制电阻(R4)的连接点(N1),且基准电压(Vref)施加至其第2输入端子。误差放大器(EA2)以从其输出端子吸入的灌电流(ISINK)流入至电流控制电阻(R4)的方式构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作为液晶面板的背光源或照明设备而使用利用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装置。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者研究的发光装置的构成的电路图,发光装置1003包括LED串1006、开关电源1004及电流源CS。LED串1006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LED。开关电源1004使输入电压Vin升压而对LED串1006的一端供给驱动电压Vout。电流源CS设置在LED串1006的路径上。电流源CS向对应的LED串1006供给与目标亮度对应的驱动电流I·。电流源CS包括输出晶体管Q1、电流控制电阻R4及运算放大器0A。输出晶体管Ql为PNP型双极晶体管,其设置在驱动电流Imi的路径上。电流控制电阻R4设置在输出晶体管Ql的集极与接地端子之间。运算放大器OA的输出端子连接于输出晶体管Ql的基极,其反转输入端子与输出晶体管Ql的集极连接,基准电压Vref输入至其非反转输入端子。通过电流源CS而以使输出晶体管Ql的集极电位即电流控制电阻R4的电压降与基准电压Vref —致的方式进行回馈,流过电流控制电阻R4的电流Ik4设定为与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是驱动发光二极管串者,且包括:输出晶体管,其为PNP型双极晶体管,且发射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串的阴极连接;电流控制电阻,其设置在所述输出晶体管的集极与稳定在特定电位的固定电压端子之间;以及误差放大器,其输出端子与所述输出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其第1输入端子连接于所述输出晶体管与所述电流控制电阻的连接点,且基准电压施加至其第2输入端子;且所述误差放大器以使从其输出端子吸入的灌电流流入至所述电流控制电阻的方式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1.26 JP 2011-014403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是驱动发光二极管串者,且包括输出晶体管,其为PNP型双极晶体管,且发射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串的阴极连接;电流控制电阻,其设置在所述输出晶体管的集极与稳定在特定电位的固定电压端子之间;以及误差放大器,其输出端子与所述输出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其第I输入端子连接于所述输出晶体管与所述电流控制电阻的连接点,且基准电压施加至其第2输入端子;且所述误差放大器以使从其输出端子吸入的灌电流流入至所述电流控制电阻的方式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放大器包括差动放大器;以及流入用晶体管,所述差动放大器的输出被输入至其控制端子,且一端连接于所述输出晶体管的基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输出晶体管与所述电流控制电阻的连接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用晶体管为N通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用晶体管为NPN型双极晶体管。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极发射极间电阻,该基极发射极间电阻设置在所述输出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电源,该开关电源以使所述输出晶体管的基极的电位与所述基准电压一致的方式生成驱动电压并供给至所述发光二极管串的阳极。7.—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是驱动发光二极管串者,且包括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荻野淳一春田真吾
申请(专利权)人: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